研讨浅谈浅谈差别教学

更新时间:2024-01-30 点赞:5021 浏览:18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学生差异在各学科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现象,如何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不同起点、不同能力的学生,实现“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辩证统一,使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让每个学生健康的成长,对当前的课改工作具有普遍意义。
【关键词】差异教学;消除差异;全面发展
差异教学是指立足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开展差异教学,并不是要消除差异、求得个体的平均发展和个体间的齐头并进,而是从重视和尊重学生差异出发,通过开发学生学习过程各个环节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的差异资源,实施适合学生差异特点的、照顾学生差异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和策略,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古代的私塾教育中,因材施教、师传生受的个别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在大工业社会中,班级授课制成为普遍实施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千差万别的学生接受统一的教学安排,难以发展人的全面个性。因此对适应个别差异的教学研究也就从没有停止过。实施差异教育,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差异教学带来了不小的改变。信息多媒化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构建交流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变逻辑为直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环境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室、教科书、黑板三位一体的固定模式,教学方式上由单向被动地接受信息的受众变成了多维的互动体。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过去的师教生学、先教后学、不教不学的单边教学变为师生交流、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双边教学。师生双方各自在原有知识源于:论文格式字体要求www.618jyw.com
、经验和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对方,相互交流,沟通提高。把握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克服心理压力,加深师生在准分离状态下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差异教学不是对班级授课制的否定,教学要适应差异,更要重视学生在共性条件下个体差异的发展,强调在集体中发展个性。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发展自己才能的条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选择性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尽可能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教育实践经验表明,学生在集体中一方面吸收全体智慧的营养,发展个性,另一方面在群体环境中得以发挥表现个性的特长。
差异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主张学生以一种研究的态度去学习,促进了学生认知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主的精神,充分培养了学生自学的好习惯。从思想上来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但是差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中很难实现,因此有必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完善差异教学模式的育人手段。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部分学生学习还是非常被动的,而上述自学、 探究交流是完全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有些学生是鱼目混珠、滥竽充数,所以新课教学上“选题自测”不可缺少。 教师可以根据检测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以便锁定所需“重症”对象。可为明确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教师得批改自测,而一班有四五十个学生,如果学生完成相对应的习题时,全部面批绝无可能,教师是有心无力。所以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批改,即对学习能力较强、自觉性较强的学生组别,从中选取一两名学生的自测题给予面批,并要求学生及时订正,这样也就为该组别的其他学生提供参, 然后大胆放手;但对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态度较差,很需要老师监督、引导的组别,教师应该尽量全部面批、面订。这样按照学生学习的能力,分组别、分层次选题、做题。分组面批,会产生“你追我赶”做题的效益,毕竟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与表现欲,尤其是同组别的学生能力相当,更容易产生竞争的气氛,这样学习的氛围会更加浓厚,探究交流会更加激烈,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加强烈。
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1.实施分组、分层教学,如果不开展学生思想动员工作,就会使学生对分层教学产生不正确认识,结果会使部分优等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使部分学困生丧失自信心和进取心,从而引发强烈的负效应。所以,对学生的分层,一般不需要让学生知道,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即可,或者只让学生本人知道,不需要在全班公布层次。2.分组、分层教学应分而有度,层次分得过死,会加重两极分化。3.分组、分层教学的成功与否,学法指导是很重要的。4.不要只在平时教学中分组、分层,而在考试评价时却没有分层次,否则不利于正确评价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也不利于平时的分层教学。不要只是从表面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仍采取单一的教法,否则起不到分层的作用。5.分层评价方面应真正落到实处。虽然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课堂提问、课后辅导、作业等方面,我们注意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但对考试的最终评价上没有太大的改变,教师的心目中还是主要以考试成绩论英雄。这种评价方式对C层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打击较大。
一般来说,凡是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都是可用的。但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小组建设只是实现该学科教育目的的一个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不能本末倒置。 在课堂上,信息技术只能是服务于教学的,要适时适度,而不应该喧宾夺主。
总之,在课堂上巧妙地小组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强化刺激,变静为动,化结果为过程,化抽象为具体,真正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流光溢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