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试述提高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4-02-10 点赞:21963 浏览:9630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反思课堂教学既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还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本文从课后反思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反思;观念;行为;设计;方法;质量
有的教师走上工作岗位任教才几年,就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喜欢,从而成为了学校的教学骨干;而有的教师教了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教材的奴隶,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同是作为老师,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呢?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很在行,教学质量差都认为是学生基础太差,学生太笨了,教了不知多少遍了还不会,昨天教的知识今天又忘记了,学生不是学习的料子,朽木不可雕也。或认为是家庭教育和社会不良环境等因素所造成。很少或根本没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过程等进行深刻的反思,更没有发现其实这些是自己教学能力和素养导致而成。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双方的信息交流,共同学习的过程。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可曾想到这可能是教师自己对教材理解还不够深,没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没有理清教材内容层次,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呢?其实,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总结反思。“吾日三省吾身”、“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现就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反思教学观念是否适应时展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教师是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科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习惯,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学的过程。但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有不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填鸭式、满堂灌学习,这样使很多学生在学习上失去了兴趣。所以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是否适应时展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在所有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中占据最重要位置的一个因素,如果离开了这一点,其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2.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有效

一个教师按教材内容的顺序准确地把知识教给学生并不难,但要让学生崇拜你、尊敬你,并通过对你的情感转化为对学习产生兴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大部分源于课本内容,对于生活中的很多知识很难理解,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再加上很多家长都是文化水平较低,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大学毕业也是打工,不如初中毕业就去打工。更不懂怎样教育子女,甚至还有很多家长送子女来学校只是为了“养养大,不学坏就行了”。所以如果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的个性品格,成为他们今后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的话,这才真正达到了教育教学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识地思考: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控制好课堂教学程序?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而很少会想到我在学生的眼中到底是什么形象?我与学生相处得融洽吗?为什么学生不喜欢我上的课?问什么学生不喜欢学习?一些教师往往把责任归结于学生,而不敢或不愿剖析自己责任,这样的教师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吗?所以教师应改变陈旧的教学行为,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以适应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要求。让学生崇拜你、尊敬你,通过对你的情感转化为对学习产生兴趣。只有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提高。

3.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合理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和预设,勾勒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取向。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目的,重点与难点,如何依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的逻辑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学生在理解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况,设计哪些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应该有一定的思考和预设。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对这些思考和预设是否考虑到了。教学后,要对实际进程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比较和反思,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及其原因,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

4.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有效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研究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精心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实现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教得好,本质上讲是学生学得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合乎学生实际呢?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有的教师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教师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认识上的问题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有的教师只是一味的设想按照自己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也许学生当时听明白了,但往往是是而非,并没有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课前设计的教学方法,在上课中可能暴露出诸多问题,与原先的想象差之甚远。如能及时地反思,找出“病因、病例”便能吃一堑,长一智,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作为教师,应该对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成功经验、学生的奇思妙想、上课的具体感受、不足之处、败笔所在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与设想,有感则长,无感则短,记录在案,经验加上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只教不思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受益。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只有一边教书一边总结,一边教书一边反思,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收稿日期:2013-09-09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