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几个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美术教学时有着几个误区

更新时间:2024-02-29 点赞:5479 浏览:1278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美术教学中,欣赏美术作品主要依赖人的视觉进行,而多媒体课件在信息量和视觉冲击力等方面都比课本图片强许多,因而它能对欣赏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由于多媒体课件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因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美术教学时,一些教师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
误区一:过分追求信息容量而脱离教材
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学科的知识涵盖面广而课时少,因而每一节课的教学信息容量都非常大。比如教材中《 中国古代书画(二)》这部分,包含的内容涵盖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传世的作品千万件,这些让专家们一辈子都研究不完的内容,要在两节课内分门别类地将花鸟画、山水画的艺术特征予以分析,同时还要对相关代表作品进行欣赏,这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一些美术教师误认为,既然是欣赏,就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就应该给学生看更多的美术作品,了解更多的画家。怎么办?正好网上充斥着大量的美术图片,直接下载,把它们尽量地搬到课件中去就行了,美术教材自然就弃置一边了。于是,一节课下来,单是欣赏和解说的图片,就有三四十幅之多。结果学生在“狂轰滥炸”式的课堂上感觉是听到和看到了许多内容,但哪些是重点、难点却模糊不清,无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对他们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要纠正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要认识到我们可以找到的美术作品,学生同样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轻易获取;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去读懂作品,而不是读多少作品;是授之以“渔”而不是简单的授之以“鱼”,能用一件作品解决问题的,尽量就用一件,余下的就交给学生去探究。
误区二:追求课件的“花哨”而忽视教学活动
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声、光、电等多种信号刺激,因而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授中国传统绘画时,用古典音乐做教学背景确实能渲染一种情境。但是,有些教师总觉得一堂课里面如果没有几段电影视频、几个音乐片段,或者一些精美的图片演示,就不是一堂高效的课。结果有的教师把课件做得很“花哨”,比如把背景图片做得色彩浓烈,使得要展示的主要内容无法突显。这样不仅不能辅助教学,而且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要纠正这个认识上的误区,我们就要学会通过课件以点带面来教学。比如在教学《 中国古代书画(二)》这一节内容时,我紧扣教材,精选荷花的照片和朱耷的《 荷花小鸟图 》等内容来制作课件。课件简朴而实用,通过举一反三,辐射到其他相关作品和理论,概括出花鸟画的艺术特征。同时,我还让学生就黄筌的《 写生珍禽图 》、徐渭的《 墨葡萄图 》、郑板桥的《 兰竹图 》等作品展开分析。这样,既保证了欣赏的深度,又让学生在掌握欣赏方法的同时开阔了视野。由于重视教学活动,教学的效果自然就好。
误区三:通过课件播放取代师生互动
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喜欢将整个教学过程预设好,包括要表达的每一句话,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固化。他们认为,随着课件的一页页下翻,教学就会按照预设的思路推进,教学重点、难点将一一呈现,并得到解决。实际上,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就只起到了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起不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同时,由于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这就给师生互动带来了限源于:本科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制。特别是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的背景下,学生往往会提出一些教师在备课时未能考虑周全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由于课件的局限得不到深入的探讨和彻底的解决,造成教学的缺憾。
产生这种认识误区的原因在于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依赖计算机,过于注重人机对话,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课件播放取代师生互动,会使教学活动容易变成单向的灌输模式,使课堂缺乏应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简约的课件有时比精致繁杂的课件更好,因为它能让课堂有更多的灵动性。比如,在《 从心底接触自然 》这一课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①导入提问。问学生“自然界中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你最喜欢哪些自然界的景色,它们跟你有什么关系?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对它们有什么样的独特感受?”②预习检查。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收集的图片,讲解自己对这些图片的感受。③作品欣赏。让学生就相关画家的作品,从绘画构成、表现手法、色彩感觉、表现内容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总结。④拓展活动。布置任务:“你准备用什么样的工具表现画面?透过窗户看外面,自然界有什么样的风景?用手做成方形的取景框,决定一下取景的范围,看看取景框里的世界。”⑤延伸活动。让学生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与大自然合个影”。整节课,精练的课件让我的教学设计得以圆满实现,师生互动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交流,而且还活跃了气氛,使课堂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误区四:完美的课件可以一劳永逸
多媒体课件容量大,表现力丰富,操作方便。因此,有些教师认为制作一个完美的课件,今后无论教哪个班级都会适用,就不用花太多精力去备课,可以一劳永逸了。于是,在制作课件时他们可谓费尽心思:本来写在黑板即可的板书,现在都打在课件内;对于一些提问,也把学生有可能给出的答案提前逐条分列并进行剖析;课件中的文字也以尽可能多的方式变换着自己的形状与颜色……上课时,似乎教师只要轻点鼠标,教学过程便可以标准化复制出来。这些教师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就是没有一个课件是能适合所有班级的。因为不同的班级和学生,他们的特点以及教学情境都是完全不同的。教师如果忽视这些具体情况,用一成不变的多媒体课件去教学,教学必然会偏离方向。
因此,这些教师必须认识到,对于美术课来说,尽管多媒体课件有诸多优点,但是也只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弥补传统教学手段功能的不足,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必要的技术辅助,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去制作课件,并不断改进,才能真正发挥课件的作用。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第六中学,江苏 张家港,215600)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