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浅谈初中语文新课改目前状况及其反思

更新时间:2024-03-26 点赞:4893 浏览:1285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国家实施的第八次课程革新,在我国的教育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它彻底打破了以前将素质教育挂在嘴上“空对空”的局面,使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措施)真正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尽情演绎。我有欢乐,因为我享受到了课改带来的喜悦;我有困惑,因为这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它无规可循,无法可依;我也有失望和彷徨,因为新课改里还有许多东西对我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下面我将以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初中语文课改中的近况和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千树万树梨花开——喜看新课改新变化

新课改的一些新颖先进的教学理念,犹如一股春风,吹开了广大教师压抑已久的心扉。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学习的“冷漠派”,还是学习的“热情派”,都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兴奋。革新的火花在课堂教学的每个角落随处可见,语文课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1.教师的变化

(1)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2)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
(3)由者变为协助者。

2.学生的变化

(1)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进展的主体,课堂的主角,成为“教学之本”。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独特的个性品质和创造性受到精心呵护,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到培养并长久保持。
(2)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是教师催着学生学,而这次是学生在自学、自悟基础上采取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使合作、探究成为日常有效学习的重要形式。

二、新课改有着的不足

新课程革新的确取得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诸如,教师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学生独立性的增强等等。但是通过平常上课,我发现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课堂教学出现了以下几个难以解决的共性不足。

1.重历程与面向全体的矛盾

新教材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历程中确实为基础知识牢固、思维敏捷、学习主动性强的那部分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的空间,但那些基础知识薄弱和反应慢的学生却不知以何想起、以何说起、以何做起,以而导致他们无事可做,与其他同学越落越远,造成班级中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2.合作探究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矛盾

目前课改的目标,大大降低了语文教学的难度,同时删减了大量的知识点,如语法,文体常识,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但在课堂革新实施中,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的同时,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的强化、反馈被削弱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越来越差,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两者很难兼顾。
当前转变教学方式的重要体现之一便在师生互动上。语文教学应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历程。

三、对相关不足的深思

1.关于学生的深思

现在的学生,由于网络的普及,交流面的拓展,认知水平、情感态度已今非昔比,他们有头脑,有思想,对事物、对社会的浅析、判断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由此,要坚信学生有无穷的潜力。教师的授课风格、授课思路、关键处的启发点拨、处的推波助澜都是挖掘这种潜力的最好契机。要善于倾听“异样的声音”,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给学生打开一片精神的空间、思想的领域。

2.关于教师角色的深思

新课标教学要求教师的作用由明到暗,由主到次,教师自身的角色要处理得当,教师不能独霸课堂,更不能包办学生的思想,一定要让出主角的位置,演好自己的引导角色。
但是由明到暗、由主到次的变化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淡化角色意识,可以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因为,无论以怎样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教师都应有作为导师的知识积淀,当学生认识乏力时应给予其有力的辅助和补充;更应具备作为组织者的居高临下,才能有效有序地组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才能对课堂上随时随地的“偶发事件”应对自如。身处教改中的教师,如果不在改心态、改角色、改理念中探讨,就会成为落伍者。
以上是我个人在新课改教学中的浅见。但无论怎样,新课改的新理念始终值得我们信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就是最好的明证,虽然它还有诸多不足,但“瑕不掩瑜”,它将引导我们走过“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寒冬,带领我们越过“荆棘丛生”的滩涂,激励我们鼓足前进的风帆,向着远方起航。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滨区建民长岭九年制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