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性学习实践探讨

更新时间:2024-02-04 点赞:9371 浏览:3429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实践探讨
摘要:新课程的革新论文网非常重视体验学习过程,体验性学习也已经在我国的小学课堂上得到广泛采用。本文立足于当代阅读教学正在发生的变革,尝试把体验性学习定义为一种学习方式,以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视角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体验性学习进行论述和实践的探讨,以期解决阅读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还学生以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充分获得必备的技能与知识。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体验性学习;影响因素;思索
一、引言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语文的文化特性与特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越来越变成一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方式。这种良好的学习方式,不仅使阅读教学以以往的知识接受过程转变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过程,而且其授课方式唤醒了学生的知识潜能和生命活力,作为一种开放的、自主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学生可以以阅读主体的身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亲历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交往,最终生成情感和作用,以而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体验性学习过程如果运用不当,不仅会严重局限学生的思维,甚至会以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对学生知识的接受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在这种利弊交加的背景下,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性学习过程,不仅具有重要的论述作用,以现实情况来看,也是迫在眉睫的。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体认、内省并感悟教学内容,以而生成情感和作用的过程。它是一种个性化和生命化的学习方式。
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而语文阅读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进展语文能力,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需要认知学习方式的参与,体验性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体验性学习显现了语文的阅读特点、遵循了语文的阅读规律、顺应了阅读课改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种很有必要、效果显著的学习方式。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特点

1.情境性。体验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获得具体的经验,而实践必定是在具体情境中的实践,体验的情境越独特,越真实,越能引发学生的深刻体验,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结构、学习目标和内容创设一些真实的或模拟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
2.实践性。实践性是体验性学习的最基本特征。无论是学习者的亲身经历还是亲“心”感受,都是一种实践,因而它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可以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操作或进行某些科学、社会实践活动和探讨性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他们亲身经历,去体验,以而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产生感知、情感和行为的变化。
3.反思性。学生在体验性学习过程中亲身参与互动,在获得知识和情感的同时还有个关键过程即反思。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有限,需要教师在学生的反思过程中起到抛砖引玉的引导作用,通过新旧知识、情感和对策的比较,发现问题,重构他们的认识,形成他们自己的行动对策和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认识、情感和观念的深化,推动学生学习质量质的飞跃。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影响因素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读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只有阅读实践,使学生形成潜心的内化,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一个动态地生成过程。这种过程,基于学生个人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积累的不同也是不同的。具体而言,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

1.学生的意志制约能力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时会感到阅读材料的枯燥、受到周围同学的干扰、阅读态度的自我否定,阅读行为往往会半途而废或只是表面化,没有真正深入到体验性学习的过程中。要转变这种状态,就需要学生用坚强的意志来制约。同一阅读材料,有的学生因为制约能力不强,读一遍觉得没有什么可读之处,没有一点印象就停下来,等待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回答;然而,意志力强的学生则会克服一切干扰,排除困难,联系自己的知识背景和阅读经验,不断深入到体验过程之中,真正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生成作用。

2.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

一般而言,原有的知识会给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解读带来帮助,然而,有时它也会对学生的解读造成严重的误导。因此,当学生原有知识和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完全一致甚至相饽时,教师应该帮助引导学生确定文材料里与他们原有知识不一致的信息,然后教他们怎样去加工、选择这些信息,使他们吸收新的信息.而不是用错误的原有知识去歪曲新的信息。

3.学生的言语感知能力

言语感知能力通俗的讲即是语感。一般来说,对言语对象的把握越多,对言语对象的形式和内涵感受越深,越能正确判断出言语对象情感的褒贬,对阅读对象的理解和体验就越深。可见,学生的言语感知能力直接影响体验性学习的效果。

4.教师的角色作用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是服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保障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行使自己的阅读主权,努力使阅读教学与学生个人的和社会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以形成、保持和进展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兴趣;同时,教师应当创设健康、积极和合理的情境,组织有适当难度的阅读任务和问题,推动形成内部认知和矛盾并有效地指导他们进行自主的、能动的知识和技能的建构。由此可见,教师是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成果的重要外部因素。

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性学习的举措

体验性学习作为一种最基础、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它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语言情境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展能力、陶冶情感、生成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学生进行体验性习,可以考虑实施如下对策。

1.创设合理情境,营造健康氛围

心理学家探讨表明,人的情感体验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所谓“触境生情”、“睹物思情”就是这个意思。在欢乐的气氛中,人会欢欣、愉快;在悲哀环境中,人则会悲哀、痛苦。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起到一种意化作用,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了解了情感的这一优势,教师就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

2.通过多种品味方式,加深学生的体验

学生阅读文章,就要引导他们去体验语言文字所蕴含的作者丰富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心的交融,情的共鸣,产生难忘的情感经历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语言蕴含的情感,必须凭借语言,在反复诵读和品味中感悟。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集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即使一样,表达出来也肯定是有所差别。因此,在朗读指导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允许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感受、解读课文。学生口诵文字,心入其境,以朗读来倾吐自己的心声,就会读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这时,学生才是一个真正的阅读主体。

3.结合语境,品味语词,巩固学生的体验

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用词都千锤百炼、匠心独运。所以,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性学习应该尤为重视对文本词语的品评体味,一方面注重体验品味能为学生理解知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提高语文知识学习的效率,同时,语文知识的学习,又为学生进一步体验文本、把握作者意图、提升人生境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体验性学习既重视学生的主动体验品味,又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具体来说,品味语词,可以结合具体语境,帮助学生理解临时作用和词语的隐含作用。

4.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找到文本的“空白”,创造意境,让学生主动地将文本与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或补充情节上的空白,意念上的省略,或改组原文的内容,或延续原文的情节,或对原文的某些观点进行提炼升华,以原文引出新的见解,进而使学生的想象形象、生动、具体,学生得到的体验也更深刻。

六、对语文阅读教学中体验性学习过程的进一步思索

随着语文课程革新论文网的深入,体验性学习作为一种探讨型学习方式逐渐在阅读教学中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绩。然而,一些语文教师对体验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操作策略和规律等方面的认识上有着论文范文偏颇,体验性学习往往陷入形式,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体验性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一些容易陷入误区的问题:

1、真正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起“学生是语文学习、语文训练的主体”的教学思想,要以引导者、推动者、鼓励者的身份出现,对学生不盛气凌人,应善于倾听,善于理解,善于走进学生心灵。此外,课堂不应成为教师自身训练口才的场所,而是应该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积极互动,成为学生的用武之地。因此,不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方式,就不可能转变教师越俎代疱的情况,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成绩。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使人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讨,并且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它体现为好奇心、求知、探究等,它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最活跃的因素。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手段,以根本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去。

3、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并及时因势利导

在体验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具体而言,除接受学生的正确意见外,教师也不应轻易否定学生的解释和观点,即使有错误也不要直接否定,应通过他的错误推导出显见的大谬大误,让学生自己理解到错误所在,这样才能还学生真正的学习主体地位。

4、把握体验性学习策略使用的时机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体验性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但这并不是要求教师每堂课部用,而应结合具体的情况适当采用。体验性学习只是众多学习方式的一种,它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结合起来使用。
结束语
体验性学习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总体而言,体验性学习是有其实用性和进展前景的。但不管如何,每种学习策略都有它的利与弊,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它的有效性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操作得到证实,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在今后漫漫的教学长途中,我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施茂枝.体验感悟:阅读教学新的增加论文格式范文点[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5(1).
[2]王水生.体验式阅读浅论[J].语文教学与探讨,2008(12).
[3]王显槐、王晓霞、樊海清.语文教育革新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
[4]周春波.谈语文课程的体验学习[J].中学语文,2007(11).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