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相宜动静相宜,彰显主体

更新时间:2024-02-02 点赞:10986 浏览:4606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当前,一些语文课堂存在动静失衡的明显问题,教学有效性低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有张有弛、有动有静的。当动则动,当静则静,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共为一体的,调控好教学中的动与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创设了完美的课堂教学氛围。
关键词:动与静 主体 有效性
1672-1578(2013)07-0085-01
《周易》中有这样一句:“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我想,语文教学也当如此,因时而动,因时而静,动静相宜。
1 动则动,静则静——动与静的相互区别
语文课堂的“动”是指朗读、讨论、解答、辩论、表演等外显的动作;“静”则是指默读、思考、倾听、想象、感悟等内隐的思维。“动”能活跃课堂气氛,较长时间地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静”则会延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一味“动”会使课堂浮躁,学生失去个性学习的空间;一味“静”则会使课堂沉闷,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语文课堂是热烈的,也是宁静的;是奔放的,也是内敛的;是“动若脱兔”的,也是“静如处子”的。教师要灵活的调控课堂,当动则动,当静则静。比如余映潮老师在执教苏轼的名篇《记承天寺夜游》时安排了“有味地朗读”“有味地分析”“有味地欣赏”三个板块,每个板块亦是有动有静。在“有味地朗读”这一环节,有齐读课文的“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也有轻声吟诵的“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有交流讨论后的“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还有思考领悟中的“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四个层次的巧妙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能引领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可见:江河汹涌的齐读与空谷幽泉的默读不能替代,火花四溅的交流辩论与灵感忽现的沉思默想不能替代,情景再现的模仿表演与纵横天宇的想象感悟不能替代……
2 动因静,静因动——动与静的相互作用
动与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静”是“动”的前提,“动”是“静”的延伸。
对语文课堂而言,“静”很重要:朗读前的低吟涵咏为情感表达积蓄声势;交流前的琢磨咀嚼为有效对话收集谈资;答问前的聆听默想为思维碰撞汇聚火花;表演前的品味感悟为精彩展现拉开帷幕。因此,没有“静”的“动”是散落的活跃、虚伪的美丽。“静”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静”让语文教学“洗尽铅华呈素姿”,逐渐走向质朴与真实。
语文课堂也需要“动”。“动”是静态所“识”所“悟”的显现:朗读,与其说是用声音表现课文,不如说是在用心感悟文本、感悟作者;讨论,与其说是用语言交流认识,不如说是个性思维的交织、融汇;解答,与其说是师生、生生的对话,不如说是知识的吸收、消化;表演,与其说是作品生动的再现,不如说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因此,没有“动”的“静”是一种课堂“绑架”,会泯灭学生思维的火花。“动”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活力无限,充满魅力。
3 动亦静,静亦动——动与静的相互关系
语文课堂没有动就没有静,没有静也无所谓动。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所以“专言静,未有能静者”,“天下之能静者未有不自动得者也。”以动求静,才能静;而静又是暂时的,只有不断地动,才能在动与静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运动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增长才智,开阔思维。
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中的动,学生才会真正成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应该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师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动的最佳时机和最佳形式。可以在课堂的起始阶段有一定的留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体验,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实际思考水平的机会。要特别引导学生以展示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为主,而不是直接截取学习参考资料上的内容。这个过程是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起点,更是为了从方法上帮助他们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把课堂教学向前延伸,真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学生自身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的基础上来设计情境和问题,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深入启发,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吃透大纲、教材,把握重点、难点,使教学设计具有一定价值,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和矛盾的激化中生成知识。教师还要多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向教科书质疑,给予学生质疑的勇气。使学生有了质疑问题的习惯、方法,就能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体价值才能得到充分体现。传统的教学中总是教师问学生答,总是教师讲后学生问,或者是学生问后教师又按照自己的思路讲。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尊重学生提问,不因学生提问的水准低或不符合自己的思路就批评学生。要对学生的提问作正面的回应。还应教给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这样,在质疑中动,动的质量就能够得到全面保证。
当然,教师一定要杜绝源于: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伪主体现象。有时看似学生在努力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其实问题的指向性已经很明确了;有时教师没有及时恰当的指导,学生资源浪费,潜能浪费;甚至于一些不值得思考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没讨论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等等。这种种伪主体现象造成了语文课堂的低效甚至是无效。不能否认,只有真正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现, 学生才会真正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
因此,教师既要有课堂预设,更要注重课堂生成,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境,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心态,并根据其需要,采取灵活可行的教学策略来调整教学,使学生通过课堂在语言积累、能力训练、方法养成、情感熏陶、思维培养几个方面得到科学而切实的训练。若真能使学生的“头抬起来”“手举起来”“声音响起来”“大脑动起来”“知识活起来”“能力强起来”,从而实现参与积极性高、思维品质高,这样的课堂还能无效吗?
总之,在有效语文课堂的建设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有所改进,要动静结合统一,创造出、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