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明朝明朝晚期结社、党争和政局三角联系

更新时间:2024-04-10 点赞:16969 浏览:716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史学家对于明亡原因的探讨,自清初便不绝于书。虽众说纷纭,但对党争要为亡国负重要责任这一点,几乎没有异议。那么,与党争有密切关系的结社,与亡国的关系该如何界定呢?简要地探讨结社、党争和晚明政局的三角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若论结社,则牵及讲学。明代在正德之前,“学术醇而士习正”,所以讲学的风气不盛。到了正德时期,王守仁在军旅中聚徒讲学。徐阶年轻时“读书为古文辞,从王守仁门人游,有声士大夫间”。任首辅后,亦讲学于朝堂。经过这些人的倡导,讲学之风在正嘉以后大盛。
讲学的初始目的是通过讲学明道以树立兼济天下的精神。这本无可非议,但鉴于明中期以来国事不豫的形势,士大夫不可能置政治于度外。所以,讲学必然会导致士大夫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出现“以讲学为名,鸠聚徒众,讥切时政”的现象,是再正常不过的。通过讲学和社集,士大夫的群体凝聚力因之得到不断增强。
士大夫群体的团结一致,固然增强了他们干预时政的力量,提高了自身的影响力,但它的反面是,门户因之而形成。吴伟业说:“往者门户之分,始于讲学,而终于立社。”
士大夫既然不能忘怀于政治,又好议论时政,必然有意见相左的地方。结社无疑将这种意见相左具体化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分歧,乃至于对立。简言之,结社应对朋党之局的形成负责任。这其中的关键在于门户。虽然士大夫希望以独立的社会批判参与时政,但社会批判只有政治体制内具有相应的接纳机制,才能发挥作用,而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内部根本没有这种接纳机制,所以必须在政治体制内部寻求盟友和人,最好亲自攫取权力。在君主专制政治体制下,权力是最富异化力的东西。权力之争充满了风险和丑恶,它要求冒险投机,心狠手辣,讲求实用,任何人一旦卷入权力之争就必然全身心地投入,自然无暇顾及所谓价值理想和道德标准。激烈的权力之争必然要求群体的合作,才能取得胜利。群体的合作就是门户形成的过程,合作越密切,门户之见越深,门户之争就越激烈。东林和复社从自觉远离政治权力,展开独立社会批判开始,而最终回归政治权力,演化为剧烈的党争,其原因就在于此。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自觉形成的,但并不意味着士大夫没有人认识到社与党相为表里的本质。
结社与党争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并不意味着党争的形成应完全归咎于讲学和结社。在这里,本文要暂时岔开,论及言路与党争的关系。
广开言路,以使下情上达,本是封建君主政治清明的有效手段,历代有作为的贤君,都非常重视言官在王朝政治体制中的作用。朱元璋建国之初,上书言事,不拘职掌,不论身份。到了宣宗、英宗之时,流风未替,可谓“朝陈封事,夕达帝阍”。其中,科道官的责任尤其重大,凡是朋党勾结,贪污贿赂,违犯礼制等都须上书弹劾。每当京察之际,就会同吏部主持官员一起决定黜陟相关官员。遇有刑事大案,就与刑部、大理寺一起会审。一句话:“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隐。”科道官的核心是六科给事中,其权力更大,“凡制敕有失则封驳,至廷议大事,廷推大臣,廷鞫大狱,皆得预”。正德之前,上书言事“多出好恶之公,辨是非之正”,言路的风气尚算淳实。但到正德、嘉靖年间,沿路的风气开始潜移,上书言事多以意气用事,沿路的风气一变而为以“矫激相尚”。它的严重后果,直接促成了朝堂上朋党的林立。
在万历之时,朝中已形成齐、楚、浙、东林之党局。叶向高秉政时,党论鼎沸。言路交通铨部,东林被逐之殆尽。及方从哲秉政,齐、楚、浙三党联合起来,亓诗教等“务搏击清流”。虽然东林受到排挤,但它享有盛名。“东林君子名满天下,尊其言为清论,虽朝端亦每以其是非为低昂,交日益多,而求进者俞杂。始而领袖者,皆君子也。继而好名者、躁进者咸附之”。万历一死,开始了东林专权的时期。东林虽以清流君子自命,但依附它的人不少,难免有利用其盛名的“小人”掺杂其间。东林一抬头,放弃重整朝纲的机会,把精力放到报复异己的身上。而好同恶异,正是朋党的特点。东林以一己之是非为是非,评核人物,“乃专以与东林厚薄为轻重”,凡是不站在东林一边,皆有“小人”的嫌疑。东林对其他朋党的打击,虽说是“抗持正说、绌服匪人”,但对手又“安肯以匪人自持,其激而横决,势所必至”,迫使其中相当多的士大夫投身到魏忠贤的阉党集团中,朝中遂形成东林和阉党的对立。阉党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势力大增。
其实,所谓言路与党争的关系,其关键之处,和结社与党争的关系一样,门户而已。
结社、言路和党争的纠结不清,负面结果就是门户的形成和门户之争的无穷性。到了崇祯登极,虽然剪除了魏忠贤及其党羽,但并没有剪除门户之争,也没有使门户之争的影响得到丝毫的减弱。门户之争就像是飞上了天的炮仗,不到明亡的那一天,是说什么也不会停“飞”,而且是“越飞越高”。
在崇祯三、四年时,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经点燃。士大夫“但知争门户胜负,而不知以盗贼为忧,生灵为之急”。朝令夕改,上下茫无足恃。它的必然结果是使明朝在处理内忧外患上可能有长期相承的政策,政摘自:毕业论文小结www.618jyw.com
策缺乏延续性,只会把事态引向负面发展。
明朝在张居正死后的神宗时期,可以说已经元气尽失,国家败亡的格局已定,无可挽回。留给崇祯的,不过是一副越弄越糟的乱摊子。崇祯虽然励精图治,但终崇祯一朝,“在廷则门户纠纷,疆埸则将骄卒惰”。当李自成攻破潼关之后,乘胜占有陕西,转而向东,攻陷宣化、大同,农民军势若燎原,明亡之局终定。
综上所述,明亡于万历,非亡于崇祯,亡于党争,非亡于农民军。但不论是万历,还是党争,它们的关键是门户之争。所以,明亡于门户,自是不争的事实。考镜溯源,讲学、结社、言路和党争,都要为亡国负责。就结社而言,结社的门户之见促使党派的对立和加剧了党争,而党争乃亡国之一大原因,故结社对亡国要负一定责任;但从立社的动机来看,是要谋求救国。许多社团讲究实学,不入污流,如几社,在明亡前的经世活动以及明亡后的复国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对“救国”有一定贡献。这样看来,其中各种关系虽然错综复杂,但关键点是门户问题。为救国而立门户,因门户而亡国,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党社名人们的悲剧。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