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浅谈浅谈高中生物课堂讨论

更新时间:2024-03-11 点赞:30754 浏览:14286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教师认真选择讨论话题,预见性地管理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使课堂讨论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课堂讨论;核心问题;真问题
课堂讨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从对话到讨论广泛穿插于生物课的课堂教学之中。有效的课堂讨论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同时又有利于教师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课堂教学。那么,什么样的课堂讨论才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目的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一、关于课堂讨论内容和讨论结果的预见性

1.要选核心的、真的问题组织讨论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而且现在班额一般都较大,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所有教学内容都纳入讨论之中。需要讨论就讨论,不需要讨论就不要讨论。全看学生有没有这种心理需要,讨论有没有实效。
(1)选核心问题讨论
例如,生物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节(人教版)讲到生态系统有绿色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这只是简单的生物学事实,无需讨论。要讨论的是为什么把它们分别称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划分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划分有什么意义?这是生物学原理,指向物质和能量的流通渠道。另一问题是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研究,要讨论的核心问题不在于食物关系的连线,而是是否所有的生物都在一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之中。这说明自然界生物相互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以及给了人类应该保护周围环境的一个启示。这不是对生物学事实的简单罗列,而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应用,单纯的生物学事实或现象无需讨论,所要讨论的大多是生物学原理、法则、规律、应用等层面问题。(这需要认真分析教材再确定)
(2)讨论真问题
真问题指的是学生确实不明白而想弄明白的问题,他的发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也就是说,真问题是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而不是教师布置的问题。教师应当是小组合作的服务者,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师不能把小组合作变成公开课教学中展示自己水平的工具。通过学生讨论,教师有组织地选一些有代表性问题的同学发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

2.讨论的预想差异

讨论是为了听到不同的声音,以便互相启发,若众口一词,那就不是讨论了。教师发现学生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或不同思路的时候,组织讨论效果较好,意见的反差越大,越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学生对讨论的专注能超过几分钟,说明讨论是有意义的,当感到学生的参与率下降时,即可终止讨论。当小组代表提出意见和见解时,教师要用一两句话点评。教师也应深入各组中,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并用语言、眼神、微笑等给予鼓励和认可,教师还要善于观察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随时记录学生的一些新观点,及时捕捉他们思维的火花。

二、提升学生的讨论素质

教师要有意识地、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讨论素质。例如:怎样用概括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怎样用源于: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组织充分而又有说服力的材料来证明观点,反驳不同的观点时要以理服人,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讲述。自己不要谈论过多,要让同伴有插话的机会;思路要清晰,避免不着边际的谈话;要以放松的心表述自己的观点,克服在公众面前谈话的畏惧感,体验成就感。
讨论是互补互助的过程,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同时也是知识生成的过程。有的同学总是以“独立思考”标榜自己,则只能是自大保守,有时对学习有很大的反作用。学习不仅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与别人合作的能力,讨论问题就是与别人的共同学习。
总之,讨论是一种学习、思辨、训练的过程。通过讨论可以使参与者的思想深化,并能使其思维清晰化、条理化。有效的课堂讨论能使学生在课堂讨论过程中质疑、深思、感悟、论辨,广泛交流、深层思考,理清思路,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 山西省吕梁职业中专)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