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浅探班主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效用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4480 浏览:112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展,生活节奏的加速,竞争意识的加强和人际联系的复杂化,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必将越来越大,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而使学生出现心理不足或疾病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作为学校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肩负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本论文着重探讨班主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的途径、有着的不足、资源的配合以及发挥作用。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班主任 途径 不足
进入21世纪以来,学校教育日新月异,推陈出新。对教师知识能力、专业水平、知识结构要求较高,尤其对班主任要求更高,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正如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所指出的:“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必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任务。”

一、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与其他任课教师相比,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交往频率最高,也最了解学生,容易建立良好的师生联系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学生成长的规律,更准确地了解学生不足行为的基本原因。班主任工作自始至终是以教师的人格影响学生人格的相互作用历程,班主任的真诚、执着、乐观、公平本身就是教育的力量,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引导和榜样的作用。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就不可能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更不可能有深入人格的真正教育工作,以而影响学生人格的进展和形成。由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心理状态,是保障班主任保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

(二)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气氛是提升心理教育的有效载体

班级心理气氛是指班级中占优势的学生的某些态度与情感的综合体现,它反映班级的精神面貌,使每个班级有别于其他班级的独特风格和作用。班级心理气氛一旦形成,不但会稳定地、经常地、持久地体现出来,而且会产生社会心理学上说的“社会助长”,“以众行为”等心理效应,对群体中每个个体心理和行为起着微妙的感染和陶冶作用。由此,班主任在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气氛时,需以三个方面着手提升心理教育有效载体。
1、帮助优生带动差生。帮助班级中占优势的学生的心理健康进展,班级中占优势的学生,尤其是活泼有号召力感染力的健康心理必定会对班上其他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力量,同时关注差生的心理健康进展。这样容易创建一个和谐、团结、欢快的班级心理气氛,以而能推动学生心理健康进展,相反,一个沉闷、松散、压抑的心理氛围则会阻滞学生健康心理的进展。
2、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班主任在设计的集体活动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即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哪些心理品质,达到什么样的活动效果。集体活动可推动人际交往,建立团结、合作、友爱、互助的人际联系,体验集体生活的乐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己的特长或优势,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找到体现自己的机会,体验取得成功的喜悦,推动身心和谐进展。
3、关注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在班集体中,通常比较容易引起班主任关注的是少数体现优异和体现较差的学生,作为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往往因为不需要特别“操心”而被班主任所忽略。可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所有老师和班主任的关怀和关注,需要班主任营造一个良好班级心理氛围,创建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班集体,关注班级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班级生活的愉快、和谐;感受到师生联系的、平等;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宽松、积极。

(三)精心组织巧妙设计具有心理团队辅导的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作为班主任疏导教育学生的一种形式,被班主任赋予了新的功能——心理团队辅导。班会心理团队辅导要以班主任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团体辅导活动要主题明确,并让每名学生参与其中,人人都是主角,没有旁观者。召开班会的历程中,首先要认同学生的想法,然后有意识引导,使学生通过积极深思,由学生自己自然地转变原有的不正确观念或想法,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表述时言语和情感上的细微变化,理解学生没说出的深层次意思,寻找学生群体趋向,及时补充自己的计划,以解开学生心中的症结。 活动还要注重学生的分享,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澄清、提升。

二、班主任在以事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的一些不足

(一)定势因素的不足

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运用心理辅导的原理和策略对学生进行教育,但由于长期来习惯于常规德育教育,难以突破常规的思维定势,会使班主任的思维活动产生一种惰性,使班主任的工作策略照旧沿袭,严重影响教育有效度,如果不克服定势所造成的弊病,对接纳心理辅导策略和内化其内容会带来作用障碍。由此,班主任要转变观念,提升认识,不断地克服定势障碍。

(二)功利因素的不足

少数班主任过于在意个人的评先评优,过于重视所带班级是否能评为先进班级,对学生缺乏爱心,对“不足学生”充满敌意,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的道德水平不如以前了”。这些班主任情绪低落,在工作中体现出无力感,对学校没有归属感,对教师工作没有自豪感,看不到工作的作用和价值,把教书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不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三)提升素质的不足

少数班主任认为教好自己的本学科就可以,其它的事并不重要,出现“重教轻育”现象,对学生的健全人格教育有所缺失。 一个兴趣广泛班主任,无论是天文、地理、山水虫鱼,还是琴棋书画都懂一些,与学生便于沟通交流,容易掌握学生的心理。相反,一个孤陋寡闻,知识面窄,兴趣贫乏的班主任,做学生工作相对难些。这就需班主任不断地学习,增加知识 ,提升素质,转变观念,使自己成为一名综合性人才 。

(四) 细节注意的不足

班主任在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往往容易忽略的细节,所需注意的方面。一是制约不好自己的情绪和感情。班主任要善于制约自己的情绪和感情,始终在学生面前保持良好的心境, 以满腔的热情、乐观的精神面貌感染学生;二是不经意自己的形象。班主任时刻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甚至于服饰都为学生所观察、注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三是不经意中利用了“禁语”。如“朽木不可雕也”,“无可救药”,“笨的象头猪”,“比牛还笨”等等。这些忌语不但会损伤学生的自尊,而且会使师生联系恶化。四是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五是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力求做到早预防和早纠正。六是与家长密切配合,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班主任与其他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配合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靠班主任,而应该依靠学校的每一位教师,每一个教师都要了解、关心学生的心灵成长。同时更应该发挥家庭教育的力量,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进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有关专家统计,学生心理不足90%以上来自家庭教育高期望值和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当今是独生子女时代,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教育,班主任在尊重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基础上,遵循“教无定法”的原则,有效的指导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学生的进展需求,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历程中发挥的作用是社会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无法代替的,它具有其独特性、针对性和必要性。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策略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的推动各类型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