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浅谈浅谈语文教学中情感渗透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5680 浏览:177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体,现行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情感丰富,人物形象丰满,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更适合进行情感教育。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丰富多彩的写作教学引人入境,创设富有情感的课堂氛围以带动情感体验,以情引情,促人生情,发人深省,从而推进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渗透
如今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纯粹的应试训练。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怎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

一、创设情境氛围,引生入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把学生带入新鲜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情境。例如《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因此,在教学这一篇课文时,我努力找准学习课文的切入点,以一曲《黄土高坡》导入,创造出适合文本基调的情感氛围:在荡气回肠、撼人心魄的歌曲中,让学生初步感受陕北人的粗犷、豪迈的性格。并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把我们的生活带进去,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把接受问题的新鲜感和亲切感转化为兴奋和新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在教学的一开始就牢牢吸引住学生,这就需要运用导入艺术来抓学生的心,使他们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情感入境,激发起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老师满怀的导语很容易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兴奋点。

二、声情并茂的朗读——开启学生情感闸门的钥匙

“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言者,心之声也。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的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如教学《最后一次讲演》一课时,首先以低沉的喉音平静的叙述李公朴的遇难,随之音量逐渐加大、音速逐渐加快。这样闻一多先生当时爱憎分明的感情就跃然纸上了。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使学生始终处在情绪高涨、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从积极的情感出发,抓住作品中蕴含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调动情感,深入学习。

三、丰富多彩的写作教学——激发情感的最有力的武器

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不仅使人向真、向善、向美,而且可以促使人的肉体与灵魂的合一。作文教学中情感渗透的最大优势是使学生由爱的体验者向爱的传播者转变。它将学生的视线引向无限宽广的社会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爱的存在:天气变冷时母亲急忙送来的外套,考试失败时老师安慰的眼神,不小心撞到路人时对方宽容的笑脸……这些都会让人感到温馨和快乐,都值得用心去体会,用笔去描写。老师要择机切实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让其有话可说,有事可记,有情可抒。不仅如此,作文训练还可以铸造学生的积极关注社会的情感。如教师可围绕汶川大地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回顾祖国六十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除了专题训练,教师还可以多渠道地对学生展开随笔训练。学生的随笔本应该摘自:学术论文网www.618jyw.com
成为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语文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要和学生广交朋友,多开展笔墨谈心活动,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以引起师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做,既能沟通师生情感,又能把准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健康情感,还能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四、以情引情——以教师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自己动情,才可能对学生动之以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语文教师尤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礼记·学记》中讲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可见身为教师,在教学前,关键要深入教材,完全掌握教材中的动情点。如教学《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宣布放学的情景时,教师应进入境界,声音哽咽、茫然若失、神情呆滞,充分显示出祖国沦亡的悲愤感情。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把它落实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陶冶情操,滋润心灵,体验美丽,才能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才能培养出真正全面发展的、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进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