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班级管理班级管理中因“群”制宜

更新时间:2024-04-04 点赞:5954 浏览:1913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本文从三则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案例,引发对普遍存在的非正式群体的思考。区分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厘清不同的影响,因“群”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策略,这对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大有裨益。
关键词:非正式群体;班级管理;中学生
中学生非正式群体是班级群体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存在,是学生人际交往的结果,它具有不同的类型,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这就决定了班级管理需要因“群”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策略。下面以笔者接触到的案例谈谈思考:

一、非正式群体的案例和分析

案例一:上学期末,派出所要求我校初中生陈某、朱某、杜某、周某配合调查一起社会打架事件。经深入了解后发现四个男生形成了一个“小群体”,整天形影不离,或者课间开玩笑,或者课下打篮球,放学以后集中逛马路、玩游戏、小聚餐。此次,陈某的社会朋友王某与社会青年刘某因小事出现矛盾并打架,这些“小群体”成员不问事情真相群起参与围殴。
案例二:已经是期末备考的最后阶段,同学们都在紧张复习,结果下午第一节五个男生还在操场上打篮球。经班主任调查了解,原来是课任教师外出开会,有些同学趁机打篮球,班主任很生气,一查五个男生都是该班公认的以篮球健将王某为首的“小群体”成员。
案例三:班上有几位女同学学习成绩很好,彼此互为好友又互相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班主任便私下找了几个比较上进的学谈话,说学应该更好,认真起来更出色。学为了扳回面子不甘示弱,经过努力提高了成绩。此时班主任又找女同学谈话,说班上的学要赶超,让她们努力。这样,班内的摘自:硕士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良性竞争开始了。
仔细观察我们周围,案例反映的这些群体在中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三、五个或五、六个学生经常凑在一起玩耍、学习、讨论问题……甚至连吃饭也约好一起去,别人却不会加入。这些非“”的小帮派、小集体,即管理心理学的非正式群体,他们有些对班级管理有益,有些则相当有害。区分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厘清不同的影响,因“群”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策略,这对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大有裨益。

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和影响

“非正式群体”是现代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梅奥教授在其著名的霍桑实验中第一次提出来的,是指自然或自发形成的,由于情趣一致或爱好相仿,利益接近或观点相同,以及彼此需要等原因把人们联结在一起,并且依靠心理、情感的力量来维持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自发形成与发展,总会有一定的社会内容,不是简单的表面组合。社会内容的深刻程度,一方面与成员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其社会内容越深刻,年龄越小,其社会内容越浮浅;另一方面与其成员的知识水平、社会成熟程度有关。就社会内容而言,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区别。所以,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可以划分为积极的、中性的和消极的三种类型,也对班级管理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积极型非正式群体表现为小群体的活动目标与班集体的活动目标基本一致,活动的内容、地点、方式等符合组织规范要求。小群体的这种倾向性对班集体建设、良好班风的形成、班集体内聚力的增强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如班级里一些勤奋好学、善于思考、知识面广、成绩优良的学生在互相讨论、交流信息中建立了友谊,这样形成的小群体就属于这类积极型倾向的小团体。如案例三中的求知型群体不但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对于班级乃至学校的发展都是非常好的。
2、中性型非正式群体表现为小群体成员不关心班集体,只关心自己的小群体。这类群体在活动原则上具有一定的摇摆性,群体成员大都不去惹事生非,但也不愿在行动上有积极的表现。班级活动适合自己的口味就参加,反之,则貌合神离。这种倾向型的群体属于情感型群体的占的数量比较多,好多同学,只从自己的小群体中寻找一种归属,而忽略自己的目标任务,这种群体在班级非正式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数量,它的存在有着潜在的危机,像案例二中的篮球“小群体”一定要引起班级的重视。
3、消极型非正式群体一般由纪律涣散、自由散漫、玩世不恭的人组成,时常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众多的非正式群体中,最成问题的要数这类群体。它由一些反抗心理、逆反心理极强的学生组成。一些成绩差、调皮捣蛋、经常受到教师批评或惩罚的学生,或与班级以外有违法行为的青少年有较多的接触的学生,其身后有一些追随者,便形成一种以反抗教师、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为目的小群体。这种群体一旦形成便不隐瞒自己的存在,而且经常是通过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破坏来显示自己。成员多为男生,若有个别女生加入,其影响更加恶劣。群体有严格的“纪律”。消极型群体数量极少,但影响极坏,像案例一中的小群体如不及时控制,对班级、学校危害就更大。

四、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管理

非正式群体现象是教育不能回避的事实,教师随时注意和了解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因“群”制宜,加强教育和管理,是正确组织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
1、树立正确的认识。在教育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对班级中非正式群体存在着三种错误认识:一是不承认非正式群体的存在,片面认为正式群体是学生活动和交往的唯一形式;二是把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完全对立起来,只看其消极作用,无视其积极作用,从而对其严历指责,过分压制,甚至强行解散;三是对非正式群体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由于认识错误,也就很难施以科学的教育和管理,至使班级管理受到极大的消极制约。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认识,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一分为二地看待班级中的每一个非正式群体,根据其在班级中的不同表现和影响,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
2、不同的类型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对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大力支持和保护,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之在班上
的影响得以巩固和扩大;对中性型的非正式群体,要加强引导和督促,使之向积极型群体发展、过渡;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教师要主动接近他们,与他们建立感情,加强监督管理,还要针对其成员的思想差距进行分化瓦解,妥善地将其解散。要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防止其破坏行为的发生。对已发生的破坏行为,既要严肃处理,又要帮助教育,决不能放任自流、漠不关心。
3、充分利用和发挥核心人物的权威作用。在班级各类非正式群体中,一般都有一个核心人物,其成员对其往往是言听计从。如果他赞成和敬佩教师的教导,就可以带动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班级的各项活动,反之,则可能要干扰班集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调动核心人物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群体中的权威力量,这对于激发他所代表的那个非正式群体的所有成员的热情和干劲,组织和形成坚强的班集体具有重要意义。
4、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对班级中学生非正式群体,特别是消极型群体的教育管理,除了要充分发挥班集体和学校的影响作用外,还应深入细致地做好家访工作,取得家长的有力配合,同时也要密切联系社会各教育机关,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从而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成长。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