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培养学生注重不足探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书写

更新时间:2024-02-24 点赞:6505 浏览:1828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保护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培养;学生;数学课堂;探究问题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创设问题探究情境、激发问题探究意识、确定合适的探究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中学时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高峰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某门课程的枯燥,自身的不感兴趣,教师教学语言的单调及手段的单一等因素而不愿开动脑筋、
积极思维,从而致使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得不到培养和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的问题探究情境。
例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课,这样引入:今天,我们就从“边”入手吧。三角形的三边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能用你手中的学习用品搭配出三角形吗?看上去粗糙却便于学生动手操作,信手拈来,无须准备。是在自然状态中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实际问题中的现象来抽象数学问题的初始问题。它的实际意义就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任意三根木棒组合能否首尾顺次相接构成三角形?从而巧妙地在学生头脑中植入这样一种观念——‘一切数学问题来自于你的实践,来自于你的生活’”。而这是最能激发探究原动力的。

二、营造氛围,激发问题探究意识

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这是问题探究意识的表现。要把学生具有的潜在探究意识得以表露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要保持师生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现个性。有了这样的适宜环境,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就可以获得充分发挥和显示,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就会层出不穷。

三、确定合适的探究内容,让探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问题探究教学是让学生去探究问题。一个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就可以加深理解。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探究,所选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宽度、深度和拓展性。从思维角度讲,所选内容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问题探究要有理性的挑战性

所谓理性的挑战性是指通过思维加工、实践活动等过程才能够解决。实践证明,问题探究越简单,学生的兴趣越低,问题探究太难,学生的兴趣也会降低。真正具有理性挑战性的问题探究,会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检验自己能力的强烈。
例题:
(1)如图,以△ABC三边向外分别作等边△ACD、△ABE、△BCF,判断四边形ADFE的形状。
(2)在(1)中,是否存在平行四边形ADFE?若存在,写出△ABC应满足的条件;若不存
在,请说明理由。
(3)△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FE是矩形?
(4)△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FE是菱形?
(5)△ABC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ADFE是正方形?
解析:
(1)(2)这些问题的探究对学生来说具有理性的挑战性,而且问题的探究具有层次性,前一个问题的探究是引导学生进行观
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深化,在思维得到深化的基础上,学生就会提出(3)(4)(5)要确定四边形ADFE的形状,△ABC应满足什么条件?等问题探究。

2.问题探究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关

对于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亲身经历过,所以,当教师提出这些问题时,他们就会跃跃欲试,想学以致用,就能起到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同时,问题探究与学生的熟悉的生活经历越接近,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如,讲“正多边形和圆”时,指出正多边形有无数种,哪些正多边形可以用来设计铺地的美术瓷砖?学生开始积极讨论,因为周角等于360°,所以,用正多边形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满地面的条件是:围绕每一公共顶点P的各角之和等于360°。通过计算得出:用一种规格的瓷砖铺地,只能使用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三种。
这样的问题探究贴近生活,学以致用,既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同时,对启迪学生关注生活实际很有益处的。因为问题探究的来源主要来自于生活与实践。

3.问题探究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问摘自:毕业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题探究具有鲜明的功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灵活性,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
例题:已知如图,点D、E在线段BC上,AD=AE,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图中存在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所添加条件为__________。你得到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是__________。
这是一道条件和结论都开放的综合问题,可以充分考查学生对几何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证明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它改变过去的传统模式,鼓励探究,关注过程,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发散性有较好的作用,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探究过程,教师要适时引导

问题探究教学并不毫无顺序的,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我们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行合作学习。强调自主探究的同时要注意老师的适时引导作用。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即要注意全体学生的普遍问题,又要加强对个别学困生的指导,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学情的了解上,再加以思考,教师是否应当介入,什么时候介入,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如何调整,哪些问题需要调整,教师要及时作出最恰当的选择。

五、要鼓励学生的非从众思维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非从众思维、不要轻易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非从众思维可能表现为非逻辑性思维,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都很重要,对于科学家来说,非逻辑思维可能更为重要。很多科学发现都是非逻辑思维的结果。
总之,问题探究活动是否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在探究中,教师是否科学、积极地引导,是否真的“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取得探究成功的关键。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