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金字塔关注学习成效金字塔,将课堂“让”给学生基本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31232 浏览:1377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本文通过关注高三毕业班学生学习成效金字塔,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最终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键词: 学习成效金字塔;师生互动;知识“反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992-7711(2013)22-068-2
一种现状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随着高考的日益逼近,时间的流逝,很多老师会把讲评课的课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担心学生回答问题浪费时间,担心学生无法讲到重点上,担心自己还有东西没有交给学生。诸如此类的种种担心使老师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成了观众。原本是“大合唱”的课堂变成老师的“独唱”,缺少了师生的互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其实,这样的课堂教学越临近高考,老师越感到课堂的无趣单调,心里越没底,学生的眼神也随之越来越呆滞,越来越没有积极性。是呀,高三的讲评课原本就形式单一,内容重复,作为老师的我们还要千方百计地把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时间全部由自己用尽,不愿去听听学生的想法,去听听他们的心声,我们怎么会内心不慌乱?学生在课堂上怎么会与我们有眼神的交流?师生之间怎么会有有效的互动呢?
一点思考
其实,学生的应试能力在最后阶段即高考前的一两个月是基本稳定在一个水平上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瓶颈现象”,他们很难再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突破自己。我们很多老师在高考前的最后阶段都会感慨,学生能够保温不退步就很不错了。其实,这种感慨对我们老师在最后阶段的教学发出了一种危险信号,我们究竟该用什么在最后最关键的阶段牢牢抓住学生,仍然还是靠口若悬河的讲评吗?这样的讲评试卷只要不是学生做到高考原题,老师讲到高考原题,多一节课少一节课又有多大关系呢?仔细思考一下,这样的讲评课仅仅考虑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知识的获得与应试技能的提高,从学习成效金字塔可以看出,讲课是所有课堂形式中效果最低的,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这种课堂缺少了学生的阅读,讨论,自身的参与实践,效果可想而知。
新课程提出的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然而,这样的课堂忽视了后面两个目标的达成,自然而然会日益暴露出学生身上的问题。而且,我们进一步思考不难发现,知识与技能这一目标是很显性的,是有一个量化的标准的,比如学生某一份试卷的分数,某一次考试的班级排名等等,这可能更多地与智商挂钩,也容易被老师用来轻易地评价学生的进退步,但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是较为隐性的,更多的是情商层面的。学生在高考前智商还有很大空间去挖掘吗?没有,但是,我们可以去开发他们的情商,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加主动。这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个主人认为鱼肝油对小狗的生长有好处,于是每天都强压着小狗的头逼着它吃鱼肝油,有一次,他无意中打翻了一瓶鱼肝油在地上,出乎意料的是,这时,小狗居然自己主动上去舔地上打翻的鱼肝油。这让他豁然开朗,原来,在过去的那段岁月中,他是浪费了多少精力去做一件对于小狗来说本身就是自己想做且愿意去做的事。那作为毕业班的老师,我们有时是否也忽略或曲解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盲目地一厢情愿地在讲台前独自演讲呢?
一次尝试
面对这种现状,带着自己的一点思考,在高考前一个月的时间,我决一次尝试。首先,我先观察了下学情。仔细观察一下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复习迎考状态,看得出此时学生身体上已经很疲惫了,但是班级整体学习氛围浓厚,班集体积极向上,学生冲刺高考劲头很足,几乎所有学生都鼓足了劲,为了心中的中国梦,做最后一搏。正如一句谚语所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面对此情此景,老师再多的教育似乎都是那么地多余,因为此时学生已经不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其次,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情。以往做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618jyw.com
过的所有的英语试卷上出现的语言点知识点该解释的该拓展的都做了,到了这个时候,所有能交给学生的都已经毫无保留地传授了,已没有多少新的东西可以让学生眼前一亮,大幅提升。于是,我一改以往的传统做法,在接下来一个月中毅然决定不再用由我主讲的方式去讲评试卷,而是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讲评所做的试卷,教师成为旁观者。
真正将这一想法有效落实需要教师有较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应变能力,事先规划好每一步。首先,全班学生自由分组,每组6-7人,各组选出一位组长,具体负责某次讲解任务的整体规划和分配,比如:单选由几个人来讲解,较难的题目谁来讲,较容易的谁来讲,完型阅读是让本组做的好的学生讲,还是让错误率高的学生担当主讲,整份试卷总结谁来做?没有轮到本次讲解任务的其它小组课堂准备怎么提问?能否消化课堂所学?教师在这 一环节要确保每一个人都在小组中,同时关注好各组学生的层次,基础好的,稍好的,较弱的能够较为均衡地分布在各组中,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互帮互助精神,促进其共同成长和进步。其次,在课堂上轮到某个小组上台讲解时,要能让组内每一位学生都有上台的机会,避免将课堂成为少数优秀的大胆的学生的“个人秀”,否则不利于班级整体的进步,不利于班级凝聚力的提升。第三,课堂上教师要密切关注全班学生的学习状态,既要仔细聆听讲解的学生是否到位,又要关注坐在座位上的学生是否全神贯注参与其中,与讲台上的学生有互动,同时,教师还需要适时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及时地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形成及时有效的课 堂反馈,让更多的学生愿意走到讲台前,勇敢面对自己,面对大家。
事实上,这样的课上下来比自己在讲台前唱独角戏备课量更大,课堂管理能力更高,但是却让学生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成为了优秀的“演员”,而教师也逐渐成为课堂的配角,成为幕后的“导演”,指导其学习。我将这样的上课模式比喻为学生对教师所教知识的“反刍”。
一份收获
随着时间的推移,高考一天天的临近,作为教师的我可喜地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变化。学生从最初只能就知识点讲知识点,常常会当场被其他同学问得哑口无言,无法自圆其说,需要教师在旁边的提问引导才能将试卷讲评到位,到后来自己归纳相关知识点,将每一个选项区分得令同学心服口服,有时对表面上看似相似的单选题自己去比较异同点,从中发现题目的题眼,有时会把阅读理解的题干仔细琢磨,做一分析,讲到做题时的技巧,总之,这样的锻炼让他们在知识技能上上了一个新台阶。课上优秀的表现使其课后做题更有动力和针对性,在做题讲题的循环过程中,学生做题技巧更为娴熟,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评讲风格。最重要的是,学生变得越来越自信,生生间师生间关系更加和谐,班级凝聚力越来越强。学生从最初上台时的犹豫不决、动作忸怩、不自信逐步变得果断大方、自信满满,这种上课模式,一方面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自信,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真实地了解到他们对过去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时查缺补漏,反思自己的课堂,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形成了和谐向上浓厚的氛围,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