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英语英语理解性教学构建方式与实施对策

更新时间:2024-01-31 点赞:32197 浏览:14653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课标呼唤英语教改新模式,理解性教学是实现英语新课标的上佳之策。“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基于设计的学习”这三种合理的教学模式是实现英语理解性教学的良好载体。英语理解性教学的实施策略包括:以体验为起点,构建“前理解”;关注师生互动,促进合作学习;教授认知策略,发展策略教学;注重评价与反思,保障“后理解”。
【关键词】英语 理解性教学 模式 策略
1674-4810(2013)19-0049-04
随着理解性学习与教学渐成国际教育研究新热潮,国内研究与实践者也日滋月益,只是大多将数学、医学、机械、工程等理工科作为研究和实践对象,极少关注隶属于文科范畴的英语学科。我们知道,英语是我国现阶段主要的外语教学语种,其课程教学理应得到高度重视并随世界新潮而动。而现实如何?毋庸讳言,“填鸭式”、“死记硬背”型教学模式仍是主角,与正在热推的课改目标大相径庭,与世界新潮严重脱轨。构建英语理解性教学模式并付诸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便是接轨的上佳之策。

一、构建英语理解性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构建英语理解性教学新模式,既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急切呼唤,也是顺应时代要求对某些缺乏理解的教学方式的反思与修正,更是促使英语教学回归本质效能的明智选择。

1.新课标呼唤英语教改新模式

新课标强调,英语课改的重点就是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①
纵观历史和现状,我国英语课程教学的实情与上述课改要求相去甚远。其症结在于英语课程教学的旧模式上: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普遍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旧模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在老师机械性的讲解与传授下绕进了“记忆——遗忘——再记忆——再遗忘……”的怪圈,周而复始,永无止境,学习效能完全建立在重复记忆、反复记忆的基础之上,一旦不再重复和反复,大多忘得所剩无几。长此以往,自然而然产生诸多的不理解和误解:(1)教师、家长不理解学生为何忘得那么快,认为学生不甚用功,缺乏毅力;(2)学生同样也不理解自己为何忘得那么快,误解为自己学不好英语。如此多的不理解和误解,均由英语教学的旧模式衍生而来,其所致不良影响,绝非单纯地停留在英语教学这个层面上,终将制约我们对人本质的理解和千千万万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鉴于此,新课标回归英语教学本源,明确强调:“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②这是片面拘泥于语法、词汇知识讲解与传授的英语教学旧模式无法达到的目标,因而急切呼唤相宜的全新模式取而代之。

2.理解性教学是实现英语新课标的上佳之策

第一,何谓理解性教学?“理解性教学是教学人员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在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的同时使自己生命意义得到更好地实现的过程。”③它由当今世界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理解理论派生而来。它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方法。理解理论认为,整个教育活动的本质就是“理解”。“理解”,既包括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意义构造”,也包括师生为达到这一目的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等理解性活动。换言之,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各要素的配置,都必须围绕并服从“理解”这一根本理念,教学的所有方式、方法和途径都必须遵循“理解”的教育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排除误解和阻碍生命发展的各种因素,将生命意义的可能性变为现实,使教学真正回归生命存在与发展之本源。

二、理解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英语新课标基本理念密切吻合。

一是课程设计目标、宗旨密切吻合。英语新课标的课程设计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交流、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以学生“能做某事”来描述各年级的具体目标要求,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理解性教学的课程源于:毕业设计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设计目标和宗旨是:在课程社会环境(校内和校外)中激活学生与主题相关的原有知识,为学生获取知识、增强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良好的性情提供支持,让学生在应用情境中获取知识,重点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概念性理解和对技能的自主应用。切合点是指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情境过程中激活旧知识,获取新知识,自主提高应用技能,完善人格情操,激发创新精神。
二是出发点和归宿密切吻合。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则是理解性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切合点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是教学途径和过程密切吻合。英语新课标倡导采用任务型活动方式教学途径,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理解性教学的途径和过程则更多体现在“项目背景+资料收集+应用实践+论证创新+反馈评价”等任务型活动中,以唤起学生的筹划与合作能力,完成目标任务。切合点是在任务型活动式教学途径中感受成功。
四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理念密切吻合。英语“新课标”强调要大力帮助、鼓励与支持学生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且内容健康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理解性教学力主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可以称之为学习共同体的课程社会环境,让学生通过批判性或创造性思考,或通过携手解决问题等活动,使学与做融会贯通。切合点是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学习。
五是师生角色定位观念密切吻合。英语“新课标”主张教学的全过程都必须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尤其要尊重个体差异。理解性教学则主张教师不仅是信息提供者,而且要起桥梁作用,适时对学生的学习努力作出回应;学生不仅仅是吸收或拷贝老师所教的,更要会主动地解释和构建意义。切合点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3.基于设计的学习

基于设计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直接参与某方面的设计与制作,并在其中深入学习、理解和应用知识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灵活应用学习目标中的科学概念,解决现实社会中的复杂问题,帮助学生搭建起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桥梁,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基于设计的学习方法在众多领域随处可见,深受世界各国青少年追捧。由美国甲骨文教育基金会赞助的、全球性有奖中小学生主题网站设计制作大赛ThinkQuest便是其中典型实例之一。它要求9~19岁学生以小组形式参赛,制作专为青少年设计有关的教育主题网站。每个参赛小组由3~6个人组成,经一位教师几个月的总体指导后,参赛学生围绕艺术、天文学、医学等许多方面的主题进行独立的技术性及创新性编程,在反复斟酌修改的基础上形成作品,参加竞赛。迄今为止,全球已有超过3万名学生参与到这一竞赛活动之中,目前在线图书馆(http://www.thinkquest.org/library/)中5500多个网页可用,⑧发展势头十分看好,其理解性高效学习之特色尤其鲜明,广受各国教改人士青睐。受此大赛屡办屡火之启发,我们在英语理解性教学的探索实践中完全可以效仿。如前所述,“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都是实施英语理解性教学的好模式,然而,这两种模式中的“项目”和“问题”,并不是信手拈来的,它们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而敲定,这正好为我们开展“基于设计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好点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展开创造性的“项目”及“问题”设计,在实施“基于设计的学习”的同时,为“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基于问题的学习”夯实基础。“项目”、“问题”设计同样可通过竞赛的形式来展开。这两个方面的设计大赛,依据实施者所处环境条件不同,既可展开网络设计赛,也可借助墙报、黑板报展开设计竞赛,还可运用演讲形式展开设计竞赛。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必须牢牢扣紧下列两大目标:(1)遴选出“好项目”、“好问题”;(2)提升学生英语方面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和导向时,坚持六个“务必”:务必合理安排好竞赛小组;务必向学生推荐富含启发性的设计范例;务必强调“项目”和“问题”的针对性、真切性和非良构性;务必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务必给学生提供自由发挥和展示的空间;务必尽可能地用英语表达。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基于问题”和“基于设计”的学习方法,都是理解性教学的好模式,值得一试。

三、英语理解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再好的教学模式,都离不开相宜的实施策略。笔者认为,下列四种实施策略,是在英语理解性教学实践中缺一不可的。

1.以“体验”为起点,构建“前理解”

“前理解”是指在具体学习理解某方面新内容之前,要有丰富的背景知识作铺垫。学习者只有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储存了一定量的相关背景知识后,才能顺畅地进行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因此,作为一名睿智的教学者,应想方设法帮助学生丰富背景知识,不断扩展他们的前理解;作为一名积极的学习者,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丰富自己的背景知识,不断充实自己的“前理解”。具体落实到英语理解性教学上,则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首先关注并激活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尽快填平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鸿沟,助推他们将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与课本知识有机融合于一体。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深谙且能娴熟地应用构建学生生活世界的策略,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从体验自己熟知的现实生活开始,构建他们的“前理解”。
具体实施时,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教师都必须牢牢抓住以下两个关键点:首先,以真实的生活体验为起点导入新课教学。如2013年春末,有教师在教学一节有关卫生与健康方面的英语阅读课时,开头就从防控H7N9禽流感的知识介绍入手导入新课,学生一听到如此敏感的话题,必然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可想而知,该次课定然会收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之良效。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效仿相声演员不断向观众丢“包袱”的技艺,为学生创设以现实生活体验为基准的“包袱”任务,构建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化“包袱”主题,并不失时机地抛给学生,巧妙地将语言习得引导到生活应用上,让学生步入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遨游空间,尽情地参与理解和表达。如此设计和安排,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简单的记忆和机械的重复,而是亲身体验、发现和习得,学生必然会在不断解开“包袱”的过程中积累和丰富背景知识,丰盈各自的知识库,实现以“体验”为起点,构建“前理解”的教学目标。

2.关注师生互动,促进合作学习

无论采用基于项目的、基于问题的,还是基于设计的学习,英语理解性教学实施的全过程始终离不开对话互动这一重要环节,它包括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两种形式。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借助课堂、论坛、网络兴趣活动、公益义工等媒介,为学生构建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在互动平台上对已知和未知的东西进行甄别、思辨、交流和评判后,得以明确各自理解把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学生分别用各自的语言阐释某一具体主题的内涵,将原有的生活概念逐渐转化为科学概念,由心理认知理解上升到社会认知理解的高度,实现学习目标。
互动和对话的性质决定了英语理解性教学活动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生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取向的英语学研究生论文www.618jyw.com
习策略。小组合作形式创造了自由交际气氛和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学生们参与到分工明确的集体任务中,既有助于个体和集体知识的增长、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使用英语知识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发挥多元化核心作用,既要指导学生合理分组、分工,又要向学生传授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助推他们构建一种重视和鼓励合作的情境,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情境中尽情获取知识和技能。分组的方法可灵活机动,不拘一格,既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等特征进行分组,也可由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和人际关系自主分组。学生在如此平等相处的互动对话氛围中学习交流,实现知识共享,携手完成英语知识的理解和习得,效果当然非同一般。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能增进他们的思维构想水平和生活交际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