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语文教学电影传媒是进行语文教学有效手段期刊

更新时间:2024-01-17 点赞:10426 浏览:3757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以电影传媒为载体进行语文教学,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一场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强烈现实意义的教育形式改革。艺术尤其是以视觉方式刺激人的电影艺术,对于受体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
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1979年的第四届文代会上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文艺,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在1994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2005年12月接见电影工作者时指出电影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影响力。
大力发展我国电影事业,对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影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担负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公民道德建设、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鼓励个人奋斗等。
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摸爬滚打的人民教师、作为一种以精神价值影响人的特殊职业,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电影艺术的教育价值、深入分析电影艺术的教育意义、充分利用电影艺术的教育功能,以电影艺术为手段和媒介开展语文教学工作。
在当前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却往往走入“老师只管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误区。采用机械式的“抄笔记”“背答案”形式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自我陶醉,孜孜乐“教”,固守着陈旧观念,用“蜡烛”“春蚕”来美饰自己。课堂上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成了唯教而教的机器,毫无人文性可言,更无心灵的交融,失去学习的兴趣,也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和魅力。这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貌似对学生非常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的摧残和智力的束缚,是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我国语文教学的形式比较单调,实践性差、可模仿性不强、普及程度不够。电影传媒作为一种新型语文教学手段,作为一种娱乐性励志鼓舞,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笔者所说的用电影传媒进行语文教学,并不是简单地为学生放电影。要想利用电影传媒进行语文教学,教师事先需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拍摄DV和精选影片,对其做出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解构重组。既要利用艺术魅力进行具有审美色彩的语文教学,又要运用反艺术化的手段进行剪辑重构,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接受。其次,要用相关的软件编辑视频,包括情节置换、文字说明、解说配音等,把原版影片改编为适合语文教学的新视频。
电影传媒作为一种开展语文教学的形式,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重复使用,学生学习方便。利用电影传媒进行语文教学,只需要相应的视频播放设备即可,不需要重复投资。另外弥补了教师授课短暂的一次性的弊端,而电影传媒能够长久保存,重复使用。
第二,受众范围较广。专家讲座、课堂教学只能局限于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场地,为有限的学生授课。而电影传媒教学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只要有播发设备,例如:VCD、DVD、手机、电脑、MP4 等就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受教育。学校也可以通过校园网、远程传输和露天显示屏广泛的开展以电影传媒为载体的语文教学,极大增加了受教育者的数量。
第三,教学效果较好。首先,电影传媒的高度仿真性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在看电影时学生们全神贯注,随着电影的情节发展和主人公命运的演变,欢笑、担忧、激动、愤怒、惊喜、发愁,甚至掉下眼泪。影片中一个个惟妙惟肖的形象,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情节,激发起学生对成功者的效仿和对失败者的教训总结。其次,电影传媒强烈的鼓动性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电影是集形、声、光、色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电影以其特定的视觉和听觉方式刺激学生的感官,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和剧情的巧妙设计,都能够产生激动人心的力量。许多人从电影作品中,引发了自己对苦难、不幸、挫折等问题的思考和超越,从而解决了自己的心理困惑,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保持了健康情感和乐观心态。
利用电影传媒进行语文教学,只是众多的语文教学手段之一,它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它属于一种视觉化励志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塑造学生人文品格,使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同时,它又是一种具有高度仿真性教育,能够为学生展示人生实践全过程,训练学生的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曹燕霞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新兴街学校 076750)摘自: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