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感悟论初中语文感悟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1-25 点赞:6298 浏览:2194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所谓“感悟”,是一个经过严密思考,精心体会,去粗取精,最后获得真知的过程。感悟教学法是新课程大纲所倡导的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感悟的潜隐性和长期性 ,感悟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常常被忽略 。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必须重视感悟教学。实施感悟教学非常讲究策略,如: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系,激发学生的情感等等。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能力
1002-7661(2013)30-224-03
所谓感悟教学法,很难精确地诠释其定义源于: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陶渊明也曾讲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所说的“义自现”、“会意”,其实讲的是在读书当中的顿然感悟。在阅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突然间会对书中的意旨或是一些话语有所作领悟,有一种豁然贯通的感觉。这就是感悟。我们可这样认为:感悟教学法强调的即是“自悟,顿悟”。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强调的是“自悟,顿悟”,于是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感悟教学法的基本原则”。“自悟”,即告诉我们“悟”的主体是“自我”,即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感悟。所以基本原则是要尊重学生的“自悟”。 实施感悟教学法,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大胆发现,大胆创设情境,把学生导入“思考的境地”,让学生“知情”“知美”“明理”。很长时间以来,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了教学方向,限制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这种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造成主体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教师的提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以致迷失了自己。这样谈何“自悟,顿悟”。以别人的“感”使学生“悟”甚至用别人的“悟”取代学生的“悟”,这是剥夺学生感悟,剥夺学生感悟就是扼杀学生思想活力的教学专制。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若能有效地运用感悟教学法,将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感悟”是先通过感才能悟,“感”包括认知、感觉、知觉等等心理过程。初中学生感知水平已相当成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大力推广感悟教学法。实施感悟教学非常讲究策略.

一、生活的积淀,是感悟的基础

世界繁华多变,无限的世界给人们提供了填补认知空白的无限空间。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对生活的积淀和提炼。生活融注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奠定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感知部分。人们从生活中懂得了世情、人情;人文、地理;懂得了真、善、美,假、恶、丑。可以说,生活是个熔炼炉,能融万事万物。生活又是个百宝箱,能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亦能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生活就如雨后那道绚丽的彩虹,既有鲜活的橙,亦有厚重的蓝;有流淌着生命的绿,亦蕴藏凝重的紫。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只要用心去感知,晴朗阴霾,同样是一种风景。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关注生活、关注现实,把心胸系于民生,世界风云、改革巨变等这些生活的实践和知识的积累是感悟的基础。要想自己不处于尴尬的写作盲态和阅读的苍白境地,就要投身于生活的滚滚洪流中。

二、重视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一门是语言,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悟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三、揣摩语言是“感悟”的思维推求

所谓揣摩语言就是反复思考推求语言的“词语语义”和文章行文构思的“脉络语义”意味。理解了语义的内涵,就找到了阅读和写作的一把金钥匙。阅读中的“语义”理解:中国的语言,可以说是异彩纷呈,又有博大内涵,要想在这一神圣殿堂,取得真经,并非易事,不下一番功夫,你可能体会不到中国语言的魅力和精彩所在。所以在平时的阅读中对于词语的含义,不仅要对其本义认真体会,特别是词语的深层含义尤其要花大力气去考察一番。下面依据平时语句的语义理解提供几个方法以供参考:(1)积累词语能帮义助你理解语义。汉语的词义从含义的多少分单义和多义两种。例如:郦道元的《三峡》中 “其间千二百里”。这句话中的“间”是当名词“当中,中间”。这个字学生又学过多少种意思呢?在授课中通过对该词的多义项挖掘和讲解得出:①《出师表》中“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间”,就要解释为“期间”。②有时“间”又可当副词“断断续续地,间或”理解,如在刘向编撰的《战国策》中“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③在八年级学的《桃花源记》中“遂与外人间隔”的“间”又可以当做动词“隔绝,隔开”来理解。④又例如七年级林嗣环《口技》中学过的“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中的“间”是“夹杂”之意。而九年级学过的《左传》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间”解释为动词“参与。”
通过这样的幅射讲解,目的就是积累实词,更有效地阅读,特别是阅读课外的文章,实词的积累显得更为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在积累实词的时代,积累它的最初的造字法和它的本义能帮助我们增加字的画面视图形象感的记忆和对词语的引申方式逻辑推理。下面通过具体例子来体味揣摩词语含义的内在意蕴。如:这里摘选叶清波对《荷塘月色》中的“一个不起眼的‘惦’字的分析揣摩:文章倒数第二句话是:“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使我们很自然地想到前面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那句话,“到底”和“且”字遥相呼应,表面作者的心情又回到了“颇不宁静”之中。由此看来,惦着江南,是造成“颇不宁静”的第二个原因,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作者说的是“惦”着江南,不是回忆起江南,也不是“思念”起江南,这个“惦”字很不起眼却极有分量。惦者、挂牵,不放心也,既然江南比这里好,为什么还要不放心呢?所以,不应当把这句话简单地解释为江南好,所以思念江南;而应当理解为江南本是好的,但现在却发生了令人不放心的情况。联系到朱自清当时说过“南方这一年的变动”来考虑,作者“惦”的是什么,就不说自明了。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是“心里颇不宁静”的注脚,这是不错的。自然恐怖笼罩着全国,而以南方为甚,和革命者惨遭屠杀,作者的许多友人也命运未卜,作者失去了自由,人们也失去了自由,作者为此而心里不宁静。为了排遗这个不宁静,深夜独步荷塘,得到了暂时的自由,暂时宁静下来,但一想起江南,心里又不宁静了。这是一条贯穿全文的思路。可见,这里面对“惦”字的分析,作者联系到了具体的语境和与上文的照应、关键词语“惦”的含义、作者朱自清当时所处的环境及他有关文章中的语言的佐证,进而分析得出:由此看来,惦着江南,是造成“颇不宁静”的第二个原因,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这是一条贯穿全文的思路。这样作者就对文章的主题的挖掘达到了一种很高的理解,从而真正感悟到了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源于:标准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