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萃取萃取

更新时间:2024-03-13 点赞:2712 浏览:98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萃取是种化学提取法,它利用某物在不互溶的溶剂中溶解度差别较大的原理,选择性地让它在某一溶剂中富集的过程。解读萃取的内涵,我突然想到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我发现,这本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竟然也能借助一个“提取”的切口挂上钩。
什么叫非连续文本阅读?就是读那些偶然出现在一起的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阅读这些并进行相关说明、解释和讨论,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我发现,在线班级以及群中师生的对话,常常会依赖于这种阅读。然而当我们认真聚焦时,却又发现学生的这种阅读是如此蹩脚。
众所周知,连续性文本的阅读,主要是为了知晓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并能在后继学习中,提出看法,做出判断。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更多的却是为了获取、处理、评价以及开发信息,所以,引导学生驾驭阅读的过程、掌握阅读的技能、萃取出关键词,成了阅读的核心价值。
怎样确保成功萃取非连续文本中的信息?首先必须进行完整阅读。在线跟踪几百学生后我们发现,许多人的阅读竟然是残缺的,没有读完就断章取义作出判断!学生阅读数理化文本时出现的大量案例,证明了他们很多人在很多时候不屑于完整阅读。面对文本的非连续性,他们常以传统阅读的经验做出先验性预设,结果得出的判断常常风马牛不相及。你与他们一起回望时就会发现,原来他们刚刚完成的阅读,大多都是跳跃的,信息缺失是导致提取不出关键词的主要原因。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完整阅读?答曰,自小就没有读数学的习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惯。原来,习惯使然!
其次,重字轻图轻数是萃取不到关键词的又一症结所在。许多人(包括部分教师)看图就是看热闹,根本不知道从图中点、线、面、色以及这些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中提取关键词。他们以为,关键词既然是“词”,就只会出现在文字叙述里,怎么会隐藏在图像和数据里呢?这种误判是习惯性误判,是传统阅读造成的情感障碍所引起的。在与500多学生的对话中,我们发现竟然有410多位不愿意读数据表,不愿也不会分析图中点、线、面、色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深一步的调查也发现,原来他们的阅读经验,主要是在语文教师的培养下形成的,其他理科教师多缠绵于“精讲多练”,几乎都淡化了读图、读数,以至于学生面对一些图数时,只能无所措手足了。学校美术教育的不足甚至缺位,更让许多学生望图兴叹,哪里还能在线条与色彩里找到关键词?
不知道怎样集合关键词,并进行整合处理,以至于被文本的非连续性弄乱的思绪,造成了思维混乱,是学生不会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又一表现。从非连续性文本中提取的多个关键词,只有进行必要的集合,才能找到彼此之间可能链接的切口。这些词即使不能相互链接,也可以作为并行不悖的主题词领袖。显然,“集合”是关键词的第一次富集,而寻找关键词中的领袖,是第二次富集,也就是所谓的萃取。
传统的阅读,常常限定遴选的关键词不多于四个,并力保“关键词领袖”是唯一的;而在非连续性阅读中,萃取出的关键词,却经常超过四个,甚至能形成一个词群;而且“关键词领袖”也会不止一个。
显然,这是一种颠覆,能在颠覆里保证阅读的质量,萃取能力的确是我们都要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网上的在线教育。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