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课堂如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更新时间:2024-04-09 点赞:31659 浏览:14545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对于职中的对口高考的数学复习课应该如何进行,怎样才能打破“教师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却是学生仍然是对概念一知半解,连基础题也不会解”这样的结局?本文即讨论怎样充分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关键词:中等职校; 对口单招; 数学; 效果
1006-3315(2013)11-142-001
长期以来,任对口高考复习班的数学教师们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往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但模考下来仍只有五、六个同学及格,满分150分的试卷平均分只有50多分。结果就是教师批评学生学习不努力,而学生抱怨教师上的内容太难听不懂,最后高考结果可想而知。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在近几年的高考复习班教学中,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革教学模式,在教学上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做到“做中复,复中提”,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一、概念的复习——把概念穿插在问题中

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求知欲,课前我会布置学生预习课上复习内容知识点,在上课开始时,我把概念用PPT放出,给出一组小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时既要结果,更要回答相关的知识点,以此来检查学生对掌握知识点的情况。然后把概念用PPT放出,帮同学们彻底理清。如复习等差数列时,给出下面一组练习题,由学生回答。
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又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又可增强课堂的摘自:毕业论文答辩www.618jyw.com
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做到了在做习题过程中复习知识点的效果,即“做中复”。

二、例题的讲解——设立问题情景,让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问题的出现自然会激发思维,而思维只是指向解决某个问题的。结合学生实际认知能力水平,就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既教会学生怎样审题,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地进入问题情景,并产生强烈求知欲。如讲解例题:
让学生思考一会后,我提出下列几个问题
(1)证明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的方法是什么?
(3)你认为第一小题应该如何来解决?
然后由学生自己完成,最后把其中一学生的解题过程投影,然后讲评,并再次强调了等差数列前项和的特征是sn=An2+bn。对于下面三题我也用同样的方式处理。问题的创设及提出既教会学生怎样思考问题,又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表现出少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热情和能力,让她们有成就感,从而彻底改变了教师讲,学生抄的现象。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每个例题后,我一定会让学生练习一个同类型的习题,再次投影分析点评,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起到“练中提”的效果。实践下来,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我的思路,认真读题、分析、归纳,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后习题的布置——提供变式训练

职高学生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薄弱,理解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未能很好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他们习惯性地只能死记硬背,呆套题型解法,不善于总结反馈,导致知识记而不牢,用而不活。为了把课上所学知识真正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技能,一定要精心布置作业,做到1.注重基础题的训练,难度要适当,否则会让学生失去信心。2.习题与课上例题题型相仿,但有所不同,让学生首先从模仿中学会,再在此基础上灵活应用,把知识学活。实践下来效果较好。

四、情感方面——赏识教育

教师本人要端正教学态度,实施情感教育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作为高复班的数学老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要对每一个学生都抱以希望,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言传身教,这一点非常关键。要“持之以诚”,“动之以情”,千万不要轻易地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只有把满腔热忱倾注到学生的心坎上,使其感到教师的真诚与善意,才会引起师生双方内心的“共鸣”,让每一堂课都在对学生的不惜赞美之辞中找到质量。课堂说话要多用“鼓励”、“表扬”等手法,绝对不能用“你怎么这么笨,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要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他们对学数学燃起热情。只要坚持让学生习惯自己思考,就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所以我们要抓住每一个机会让他们自主,让他们表现,并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进步都给予肯定。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自我学习意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废除“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变教师展示自己解题水平的“绝活表演”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有所突破,通过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徐义明.《数学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徐明杰.《在职业高中实施数学课教学的一点认识》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