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艺术化关于课堂不足设计艺术化实践与探索

更新时间:2024-04-15 点赞:34990 浏览:15983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学习主体受到立体的多方位的熏陶。作为课堂灵魂之一的问题设计,要取得实际效能,需要力戒平庸,要有诗意而艺术的魅力,重视细节对学习个体潜移默化的熏陶,才能深化语文素养的形成,走出一条形与质最佳的有特色的路子。

一、课堂问题设计艺术化的必要性

语文课堂需要什么?有人认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是需要教学机智的,即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要迅速、灵活、敏捷地作出判断、处理,并把这些上升为能力,方能成就优质的课堂。有人认为,课堂应该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方能让学生清楚明白,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新课标理念践行至今,对语文课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更重视细节,更重视课堂内容的精巧。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设想,教学流程的展示,它更应该是集环境的熏陶,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人文气息氛围的营造于一体的乐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能避免庸俗无味,充满无穷的生命力。我们要重视课堂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正如《荀子·劝学》中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要影响学生,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加注意细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熏染。在平常的听课交流中,许多教师课堂设计的问题只是泛泛而问,简单而直接,只是满足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更谈不上设计的精巧与艺术,很难想象,教师语言困顿,陈词滥调,会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在这些平淡的课堂氛围里,却希望学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澎湃。这又是多大的期望啊!我们总是感叹学生的麻木、粗浅,可真正麻木粗浅的又是谁呢?
在写作教学这一块,我们时常感叹学生写作语言的幼稚与苍白,那失血的语言是怎么形成的呢?作为教师,我们足够关注自己的语言了吗?有的教师希望课后通过教师的下水作文来带动学生,这到底有多大的空间和效率呢?在教师对自己的下水作文引以为豪的时候,是不是要思考一下效率的问题呢?思考不等于完全否定教师的下水作文,但我们更加关心的是效率。课堂是教师的主要阵地,课堂占着主要的时间,不去好好利用,反而去追逐那些零碎的时间,这样去影响学生,那不是舍本逐末吗?教师与学生接触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把目光投向课堂,把课堂充分利用好。教师应在课堂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更有艺术,让学生爱模仿的天性得以发挥。
当课堂活动枯燥,语言乏味,了无生趣时,教学活动只能是压灭火花,捆绑灵魂,造就浅薄。这时候,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想想,他们到底有怎样的课堂需要,教师该如何满足?从人的需要系统上来看,人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课堂问题设计的艺术化所满足的正是人的精神需要,它合乎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第六条,即审美需要“要求匀称、整齐和美丽,并且使丑向美转化。”
作为主导者的教师应该慎重对待课堂问题的设计,而不应把问题设计简单罗列,欠缺艺术加工,这样是难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的。问题是课堂的灵魂,好的问题设计完全可以带动整个课堂气氛,让课堂活力四射,那么,如何才能使问题设计寓于艺术美感呢?笔者认为,课堂问题的设计应是精巧细腻,衔诗情,陶文养的。

二、课堂问题设计艺术化的有效途径

(一)诗意描述,温润心灵

文章的内容并不都是精彩纷呈的,尤其是文言文趟过历史的迷蒙,挟千年的古朴与厚重而来,其言语或许趋于晦涩,作为教者,应善于点染文章内容,使之更富美感和更具感染力。以《诗经》教学中的《采薇》为例,如果我们只是让学生读诗的最后一段,然后发问让学生回答,这首诗抒发了战士什么样的情感?可以想象,这是多么枯燥的设问,如果在设问时添一些诗意的描述,那就大为不同了: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到这个历经一身创伤的戍卒,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忍渴耐饥,迎漫天风雪,踏一地悲凉,挣扎着,默默地着内心的苦楚走向雨雪浓重的远方,遥想此景,你认为这首诗包含了战士怎么样的感情呢?
当笔者用这诗意的语言描述提问学生时,笔者分明看到了个别学生眼里闪着晶莹的泪花,这悲凉的意境通过文字传达出来,学生怎能不会震撼,产生心灵的共鸣,而诉之于表达呢?赞科夫曾强调指出:“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文言文的教学中,由于学生跟文本产生时代的隔阂,学生在理解和体会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接受文本时,往往是被动的,甚至是有所抵触的,这时,作为教师,应找到一个切入点,一条有效的途径,在短时间内触动学生,引起他们对文本和文学的关注,引起他们的深源于:毕业论文理工www.618jyw.com
度关切与思考,尤为重要。钱理群教授说:“文学的核心、文学创作与文学阅读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是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精神,而不是其他。”[3]心灵的触动,感情的碰撞,在诗意的设问里,得以链接。更重要的是,在诗意的设问里,文本不再是枯燥的,而是血肉俱全的对话对象,在这样的极具感染活力的语境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是思维的训练,更是语言和文化素养的熏陶。同样,在教学《赤壁赋》时我选择了这样的设问:
在清风明月,白露水波的美景中,一群朋友泛舟而游,吟诗饮酒,扣船而歌,本该欢乐恣意,但客人却吹响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悲凉的箫声,他悲从何来?
这样的设问也是极具诗意的,在乐境中现悲情,通过诗意设问,一展学者儒雅,文人情怀。课堂问题设计的艺术化,营造出了一种亦真亦幻的情境。“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境的价值。”[4]在这样美妙的情景下,学生能更真实地贴近文本,解读文本,如果只是生硬一问,客人为什么会悲呢?这将是多么的索然而无味,又何以激发他们的热情与思考呢?

(二)大气铺叙,激胸荡怀

情感是调度出来的,课堂也是调度出来的,对于一些文学名篇,我们不必拘泥。可以展示教者的学识素养,进而影响、鼓舞学生的探究热情,《采薇》末段有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5]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源于:如何写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