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教学内容试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注意教学内容价值取向结论

更新时间:2023-12-20 点赞:23825 浏览:9988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就是要从学生的体验出发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提升语文素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办学体制和革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的讲话精神,启发了我在阅读教学中对重视、培养学生的"感悟"体验,对提高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新课程下的学生不再是教学过程中被动、消极的吸纳者,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使他们能够在新语文课程营造的足够宽广的空间中"自由"地翱翔,敢于独立思考、判断、探索、求新。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有很多学生对乌鸦喝水的方法不满意,他们帮乌鸦想出不少的办法:"乌鸦可拿吸管来喝水。""乌鸦可以把瓶子斜过来,用翅膀抱着也能喝到水。""乌鸦可以把水倒在树洞里喝。"《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旨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对课文的感悟,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以对语言文字的品评,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的见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和灵性。在学生感悟了课文之后,教师可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写话、表演等方面的训练。例如在教学完《负荆请罪》后,我安排了学生演课本剧,让学生从两个故事中选一个演一演,学生经过准备,从道具到服饰到台词都下了一番功夫。课堂上,从练到演到评,整个过程学生兴致盎然。看得出无论是表演的学生还是观看的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一堂课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在笑声中结束了。课后,我想:学生用心来演,用心来上课,为什么不把他们用心体会、感悟这些真实的感受记录下来呢?于是,我让学生把自己的表演感受写成文章,平时对他们来说的写作文头疼的毛病,此时却变的那么轻松。

2.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新课程语文观强调语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些观点充分说明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时时处处皆学问,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在教学时,教师应尽量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教材。如校园生活中的语文,有激烈的体育比赛,有意义的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精彩的文艺表演,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出黑板报,自办手抄报,留意观察校园变化、新人新事、热点问题、班级新闻,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去说一说,讲一讲,写一写,做一做,从中学和用语文;家庭生活中的语文,可以让学生在看报,看电视,听广播,阅读产品说明等活动中学、用语文;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可以通过开展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加国家纪念日或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参加孤寡老人献爱心活动、旅游、逛街看店名等有意义的活动来学、用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语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让语文教学走向广阔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充满生命力的语文教学中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3.培养学生朗读时的语感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地位,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活动和组织活动,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在阅读活动方面,教师要改变传统阅读教学观念,以读代讲,让读成为语文教学导线,要让学生以一种欣赏的心境读文,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美、形象美、意境美以及文章结构的严谨美和文章的思路美,让学生在读中去体验、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技能,新课程标准又要求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来感悟课文,因此,朗读对小学生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任务,如何培养学生朗读时的语感,则又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关键所在。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朗读时普遍存在拖腔拖调或没有感情的问题。课上有老师的范读和指导,学生还能读出一些自己的感情来,可课后一旦没有了老师的指导,很多学生便找不到朗读的方法,只会逐字逐句的念,甚至常出现添字或漏字的现象,这些问题归跟到底还是缺少语感所造成的。我认为要指导好学生"朗读感悟",应遵循这样的思路:"整体感受-抓住核心-辐射重点语句-指导朗读-生成语感",这是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一般思路。同时,要注意阅读形式多样化,除了以读为主,教师要结合教材让学生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了扩大阅读面,还要让学生去阅读报刊杂志、阅读名篇佳作,从中集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丰富语言材料。

4.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境体味

感悟是人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它具有潜隐性和长期性,是人精神生命拓展的方法,是学习的核心部分,但感悟,只能由学生自己获得,精神生命的拓展是别人无法取代的。因此,引导学生感悟文章内容,对课文提出自己的理解,用个性化语言发表意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允许学生不迷信现成固有的答案,让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让他们质疑问难,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学生获得的新见解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是对别人并不新,而对自己却是新的,教师都应给予恰当的鼓励。我听过一位教师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当学习完课文后,教师提出问题:联系自己说说爱像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爱就像太阳,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爱就像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爱如一盏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同时,允许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语文,在新教材的语文作业设计上,也明确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课文,写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以主人的角色进行学习,给学生思想感情自由,从而在思维上获得创新。因此,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蕴含着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境体味,联系生活经历体验,联系时代背景体会,引导学生把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联系起来,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把学习语文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在广泛的联系中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并日渐提高学生的悟性,培养学生的灵性。
总之,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从偏重语言文字的认识转向了形象的感染和学生的独特体验;由单一理解转向多元化;由重分析转向了感悟。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从自我出发去感悟和体验语文,整体推进、拓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使学生的语文能力螺旋上升,以至产生质的飞跃。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