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风力机功率制约与最大能量捕捉对策探讨

更新时间:2024-01-24 点赞:5529 浏览:153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相比化石能源和核电,风能是一个开发成本较低,清洁环境,安全,可再生的能源形式,目前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贝兹理论,理论上风机从风中吸收的能量不超过空气动能的59.3,实际当中该数值由于机械结构上的缺陷要更小一些。因此,如何才能够获取最大能量,实现风能规模化利用,一直为学者及业界所关注。近年来,大型风机都采用了变速变桨距控制技术。采用变速变桨距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响应速度,同时获得最大能量(低风速时捕捉最大功率,高风速时捕捉额定功率)。但是风能转换系统由于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表现出强非线性特征,同时,风机产生的能量随着风速和风向的连续波动是快速变化的。另一方面,在一个新能源系统中,电能质量和可靠性是两个最重要的指标。一般传统线性定常控制器都会引起超调和损失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大型变速变桨距风机的复杂性,例如控制算法、高阶、耦合、强非线性特征等,常规的控制方法就不太适合了。根据风速的不同,风电系统由四个动态过程构成:启动、变速运行、变桨距运行、刹车。启动和刹车过程的主要控制目标是使系统能在最短时间内有较快响应速度;变速控制的主要控制目标是调节风能、减少或消除风能产生过程中的急剧波动,捕捉最大能量、减弱暂态负荷的影响;变桨距控制的主要控制目标是通过调节桨距角来维持风机输出额定功率不变。本文对大型风力机系统模型的建立和最优功率控制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1.5MW变速变桨距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研究其控制策略,以得到系统的最优功率输出和加强系统的工作性能。仿真研究证实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是有效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包括:(1)对大型双馈风电机组风轮、齿轮箱、传动轴、双馈电机、变桨机构等环节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学建模,终极得到了一个完整的双馈风电机组数学模型。基于易于实现风电机组最大能量捕捉控制的考虑,重点分析了双馈型感应异步发电机的运行理论,通过对双馈感应发电机在dq0同步旋转坐标变换下按定子q轴磁场定向的方法,建立了一个简化的精确的双馈感应发电机的数学模型。(2)以大型水平轴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了风力机在进行载荷计算时坐标系的确定原则和方法,通过matlab和VB.net混合编程对风力机基本数据、翼形数据、空气动力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计算得到风力机桨叶轴向诱导因子、周向诱导因子,相对风速、桨距角、入流角、攻角、扭角等参数对应不同风速的值,终极根据这些参数,综合分析得到了变桨载荷的计算算法。(3)在完成了风电机组建模和载荷计算的基础上,对电气独立变桨和液压统一变桨这两种变桨方式进行了系统设计,包括理论计算、原理图分析和元件选型等,对电气独立变桨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液压统一变桨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对液压变桨系统的液压泵、电液比例阀、液压缸、曲柄连杆机构等环节进行分析和建模,终极得到了一个真实的完整的液压变桨系统数学模型,即输入控制信号是电液比例阀的电流,输出信号是桨距角,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4)制定了低风速下以发电机转速作为控制输入量,采用变速恒频控制策略;高风速下以发电机功率作为控制输入量,采用变桨距控制策略来捕捉最大风能的控制方法。同时针对风电机组高阶强耦合强非线性特性,考虑到模糊控制无需精确的数学模型,滑模控制能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设计了一种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大型风电机组变速和变桨距过程进行控制,终极实现风电机组最大功率的输出控制。(5)探讨了整个风电机组启动、变速、变桨距、制动的全过程,基于缩短系统响应时间,提高风机对应低风速、额定风速、高风速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特性,且在保证风电机组安全性和可靠性条件|教育论文网|下,实现最大功率捕捉的考虑,提出了一种分层多模最优控制策略:bang-bang控制应用于启动和刹车过程,模糊控制应用于变速运行过程,自适应PID控制应用于变桨距运行过程。本文得到上海市白玉兰科技人才基金(2007B073)、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教外司[2007]1108号)、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05038435)、上海博士后基金项目(05R214133)、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200603)的资助。【关键词】:风力机载荷最大能量变速变桨距双馈感应发电机电气独立变桨液压统一变桨模糊滑模控制分层多模
【论文提纲】:摘要3-7ABSTRACT7-12目录12-15第一章绪论15-291.1引言151.2风电发展现状和趋势15-221.2.1风力发电发展现状与趋势16-211.2.2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21-221.3风电机组功率控制技术研究现状22-261.4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26-29第二章双馈感应式风电机组分析与功率控制29-562.1引言29-302.2仿真技术及仿真软件概述30-322.3风电机组非线性模型32-522.3.1风能分析模型32-372.3.2风轮空气动力学分析模型37-402.3.3传动系统分析模型40-422.3.4发电机动态分析模型42-512.3.5双向PWM变换器功率控制模型51-522.4风电机组功率控制52-542.5本章小结54-56第三章风力机变桨载荷分析与计算56-773.1前言563.2风力机载荷情况56-593.2.1载荷分类573.2.2载荷情况57-593.3风力机坐标系选择59-603.4风力机变桨载荷计算60-653.4.1动量理论61-623.4.2叶素理论62-633.4.3动量──叶素理论63-643.4.4变桨载荷计算64-653.51.5MW风力机变桨载荷计算实例65-763.5.1风力机基本数据输入66-693.5.2风力机气动数据分析和计算69-703.5.3风力机计算和分析70-763.6本章小结76-77第四章电气独立变桨分析与设计77-984.1引言77-784.2电气独立变桨原理78-794.3电气独立变桨控制系统设计79-874.3.1系统简介794.3.2组成及框图79-804.3.3主要功能80-824.3.4主要指标824.3.5主要设备的选择82-844.3.6结构设计84-854.3.7元器件选型854.3.8机箱布局85-864.3.9工艺要求864.3.10端口定义和接口协议86-874.4电气独立变桨控制实验87-974.4.1变桨电机的设计87-884.4.2PLC程序测试的必要性88-894.4.3风电变桨控制系统上位机界面操纵说明89-934.4.4实验研究93-974.5本章小结97-98第五章液压变桨距系统分析与设计98-1155.1引言98-995.2液压变桨距系统设计99-1085.2.1曲柄连杆机构100-1025.2.2变桨距液压系统传递函数102-1055.2.3变桨距机构受力分析1055.2.4变桨距液压系统设计105-1085.3变桨距液压系统稳定性分析108-1105.4仿真研究110-1145.5本章小结114-115第六章风电机组最大能量捕捉智能控制策略与仿真115-1396.1引言115-1176.2风电机组最大能量捕捉策略117-1206.3风电机组智能控制120-1326.3.1模糊控制技术120-1276.3.2滑模变结构控制技术127-1296.3.3风电机组模糊滑模变结构控制技术129-1326.4仿真研究132-1386.5本章小结138-139第七章风电机组分层多模最优控制策略与仿真139-1537.1引言1397.2分层多模最优控制策略139-1467.2.1bang-bang控制策略141-1437.2.2变速模糊控制策略143-1447.2.3变桨自适应PID控制策略144-1467.3仿真研究146-1527.4本章小结152-153第八章总结与展望153-156参考文献156-167附录一符号对照表167-172附录二仿真与实验参数172-174附录三桨叶空气动力数据174-178附录四电气独立变桨实验平台178-180致谢180-182攻博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182-18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