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提问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

更新时间:2024-02-21 点赞:5813 浏览:206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要正确认识和利用老师的问题,教师应该知道问什么样的问题,如何问,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
【关键词】课堂 教学 有效 提问
我是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自以为博学多才,和国培相识后,才知道沙尘与大漠、小草与绿州、星球与宇宙的真正区别。国培在网络的大舞台上,向我们展示了她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实力,新的课堂教学技能也成了我教学生涯的一盏明灯,时时引领着我在三尺讲台不断开拓、创新,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处绽放出意想不到的智慧之花。下面我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问谈几点体会:

1. 正确认识和利用老师的问题

老师的问题是根据学习任务、学生的实际和自己对课文专研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进入一种疑问情境,激发他们的疑问和思考,按照这种思路,老师的问题应该是"桥",是"梯子",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的线索。
1.1 依据学习进程,利用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最终解决问题。例如,《巨人的花源于:本科www.618jyw.com
园》中,"这可真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啊!忽而春意盎然,忽而寒冬腊月。原先景色美丽的花园,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当巨人面对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进入他的花园,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须说明的是,这样的问题和提法比较适合中低年级的学生,到了高年级,教师可直接问:"巨人的花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小学生,教师提问的出发点应是通过问题将思维的空间抛向学生,让学生来交流,思考,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去动脑筋,这样的问题也才能起到桥梁的作用。
1.2 将疑难问题化成小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把难点分解成一个个学生解决起来比较方便的小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去解答。例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有学生提出"小钱得救了,他的心中一定会充满了感激,你想他会感激谁呢?"这样的问题,学生一时难以理解,我就将这一问题化解成几个问题:(1)小钱会感激那位青年吗?(2)仅仅是因为他志愿捐献骨髓而感激吗?(3)还有什么令人感激的地方?通过问题的分解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空间,不但理解了问题,还拓展了知识面,提高了鉴赏能力。
1.3 利用反问、追问等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例如,学习《搭石》一课时,让学生读课文后自由地发表自己读书的感受,有的学生说:"读了课文我感到老人们在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教师反问:"你们觉得哪些词写出了老人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还有的学生说:"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老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的表达和讨论,确实鼓励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展现了他们生疑、质疑,表达自己独特见解,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身思维品质和认识能力的过程,这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过程。

2. 教师应该问什么样的问题,如何问

从问题设计的内容看,我们把问题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判别类问题,主要对事物加以判定,代表性词汇是"是不是"、"对不对";二是描述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加以陈述和说明,代表性词语是"是什么"、"怎么样";三是探索类问题,主要是对客观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代表性词语是"为什么"、"你能从中发现什么"。例如,《去年的树》一文,学生明白了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对朋友要信守承诺,但作者为什么写小鸟要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呢?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呢?四是发散类问题,主要是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代表性词语是"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法"、"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这类问题最根本的特点是答案不唯一。比如,《幸福是什么》中,老师可以问:"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你们知道什么叫'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吗?"

3. 教师的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具有进行初步抽象概括的可能性。老师的问题承担的主要功能就是将教学的重点、难点、较为抽象的知识点等化为一个个孩子容易理解的问题,孩子思考了,回答了这些问题,目标也就达到了。例如:在学习《火烧云》一课时,问"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可见,教师提的问题越通俗孩子越容易懂。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抽象概念思维开始成为思维的主要形式,学生能够自己试着理解句子的深刻内涵。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是什么原因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此类问题就应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来提。
总之,国培学习让我品尝了语文课堂带来的甜美,"人因智慧而美丽,课因智慧而高效。"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参与中求体验、在和谐中求进步、在合作中求创新,我愿和大家携手一起步入更高、更阔的语文殿堂。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