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病害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21 点赞:6183 浏览:1909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鉴于各种原因,沥青路面病害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受到环境、气候、地点等条件的影响造成道路病害的成因较为复杂,现对沥青砼路面常见病害成因及预防措施作简单叙述。摘自:毕业论文任务书www.618jyw.com
关键词:沥青路面 病害 预防
1672-1578(2013)07-0256-01
1 引言
随着我国道路网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对路面高质量的要求,沥青路面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耐久性以及行车的舒适性,适合于各种车辆通行,并且具有坚实、耐久、平整、良好的抗滑、防渗、耐疲劳的性能和抗高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但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和重载超载车辆的增多,加上由于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及冰冻作用、设计、施工、采用材料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多种沥青路面病害,如沥青路面的裂缝、车辙、泛油及水损害等等。对此,本文就以上几种常见病害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预防措施

2.1 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一般有两种:一种主要发生在紧急停车带或路肩部位,其形状是沿路肩边缘向内逐步扩大,呈月牙形,这种裂缝容易使路基发生滑移,危险性很大;另一种是发生在行车道部位,多为纵向条带状,裂缝两端未延伸到路堤边缘。
2.

1.1纵向裂缝成因

(1)地基原因。有些路段处于丘陵低洼、河谷处,地基土天然含水量较高,在设计及施工时未做处理,在高填土后,由于地基承载能力的差别出现不均匀沉降,造成路面纵向开裂。(2)路基施工原因。如果土基施工时天气干燥,局部路堤填料土块粉碎不足,路基压实不均匀,暗埋式构造处因构造物长度限制,路基边缘不能超宽碾压,致使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或者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质量不好,都会造成纵向裂缝。(3)水的渗透破坏。分隔带、路表、边坡等渗水,使局部路基受水浸泡后承载力值降低,在动静荷载的作用下,路基滑动产生裂缝,另外填料若为弱膨胀土,如施工中未做处理,渗水后含水量变化,也会导致裂缝产生。
2.

1.2纵向裂缝的预防措施

主要措施是处理好地基,若路基分层填筑和压实得好,使路基尽可能均匀,特别在预先采取措施防止地表面水渗入地基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度减少纵向裂缝的数量,同时显着延缓纵向裂缝出现的时间。

2.2 横向裂缝

横向裂缝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贯通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横向裂缝有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

2.1 横向裂缝成因

(1)荷载性裂缝。由于路面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差,或由于车辆的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产生裂缝。
(2)非荷载性裂缝。由于沥青面层温度应力的作用而产生的疲劳裂缝,并随时间增长造成沥青老化,使其抗裂缝能力逐年下降。非荷载性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

2.2 横向裂缝的预防措施

(1)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2)充分压实横向裂缝。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3)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用适宜的沥青种类,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温度收缩裂缝。宜采用优质沥青。

2.3沥青路面的车辙

车辙是路面结构层及土基在行车重复荷载作用下的补充压实,以致结构层材料侧向位移产生的累积永久变形。而这种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了带状凹槽,同时降低了路面平整度,当车辙达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辙槽内积水,极易发生汽车飘滑而导致交通事故。

2.3.1车辙成因

(1)沥青面层高温稳定性差。由于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弹塑性材料,如选材不当或混合料组成不当会导致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差、抗塑性变形能力低,在高温条件下,车轮碾压反复作用,荷载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极限,使流动变形不断积累形成车辙和推移。(2)沥青面层施工时未充分压实,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轮迹处被进一步压实,而出现下陷。(3)基层施工质量差。因基层的厚度不足或因基层材料、施工、养生不当导致基层整体强度不足,由于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使得路表变形过大而形成辙槽和推移。

2.3.2车辙的预防措施

(1)要选取合适的筑路材料。选用低针入度,高软化点,低含蜡量的高粘度沥青和表面粗糙、嵌挤作用好,与沥青粘结性能强的集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车辙的形成。(2)在施工中要加强控制压实度,是避免压实度不足引起车辙的有效途径。基层和沥青面层的压实度应分别达到98%或96%。(3)对于通行重车比例较大的道路,或起动、制动频繁、陡坡的路段,必要时可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提高抗车辙能力,但在选用时,必须兼顾高低温性能。

2.4沥青路面的泛油

沥青从砼层的内部和下部向上移动,由此造成表面有过多沥青的现象。新建沥青道路在通车后第一个高温期,尤其在持续高温后,在重型荷载作用下进一步压实,易导致沥青砼内部过多的沥青向上移动,产生泛油现象。在严重泛油路段,沥青面层表面发光发亮,极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

2.4.1泛油的成因

(1)混合料组成设计不当。混合料中沥青用量过多或空隙率过小,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多余沥青由下部泛到路表形成泛油。(2)混合料拌和控制不严。细料含量过少,混合料比表面积较小,则沥青用量相对较多,也易出现泛油。(3)粘层油用量不当。喷洒过多或洒布不均匀也会局部出现泛油。(4)施工质量差。摊铺时混合料产生离析,局部细料过分集中,也易泛油。(5)水破坏。雨水渗入使下层沥青与石料剥离,在水作用下沥青膜剥落,上泛引起表层泛油。

2.4.2泛油的预防措施

预防泛油,必须合理设计混合料组成比例,避免沥青用量过多;精细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投入使用后注意养护,防止雨水大量渗入。
3 结语
沥青路面中的病害给道路交通带来各种隐患,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都应该引起重视。但这些病害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我们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从管理部门、设计部门到施工部门,层层重视、层层控制、层层落实,认真选材,精心设计,把握住各个施工环节,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做好道路养护工作,使道路建设质量全面提高以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