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戒律冲破“戒律”征程生

更新时间:2024-03-17 点赞:20845 浏览:943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破戒》是日本近代作家岛崎藤村的代表作,小说以自然主义的笔法描述了日本近代社会中存在的诸多现实性问题,尤其是“部落民”的解放问题。小说通过对部落民濑川丑松从“守戒”到“破戒”的心路历程的描写,反映了日本近代社会新旧意识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近代青年对社会的反抗不满和妥协退让的双重性格特征。本文即拟从文本分析的层面来解读主人公丑松冲破“戒律”的心路历程以及其深层社会内涵。
关键词:《破戒》 赖川丑松 双重性格 反抗
岛崎藤村的前期创作以诗歌为主,且充满了苦闷情绪。正如他所说“诗歌岂能是在幽静中产生的感动,现在我的诗歌是沉重的苦斗的自白”。1894年他深受影响的浪漫主义诗人北村透谷的使他开始立足于现实,冷静而理性地观察社会,并摒弃了北村完全与社会对立的态度,而是把现实中的丑恶的东西和阴暗面拿到太阳下曝露。1905年,《破戒》的问世,标志着他的创作开始由早期的浪漫主义风格向自然主义风格转变,被夏目漱石誉为“明治时期的第一部小说”。《破戒》可以作为一部为日本“贱民”呼吁的小说,它直接表露出藤村对于“部落民”出身的、受压迫者与不幸者的人道主义的同情,因之也被著名评论家岛村抱月称为“小说界更新的转折点”[3]。这种批判现实的根源是明治维新的不彻底性,明治维新在日本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主义,新平民并未获得完全的解放,封建国家体制依旧处于顽固的支配地位。《破戒》以这样的现实为背景,讲述“部落民”出身的主人公濑川丑松冲破戒律的心路历程及其出来的社会现实和其自身的双重性格特征,揭示了岛崎藤村所处时代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彷徨苦闷情绪。

一、“破戒,多么悲壮的决断啊!”

主人公濑川丑松是秽多出身的小学教员,由于严峻的社会现实,他从小便被父亲告诫“秽多子孙的处世秘诀就是隐瞒出身,这是生存的唯一希望,唯一的办法。不管碰到什么事,不管遇见什么人,千万不可吐露真情。要知道,一旦因忿怒或悲哀而忘记了这条戒规,那就会立刻被社会觉醒”。[4]“隐瞒”是戒规的一切。但丑松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青年,这使得他在破戒与否和对现实妥协与否的问题上陷入了内心世界的矛盾挣扎,让他痛苦与烦闷。当“戒律”压制着他内心萌动的觉醒萌芽时,他是惶恐不安的,他惊惧着周围的一切,患得患失,多疑而犹豫。他以逃避求得自己可以继续生存的卑微的条件,甚至搬去莲花寺居住。这种双重性格特征暗示着明治社会强权下新贫民无力挣扎反抗的一面,一个接受新思想的下层人又怎能与整个社会残留的封建观念对立呢?但他心中涌动的不安分的热潮却是他无法掌控的,他有着为校长嫉妒和猜忌的活跃的新潮的进步思想,也有着善良和正义感:他为风间先生力争他应得的合理利益,为同是秽多出身的学生仙太拿起网球拍,在众人的冷笑嘲讽下进行了一场悲壮的斗争。这种为命运抗争的失败结局和他的不甘交织在一起,既推动着他打破戒规的征程,也禁锢着他往前迈出的步子,使他内心承受着更大的痛苦与折磨。
但是丑松不能真正正视冲破自由束缚,他依然在欺骗着懦弱的内心,他愧于不敢向自己所崇敬的前辈小诸莲太郎坦诚已获得成为知己的机会,却因风吹草动而匆匆卖掉前辈的书排除怀疑,这样谨小慎微的举动不得不让丑松的形象一下子变得萎缩起来。他徘徊在为了自己付出一切的钢铁般的父亲和给自己带来的前辈之间,实则是夹在两大思想对垒中,苦苦挣扎。但小诸莲太郎的死使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一个劲的隐瞒,除了磨损自己的天性,实际上他一刻也没有忘掉自己”。[5]这是他对过去不坚定意志的反省。他最终破除了父亲的“隐瞒”戒规,在学生面前公开了自己的身份,并告别了友人和恋人去寻找他自己的新世界。这段冲破“戒律”的征程,是一部内心痛苦与无奈的挣扎史,也是作者藤村对理想的追求、对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的冷彻观察所形成的在人生战场上奋斗的历程,是对日本延续下来的封建等级身份制度束缚人思想的不满,是呼吁人们反抗社会中不平等、不合理现象的史诗。

二、“悲哀的觉醒者”

丑松最后觉醒了,这表达了近代知识分子反封建的特点,以及部落民要求解放、追求人权的思想,但他却是一个悲哀的觉醒者。首先,他是一个性格复杂矛盾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使他不敢直视残酷的现实,不敢向社会封建势力宣战,而是不停地在矛盾中挣扎。他是近代的觉醒者,是个有进步倾向的热血青年,却不是直面惨淡人生的勇士。他谨遵戒规的时候,痛苦万分,犹豫多疑,惧怕秘密的泄露使他丧失好好活下去的条件;当他觉醒了,决定向社会坦白身份时,却带着“羞愧”的表情,把耻辱的额头埋于尘埃之中,跪在学生的面前卑微地说自己“是个卑贱的秽多”“是不折不扣的秽多、贱民,不洁净的人”。[6]这样卑屈的行为只能说他并未彻底地放下作为“部落民”的自卑感,他还是怕被社会无情地抛弃。根源自然是明治维新时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这使得日本在接受西方先进思潮的时候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个性解放”和“自由”觉醒的思想体系。丑松身上便带有这样的时代烙印,他不能摆脱来自强权社会的深层压迫,他觉醒后不是和其他可怜的“部落民”站在统一战线上对抗社会,争取自由,而是选择了到国外追求新生活。这样的结局说明日本明治社会的落后和不性,丑松自身性格的软弱性与反封建的不彻底性,使他一直没有明确的行动目标,以致踟蹰徘徊,逃避现实,没有远大追求,最终成了踽踽远行的孤独旅行者。
丑松的性格特征在某些方面应该是与作者相契合的。藤村起步于早期的浪漫主义,他的心中有着冲破束缚的叫嚣,但他从小受到封建因素的深刻影响,他的“叛逆”是受限制的,即他并不具备彻底的反封建性。他在书中借丑松之口呼喊自己要好好活下去,却并没有指出光明的前途,他依然有着近代日本文人普遍存在的苦闷与烦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丑松的觉醒者形象,同时也说明日本是一个带有浓重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国家,人们的思想都有着一定的保守性。因此,在社会黑暗与性格弱点的双重作用下,丑怎样写论文www.618jyw.com
松的悲剧就带有了一定的必然性。

三、特定时代下典型的人物群体

《破戒》能成为自然主义的先驱,除了觉醒者丑松形象的成功塑造外,还在于它围绕丑松周围的环境,展示了多种富有时代特征的生活画面和人物群像。藤村借丑松的眼睛,把他在信州的所见所感呈现了出来。他无情地揭露和鞭挞旧的封建思想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排挤丑松的虚伪的校长和卑鄙的督学。同时,作者讥讽和控诉了残暴无耻的资产阶级政客高柳、贪婪的封建地主以及道貌岸然的莲花寺主持和狡诈的胜野君。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从侧面折射出日本天皇制枷锁的沉重,封建残余势力的恶劣以及黑暗的教育机构和政治体制,他借丑松最真挚的朋友银之助的口愤慨:当今教育界根本不是一个有志青年的立身之地。
藤村大量地描绘了乡镇和农村封闭、落后的面貌,并对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给予了深深的同情,表达了对社会的强烈。父亲为了丑松而躲在深山做牧人父亲,他的可怜的处境和伟大的选择是受歧视和偏见的秽多的代表。被士族抛弃、落个凄惨颓唐面貌的退休的小学教员敬之进是贫困的底层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他慨叹“人生如梦”,借酒消愁。而他的妻子则是受封建重压、被损伤的质朴善良的劳苦人民的代表,她对现实愤懑,却又屈服于封建观念之下,为生活而苦苦挣扎。他们是明治特定时代为命运挣扎的典型小人物群体代表,他们的悲惨处境揭露了现实的黑暗和残酷,从而使《破戒》具有了很高的批判和揭露现实的意义。
《破戒》所采用的把早期浪漫主义抒彩与写实性结合起来烘托人物思想变化、情绪起伏及情节开阖的艺术手法,使作品带有了浓郁的感伤主义基调,提高了作品的艺术价值。总之,《破戒》作为一部关注社会部落民解放的“问题小说”,既充斥着作者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也洋溢着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它拓展了文学家创作的社会现实意义,这对日本自然文学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作者岛崎藤村既是早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自然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的先驱,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他的创作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注释:
中村新太郎著,卞立强,俊子译:《日本近代文学史话》,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谢志宇:《20世纪日本文学史——以小说为中心》,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朱维之主编:《外国文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5][6]岛崎藤村著,柯毅文,陈德文译:《破戒》,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第234页,第247页。
(张倩倩 湖北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430079)摘自:学年论文格式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