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课时历史学科教学论实践课时有着不足与解决策略

更新时间:2024-01-13 点赞:7524 浏览:2293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高等师范院校《历史学科教学论》是一门应用教育理论学科,属于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课时中几乎一半的时间是实践课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不论教与学都面临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由于课时调整,减少了本来不多的理论课时,理论讲授力争条理系统且又面面俱到。但是,落实的难度相当大,理论内容的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实践课时的教学效果,实践环节想力争实战但又受许多条件的限制。教学中我对此做了一些总结,也摸索出一些对策,拿出来和大家探讨,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帮助和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为学生到实习学校实习和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
基础。

一、教学环境

1.问题
无法提供实战的真实教学环境,只好模拟实战的教学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的创设对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提高以及学生学习兴摘自:毕业论文结论www.618jyw.com
趣的培养都十分重要,大学课堂的教室、大学的同班同学、大学的班级管理及教学管理、大学的知识水平等,这一切都使模拟说课、备课、上课、评课的同学感到无形的心理压力和不适应,特别是互动提问时的问题对回答者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还要“装模作样”去回答,去“懂装不懂”,双方都觉得有点滑稽,无形中影响到学生讲课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问问题,问题回答,完善内容,导入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比较受同学欢迎的讲故事、猜谜语以及分角色表演等,课堂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如,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时,课前我剪辑了《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并播放,想把学生带入那个时代,接着出示曹操画像,问:“历史上的曹操真是一个阴险奸诈的小人吗?”由于听课学生对曹操的了解要比中学生全面具体得多,所以激发不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影响教学效果。
2.对策
应对的办法就是模拟,并且要坚持多模拟锻炼。在模拟时最大限度地彻底转变角色,换位思考,转变身份。但是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和提问问题的有效性仍然难以把握。学生经常说假设下面坐的是中学生而不是大学生,假设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是中学生的阶段,那么就会自信倍增、潇洒许多。告知学生如果这样的课堂你都能够驾驭并且挥洒自如,那么面对中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方式观摩教学,通过网络观摩优秀教师的视频课例,如纪连海的《通过清明上河图看宋朝人的生活》,被称为“史上最牛的中学历史教师”老师的上课录像,看完以后也可以组织学生模仿,比较一下效果,认识一下模拟和模仿的区别。教师仍然需要在现有条件下耐心组织学生模拟试讲。

二、教学时间

1.问题
课程教学的实践课时时间过少,根本满足不了学生锻炼的需要。由于以上限制,模拟教学的时间长短不好控制,既想充分检验学生的真实教学水平,又不能让每一个同学都自由发挥。实践中看到最长的一节课用了70多分钟,最短的用时十几分钟,差别巨大。中学课堂一节课通常为45分钟,既不能满堂灌,又不能放任自流,怎样游刃有余又收放自如?超时又不好意思中途打断,不够又不能让学生一直站到下课,说课(教学设计)的时间也不好控制,出现过讲课时间少于说课时间的现象,往往是用时过短,无话可说或抓不住中心,怎样尽量多说又抓住中心?因为按照计划的时间内有说课、讲课、评课几个必备环节,不少同学为了赶时间匆匆忙忙结课,不能真正反映真实的教学状况和教学水平,评课时也就比较空洞,往往无具体内容可评。抓不住新课程的要求和重点,如对新课程的课程资源观把握就不到位。
2.对策
希望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实践课时的课时量,不是通过大幅度减少本已捉襟见肘的理论课的课时来相对增加课时。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语速快慢微调时间,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语速适中,使学生听起来舒适又清晰,也可以通过内容灵活调整、互动调整,要有耐心,最好在讲课前预审查,说课练习由易到难、由少到多,一步一个台阶地循序渐进。内容应宽备窄用,不管是超时还是时间不足,都应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要对说课、讲课、评课时间上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分配,最好的方法是增加实践课时,现有教学时间很难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达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因为我觉得说课、备课、讲课、评课四个环节都十分重要,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轻视。一般建议说课15分钟左右,讲课30分钟左右,这样当堂评价说课和讲课效果的目标就实现不了,只好拖到下节课。虽然课间休息时学生有了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但是不在的现象较常
遇见。

三、教学内容

1.问题
教学内容的深浅、难易、宽窄程度不好控制,想要深入浅出,有时却适得其反。常把初中和高中的课讲得介于两者之间,让初中生感到有点难,让高中生感到有点简单和重复。甚至有同学把高中的课讲得像大学的课,因为自己就是大学生。课程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不能有效落实,特别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好具体落实,对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把握不到位,评课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胡子眉毛一把抓,让同学自由选课还是指定一节课大家共同来讲,共同来评?主要是时间问题。面对一标多本的教材现状,不少学生常常困惑,不知道究竟选择哪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据。
2.对策
熟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各种版本的教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各种版本的教材,更要熟悉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过渡、衔接,不能讲初中课程时越俎代庖,把高中内容基本上讲解到位,更不能讲高中课程时简单重复,想当然地认为某些内容学生已经掌握或没有掌握,要调查了解,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自由选课与指定一课要兼顾。说课时既要面面俱到又要抓注重点,同时还要有自己的特点和亮点,强调一定要注意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做出科学的分析。评课时沿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值得学习的、建议改进的、如何改进,并且前后尽量不重复,前期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侧重于发现值得学习的内容,然后过渡到侧重于建议改进的,并且一定要说出自己的改进建议。重点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情况,如:激动、骄傲、自豪、高谈阔论等等。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方法要灵活多样。内容可以重新整合,条理也可以再梳理。照搬照抄书上的内容是最没有创意的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双导师制的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术共同体的真正建立,必将为师范生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帮助,也必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使高校对师范生的培养尽量减少甚至避免“纸上谈兵”和“闭门造车”,使高校师范生的培养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注:本文是2012年河南省课程教育改革项目“初中历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个体、群体与专家引领关系的理论与实践”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 河南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