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武术武术文化在学校教育中传承及现实作用研究

更新时间:2024-01-28 点赞:7644 浏览:2398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009-9328(2013)10-000-01
摘 要 从文化发展的视角对中国武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揭示出中国武术在教育领域侧重于技术的继承和创新,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问题。文化传承比技术传承更重要,应注重文化传播的新理念和强化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强化文化意识,既顺应了当前社会对传统文化合理开发和传承的潮流,也是面对全球化浪潮彰显民族文化自身特性的需要。
关键词 武术文化 学校教育 传承发展
中国武术是华夏子孙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用智慧创造出来的璀璨文化瑰宝,它演绎、传承着东方文化的神奇魅力。这种文化是优秀、伟大的,更是中国所特有的,是民族文化不可复制性特质的有力佐证。武术教育是我们继承和发展武术的重要途径。

一、武术教育的肇始及发展

在1915年4月天津召开的“全国教育联合会”第1次会议上,通过了北京体育研究社许禹生等提出的《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议案。教育部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至此,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武术,正式进入学校教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们更多地搬用苏联体育模式,这无形中加速了“武术体育化”的进程。在百废待兴的年代,虽然武术一度成为最流行的健身方式,广播操和太极拳也成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主要手段。但此时的武术教育的出发点仅仅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得到身体上的锻炼。为了弘扬民族文化,1979年发出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但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抢救中,我们看到的是变味的武术。到80年代后期,为培养武术专门人才,很多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都设立了武术专业和武术系;在1983~1986年的武术遗产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开辟了武术学术研究新领域,数次全国武术学术论文研讨会,引起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二、开展武术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维系武术的传承命脉

中国武术所展现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武术得以传承的根本,是维系武术在教育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命脉。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强大文化竞争力的民族很难说是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任何民族文化的断裂,必然导致这个民族的衰退。而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复兴,只有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定的份额,才有可能成为文化大国。中国武术的传承离不开文化,文化是核心、是命脉。从武技到中国武术,文化贯穿始末,武术的成长和发展无不流淌着具有民族情结的文化“血液”。
武术教育在家族式的口传心授教育模式下之所以能够形成牢固的传承链,与传承人与被传授者的文化选择有很大关系。作为师傅,他首先对本门派的先人负责,对后世的徒弟负责。所以他能以口传身教的形式给徒弟做出榜样。而作为徒弟,师傅如同父母,如影随形地陪伴左右,宗亲关系、观念时刻牢记于心。儒家文化中的尊卑、重德联系着两代人的思想,强化“文化意识”就是在当代武术教育中也灌输着这样的一种文化理念。

(二)彰显塑造民族身份的功能

在众多的项目中,没有任何一个项目能像武术这样有如此的文化品格。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叶坦研究员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体现为其民族精神。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简单说来,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中国武术以它独特的身份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积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结,述说着炎黄子孙的剑胆琴心。这一切都归结于文化的力量。因此,在教育中武术至始至终都是区别于任何一种外来学科。因为武术同样具有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的属性。

(三)体现武术教育的教化功能

武术不仅仅能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筋骨,塑造康健的体格,而且也能内外双修、修身养性,使心理和精神上得到升华。“概括地说,中国传统的体育观无不受中国哲学的影响,而中国哲学又存于儒家、道家和释家之中,儒家讲‘修身’、道家讲‘清心寡欲’、释家讲‘超尘’,无论是出世之学,还是人世之学,都体现了两个字:修炼——身心并练”嘲。武术之所以能表达内涵化的思想修为,其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丰厚中华文化的武术,每招每式都散发出文化的气味。武术是一种有形的身体教育手段,但潜藏在载体中的文化,所表达的却是无形的教化。
学校武术教育是一个严肃而又常新的话题,传承中华武术,学校武术教育是前沿阵地。建设体育强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树无根不可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没有自己的“根”,也不会有多强大!“与传统文化割裂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武术可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体育强国的根,必须要大力实施武术教育。武术是中国的特有传统文化品牌,建设体育强国必须发挥中华武术的重要作用,实施武术强国战略。而中华武术的发展,学校武术教育则是基础,为此,必须加快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郭玉成.体育的武术与文化的武术[J].博击(武术科学).2007(05).
桑全喜.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历史嬗变与现状[J].体育文化导刊.2007(03).
[3] 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08).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618jyw.com
[4] 岳天明.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及民族教育[J].青海民族研究.2006(01).
[5] 邱丕相,戴国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04).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