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视域交往视域下手机依赖角色探究经典

更新时间:2024-03-26 点赞:19443 浏览:844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借助哈贝马斯对现代社会中生活世界下交往行为的关键意义认识,从手机使用的客观现象出发,指出大学生在运用手机交往中的多样偏向,从而进一步揭示大学生在手机依赖上的三种角色:沟通依赖、功能依赖与品牌依赖。
关键词:交往理论;大学生;手机依赖;思想政治教育
在高校,手机已基本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软件的推广,使手机成为大学生信息与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然而,在手机使用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沉迷手机游戏、陶醉新闻围观、乐于情绪表达。在如此情景之下,手机依赖如同网瘾般影响着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与生活交流形式。由此,及时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使用手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大热点。

一、交往理论视域下的手机交流沉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在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即清晰地把握与遵循主流的社会秩序。在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看来,在现代世俗社会中,社会秩序主要取决于交往行为(通过有效性声称协调的行为)和商谈,为社会的一体性提供黏合剂。哈贝马斯认为,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基于目的合理性,行为人将行事当作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之时,将可能导致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因此,当手机成为大学生交流的主要工具时,手机交流过程中彰显的交流形式所引起的对大学生生活世界的殖民化问题就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度关注。
1.手机交流主体的虚拟化。在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中,“人——人”的面对面交流直接指向信息的发布者与接收者,使教育者能够清楚地捕捉受教育者在接受具体信息后的情感反应与行为变化。但在手机交流中,虚拟化的交流方式虽然达成了信息的传递,但难以反映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的回馈,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失落与“不在场”。马克思曾指出,人的存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对自然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对人的作用。以此看来,人与人的作用是种交往,而主体人的虚拟化实质在于瓦解人与人交往的基本方式,因此也难以实现教育在主体交往上的精神指引与道德熏陶作用。由此,过分依赖手机交流和虚拟化的交流行为,容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的失落与意义生成的旁落。
2.手机交流内容的简单化。手机交流的迅速与明确化的特点在实现高效交往的同时,却剥离了交往内在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交往系统包括显性的外在要素,同时也包括隐性的利益、观念、情感、尊严等内在要素。当借助手机进行信息沟通之时,简单的条目化沟通内容严格地压缩了交往行为中本身应具有与应关照的互动形式,一种以了解信息为目的的交往大大降低了原本谋求共识的交往目的。由此,简单化的交流内容不仅面临个体交往过程中的意义缺失,也容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忽视,最终为个体交往与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无情感互动的意义空白。
交往理论重视人与人的互动与共享意义,注重关照个体的价值、精神与情感反应。然而,单纯依靠手机进行的交往行为易于走向虚拟化的交往主体与空白性的情感沟通,最终使个体情感成长与思想教育受到工具化操作的制约。所以,从交往理论看待现代手机交流方式,自然面临人的失落与意义缺失的困厄,并且此种状况更加凸显了大学生手机运用中的角色依赖。

二、大学生手机交往中的三种角色依赖

交流主体的虚拟化与交流内容的简单化生动显现现代生活方式的分散性与高速性,深刻反映现代生活方式与交流方式。基于此种生活方式的文化认同感,当下大学生容易在手机交往中形成沟通依赖、功能依赖与品牌依赖。一方面乐于运用手机的现代技术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却又无力在现代变革与传统优势中寻找平衡点,由此遭遇一场试图脱身却又难以摆脱依赖的角色反复的自我挣扎。
1.受益虚拟却渴求真实的沟通依赖。手机交往的虚拟特性为个体沟通的隐私性提供便利,使个体能够更真实并无顾虑地说出自身的感受。然而,沟通无不指向理解,虚拟式的沟通在为个体更加随性的表达提供便利之时,也使个体遭遇交流困惑,渴求真实的了解更成为大学生手机虚拟交往中内在性的追求。同时,手机更成为大学生中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文件传递、口耳相传等传统交流形式却难得一见。而当以手机为主的沟通方式一旦出现问题,学生又无不怀念准确与稳定的传统交流形式。
2.自得其乐却试图脱离的功能依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手机软件的丰富,手机游戏、手机视听软件等极大地拓展了手机的定义与功能外延。当丰富多样的手机功能满足学生个体对时间消遣之时,却又使学生感到其功能多样的自我危害。由此,自在其乐与试图脱离手机功能依赖使学生个体遭遇自我认同的现实恐慌。
3.追求个性却时刻模仿的品牌依赖。现代社会中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成为集体共识,追求独立个性成为学生自我价值选择与自我外表装扮的重要意识。然而,在此种追寻过程中,却显露出现代主体性的自我缺陷,即无不在模仿。
沟通依赖、功能依赖与品牌依赖,三者简单看来是大学生对手机使用的不同状态,更深刻反映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内容与全新工作。继续强化学生对手机的沟通依赖,易于造成“人——人”交流方式的弱化,更深影响思想教育中主体的缺场;不经意的功能依赖,使学生长期处于自得其乐与自我满足之中,容易造成学生群体的分散化,助长消极的散漫情绪;不经引导的品牌依赖,容易造成学生对物质的过分依赖与相互攀比,可能引起学生关注中心的偏离。由此,基于手机依赖的三种角色,要及时有效地改进教育管理与方式,消解大学生手机使用中的不良依赖,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消费观与使用观。

三、消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可行之为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消解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一方面在于降低信息沟通中的手机角色,继续巩固“人——人”的信息沟通方式,另一方面在于关注学生内在的生活世界,注重交往过程中的意义生成,即从信息传播走向共享意义。
1.走向信息沟通的多样化道路。当前,以手机短信为主要形式的信息发布机制已广受认同。在此种行为道路之下,消息更多成为提醒,而不是共享与理解,由此使消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误解、传言的源泉。走向信息沟通的多样化道路,旨在降低信息发布与沟通过程中对手机短信的过度依赖,以巩固传统信息传播载体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信息发布的途径,使信息发布更加准确、迅速。在实际工作之中,一是要继续完善传统公告板等形式的信息发布平台,使信息接收者更加准确、完整地接受信息;二是继续巩固班会、小组会等“人——人”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信息发布者与信息接收者直面互动,从简单信息接受走向主体交流;三是降低手机作为信息接受终端的使用频率,使大学生尽可能地减少手机使用频率,从而降低对手机的过分依赖。
2.走向意义共享的生活世界建构。走出手机依赖,重新确立主体往,最终意义在于形成意义共享的生活世界,即有秩序的生活环境。在具体工作中,一是注重主体价值与摘自:毕业论文选题www.618jyw.com
主体间交往,使个体充分认识自身在交往行为中的地位与意义,从而消除交往虚拟化的随意风险;二是注重主体间的交往,以理解为核心的交往有利于个体间的意义共享与意义生成,从而降低交往中的价值冲突。
总的看来,现代社会对手机的过分使用从交往的工具合理性出发,降低了交往过程中的目的合理性,看似富含个性的手机依赖角色却无不体现对个体生活世界的肆虐,造成了交流中的主体缺失与意义旁落。由此,走向意义生成的交往过程,实现主体性的内在交往,保持交往中的意义规范与行为正确,需要走出手机依赖的现代技术窠臼。坚持信息沟通的多元道路与意义共享的生活世界建构,有助于重新确立交往中的主体角色与交往的主体间性质,从而实现个体交往的有序与规范。
参考文献:
[英]詹姆斯·戈登·芬利森著,邵志军译.哈贝马斯[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视域的新拓展——评《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
责编:赵东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