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浅谈浅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办法

更新时间:2024-01-29 点赞:5838 浏览:1789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致力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习惯等。
关键词:自主学习;预习;学法;课外阅读
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结论的注入式学习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源于:论文提纲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一、注重预习,养成习惯

预习是上课前的必要准备,预习有助于学生复习巩固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完成预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我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的重、难点,向学生提出预习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然后留在课堂教学中探讨解决,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课堂中有的放矢,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如《赤壁之战》这篇课文,在课前预习中,我根据单元训练要求“理清课文的条理”,在要求学生理解字词、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预习要求:“读课文,想想周瑜为什么要用火攻?怎样进行火攻的?”这样既抓住了文章的重点、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理清文章条理的能力,让学生进行预习,讨论上述问题,并在课堂中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中预习: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段、篇的训练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既可加快对文章的理解,又可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如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时,可提出:“文章是怎样介绍外洞的?”让学生预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在老师的引导帮助下利用有关语句概括出外洞的特点,达到了本段的教学要求。课后预习:应及时提出对下节课或下篇课文的预习要求。总之,在预习要求的设计布置上,教师要做到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指导学法,扶放结合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教材无非是例子,我们就是通过这些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使他们自己拿着金钥匙,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在帮助学生对所授知识进行理解时,首先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即抓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其次,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关键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会学”的转变,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是这样做的:在对讲读课文进行教学中,抓住重点段落进行分析指导,在学生对本段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或帮助学生归纳出学法。然后扶放结合,让学生应用所掌握的学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在教学课文《田忌》时,抓住文章的关键句“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等。分析第一次比赛的过程和田忌失败的原因,并从中概括出学法,在对第二次比赛的理解时,让学生根据学法进行自学,并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归纳,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这样从扶到放,既摆脱了依赖教案的传统模式,又减轻了学生硬接受知识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到自己要学的知识。在阅读课文的学习时应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进行自学训练,教师可提出:“你在自学中学到了什么?”“你怎么学会这篇文章的?”此类问题,在学生对自学学法的概括基础上,教师予以肯定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信心。为了更好地学会自主学习,课堂上还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或自由发言,培养其动脑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课堂中还应加强双基训练指导。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理解内容上的指导,加强学生进行“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只有在学生的“读、写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以及读写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为更高层次的训练要求打好基础,最终达到“自主学习”。

三、课外阅读,学会自学

充分利用课外读物,如书、报,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归类,给学生提出适宜的学习要求,进行自学,以扩大“自主学习”的训练范围,逐步达到“自主学习”。
总之,改进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更新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教与学”“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如果能围绕学法恰当地设计教法,在教中授法,以法导学,真正体现“为学而教”的思想,日久天长,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用不着教”的境界也将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云龙乡中心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