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我见小学阅读教学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4-02-28 点赞:20837 浏览:9456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从自身的经验世界、内心需要出发,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作品内容,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情感,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读出新意。

一、诵读感悟,走进文本

语文学习重在培养语感,而语感的培养最主要的渠道就是读与背。如今,许多语文课堂几乎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了,没有了学生对语言品味之后的会心一笑——文本成了一种摆设。不读不背不积累语言,难怪学生无法写出好文章。在“课标”的引领下,我们的语文课堂要重视“读”,并且要真正的读——用眼看,用嘴读,用心想,读出感情,读出形象,读出感受……诵读适用于任何文体。
以自己的反复诵读走进文本,是语文学习意义上的语感图式的丰富与深厚。诵读课文,感悟课文,想象场景,走进角色,体会情感。学生自然就走进了文本。

二、创设情景,走进文本

语文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愿望。无论是教师的导入,还是多媒体的直观演示,都是在为学生学习创设情景,为学生的感情积淀奠定基础,这不仅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前提,更是学生产生语感的关键。
《小镇的早晨》是一篇淡雅清丽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笔调描绘了水乡小镇特有的风韵。课文通过描写小镇“恬静、热闹、紧张”来抒发作者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要想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产生情感的共鸣,如果教师仅把逐词逐句的分析强加于学生,学生的理解只能停留于表面,无法走进作者的心灵,体验作者的感情。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听一听优雅的钢琴曲,让学生的内心激荡起水波不惊的漪涟,起到曲调未成情先行。紧接着笔者又借助多媒体画面,让学生亲眼目睹小镇“恬静、热闹、紧张”结合于一体的和谐自然美。
学生欣赏着一幅幅美的画面,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来到江南。这样有了感性的接触,自然而然就有了抒情的。再学课文时,文字不再是简单的文字,它可能是一幅画,一个镜头,一种朦胧美,也可能是学生自身的一种感受与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朗读时才能捕捉到与课文有关的情景,再现表象,从而进一步领略文本表达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学生学习时有了感情的投入,不仅兴趣盎然,而且产生了亲近自然,感触美好生活的。这种对语言的感悟虽然是朦胧的,但不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借助已有的表象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自己建构与生成的,是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把感悟落到了学生的实处,学生读起文本来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了。

三、教师评价,有针对性

教师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好就说好,错就是错,有缺陷就要改进,并告诉学生如何改进,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或朗读应该给予正确的评价。
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小女孩的悲惨生活,请学生朗读“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假如一位学生读得非常投入、非常正确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评价:“你的领悟力真强,能抓住‘拖鞋’‘一向是它妈妈穿的’体会小女孩生活的悲惨。”这样的评价就非常有针对性。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还对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做了肯定和诠释。带领学生走进了小女孩的内心:悲惨!自己没有鞋,寒冬腊月出门,穿的是拖鞋,而且还是妈妈的大拖鞋。假如一位学生读得不够投入、不够正确,还需要再加深理解的话,这时教师就可以中肯地给予建议性的评价。“你再读一读这句话,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有同样的感受?”“你真聪明,能从小女孩脚上穿的拖鞋体会她生活的悲惨,可是今天是大年夜啊,小女孩的家人为什么没有叫她回家过年呢?”从文本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善意的指点,才能真正触拨学生的心灵之弦。让学生与文本人物共舞,让他们彼此的心齐飞。

四、品词析句,潜心会文

引导学生抓住精彩词语,感悟课文内涵,应启发学生联系语境,在一句话、一段话、整篇课文中读懂、读透,使读书真正成为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伴和教师对话、与自己生活经验对话的过程。
教师要牢牢抓住言语,品词析句,才能使文本根深叶茂。语文教师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并将自己品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以细读词语为例,我们应当反复琢磨、体味隐含在词句中深刻的意义。如《老人与海鸥》中,“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一个“放”再加上放的是“饼干丁”,不是“扔”“饼干丁”,也不是“放”“饼干块”,一个“放”字一个“饼干丁”,多形象啊!完全把老人照顾海鸥的无微不至,对海鸥那无私的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再如“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这句话是说只要谈起海鸥老人眼睛立刻就生动起来。“立刻”一词本来是形容时间极快的,用在这里很准确的写出了老人谈到海鸥很快的就有了精神。立刻用在这里写出老人眼神的变化之快,那都是因为谈到海鸥。

五、交流感受,丰富情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学生千差万别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认知方式,决定了他们对文本丰富内涵的理解是多元的,决定了他们读书对话过程中的感受不同。在学生个体充分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独特的感受,不仅仅是尊重差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在交流中产生“碰撞”。在这种“碰撞”中,增强语感,丰富体验,升华情感。
语言是丰富的,是活性的。让学生从不同方位进行感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生本之间进行了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从而进入语言的最深层,探究一词多义,感受语言的丰富色彩。

六、抓住关键,引领感悟

由于认识水平、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局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常有偏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618jyw.com
颇。不知从何处感悟,不知该如何感悟,面对文本学生常有“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迷惘。消除这种迷惘,教师要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章。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不仅能提高小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丰富小学生的语感,拓宽小学生的词汇空间,增加小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不容忽视。所以我们要搞好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为一个人的终生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546100广西来宾市兴宾区第四小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