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美育没有美育教育是不完全教育

更新时间:2024-01-17 点赞:29039 浏览:13326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在情感,使他们去真切地感知课文美的所在,就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愉悦。
关键词:感知;发现;鉴赏;创造
1003-2851(2013)-09-0125-01
别林斯基说:“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强烈浓郁的抒彩和优美深邃的意境,这些无不蕴藏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因此,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在情感,使他们去真切地感知课文美的所在,就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愉悦。

一、在观察中感知美

美,隐藏在万事万物之中,在平凡中,我们只有细心地观察、观察、再观察,才能充分地感知它的形体美、线条美、色彩美。现代作家刘白羽先生曾经说过:“要学会观察生活,要锻炼敏锐的观察能力,高尔基形容契诃夫的眼睛像镜头,我们就要锻炼有这样的一双眼睛才行。”语文课本中,配有众多的插图,它既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好助手,又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时机。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利用彩色挂图、投影、录像等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从多方面作出辨析和判断,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并由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发出内心的赞叹,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在总体上感受审美对象的美。教师在执教《花钟》时,应先引导学生观看课文中出现的各种花及花钟的样子的录像,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从总体上感受花的美丽、花钟的神奇。由于创设了审美的情境,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情不自禁地被课文吸引,进入美的境界。

二、在实践中发现美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语文课开展一些内容丰富,情趣盎然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法国著名的雕刻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机盎然、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为美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语文课上,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四季的变化,倾听小草的诉说,引导学生走入艺术的殿堂,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佳作,体现其中的情感,感悟作品的底蕴,让学生走向社会,去发现社会生活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如《风筝中专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一课,是记叙儿童们放风筝的欢乐的情景,写得很美。但学生不一定有放风筝的经历,因而就不能充分领略文章所表现的情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先组织了一次放风筝的活动,然后再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就可以凭借亲身经历,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结合课件,在脑海中浮现各种造型奇异、色彩斑斓的风筝,或翩翩起舞,或互相追逐,由此产生更多的美感。

三、在比较中鉴赏美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俗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闪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在现实生活中,既有美的事物,也有丑的事物。语文课中经常同时出现一美一丑的两种事物或现象。教师应抓住它们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美与丑,善与恶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例如《陶罐和铁罐》一课,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两次的对比:一是把爱夸耀自己坚硬、鄙视他人的铁罐与谦虚、礼貌、大度的陶罐比一比,看谁的行为美;二是将陶罐与铁罐的优缺点进行对比。这样的对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四、在想象中创造美

小学儿童正处于富有想象力的年龄,我们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的、无拘无束地展开神奇的想象,创造出自己喜爱的美好事物,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就像开发肥沃的土地,教师应当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翱翔。如《望天门山》一课,诗人李白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一首诗就是一首优美的歌,一幅美丽的画。教学时,一边引导学生读,一边展开想象,把文字描绘的内容变成形象的画面,以深入理解诗的意思,欣赏诗中所描绘的美妙的意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观点,成为有智慧的感情丰富的一代新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