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要把小学语文阅读课要把读贯穿始终

更新时间:2024-02-27 点赞:5377 浏览:155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326-3587(2研究生论文www.618jyw.com
013)10-0079-01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阅读课要实现这个目标,要把读书放在首位。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学习语言,在读中感悟写法,在读中体会情感。以下是笔者在阅读课上的几点做法:

一、初读,了解内容

在教师情景导入之后,让学生初读全文,对全文有一个总体认识,形成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读书时,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不动笔不读书。在初读的时候,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内容,还要做一些记号。如:用横线画出生字词,用曲线画出中心句,用其它符号画出不理解的词句,结合注释或利用工具书在旁边写上意思。课上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直到读得正确、流利才能进行下一步学习。

二、精读,学习语言

教师根据本板块的主题和课文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读相关段落,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如:学习《鸟的天堂》一课时,学生了解了鸟的天堂是一株大榕树,那里有许多鸟,教师进而问:“那是一株什么样的大榕树?有哪些鸟?”学生找到相关段落读一读。读之前问:“这一段你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引导学生读书不仅正确、流利,还要有感情。学生通过读描写大榕树的段落,学习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这株茂盛的大榕树,从中体会到了静态景物的描写方法。而读过描写鸟的那几段后,学生知道了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描写了大榕树有许多鸟飞来飞去的壮观场面。读中激发了学生爱鸟、护鸟的热情,还体会到了动态景物的描写方法。

三、品读,体会情感

首先,我们在读文章时,要抓住文美之处,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其景色的美丽。如:《第一场雪》,作者将下雪后的壮美景色写得优美。引导学生找到相关段落或句子来读。使学生在欣赏、品味的同时,学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使教材、教师、学生三位一体,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其次,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的点睛之处,指导学生朗读,领悟文章的神韵。如:《登山》一课,登上山顶这个自然段,应指导学生反复品读、感悟。教师问:“列宁与巴果茨基来到山顶,看到的是怎样一番情景呢?(电脑播放录像)说说你的感受?”通过学生齐读、比赛读等多种读法,体会到了列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有利于学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培养了正确价值观。

四、赏读,享受快乐

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真正享受读书的快乐必须学会自己读书。因此,在学完某一篇课文之后,我会让学生去欣赏本课节选的那本书,或者推荐本文作者另外写的一些好文章,来加深对本课的理解和对作者的认识。如学完《快乐王子》童话故事之后,我让学生找王尔德的童话来读一读。学完一单元课文之后,我会带领学生到语文课外读本上找出与本单元相对应的课文进行阅读。如学完“父母之爱”这个主题单元之后,我引导学生去读《母亲的存折》和《拐弯处的回头》,学生对父母之爱有了更深的理解,读书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读书乐在其中。
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认真研讨教材,在教学中能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深、读透,领悟文章精华,感悟作者思想,升华情感,学生就可以读出情感,读出思想,读出境界,读出快乐!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