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字化普通中学进入数字化校园第一步一般

更新时间:2024-04-14 点赞:5502 浏览:1445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信息时代,普通中学利用IT技术改造传统的校园生态环境,在建设数字化校园的过程中,面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等诸多困难,我们试从应用探索、自主开发、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等几方面进行探索,迈好普通中学进入数字化校园时代关键性的第一步。
关键词:普通中学 数字化校园 应对措施 第一步
教育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好的教师常常关注技术如何提升教育。技术适时改变教育的方式,打造新的教育模式,提升教育效果,在21世纪,数字技术深入方方面面,教育也在考虑如何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新型教学环境,为师生的教学提供便捷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出台了。
所谓数字化校园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将学校各部门资源数字化并加以整合,以提升学校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能力。它具有统一的用户管理、分层的权限划分、快速的信息查询和方便的沟通渠道等特性。

一、建设中面对的困难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强大的技术服务、全新的教学改革、先进的教学理念支持的系统工程。对于普通中学来说,建设数字化校园面临如下硬件和软件方面的困难。
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与重点中学相比,普通中学很难取得上级的信息化建设资金,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面临资金匮乏的难题。
2.旧有的教学模式很难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不能紧跟时代,不能充分利用新技术,接受新观念。
3.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够。普通中学的学生在信息素养和理念方面普遍存在偏科的现象,具体为聊天、游戏非常熟练,笔记、阅读、制作等开创性应用普遍薄弱。
4.对信息建设的认识方面也有误区。如重硬件、轻软件,重装备、轻应用,重教学的外在形式、轻教学理念改革,大多数人存在着这样的倾向,认为只要硬件到位就万事大吉。

二、采取的应对措施

在这种情况下,是墨守成规,在旧有的教学模式中固步自封,逐渐与先进学校形成巨大的数字化鸿沟,还是积极应对,努力寻找解决对策,以期于后来者居上呢?这是每一所普通中学都会面临的问题。
普通中学在校园信息化方面虽然有种种困难,但可以在数字化建设的起步阶段自力更生,做出自己的特色。在此基础上,争取上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积极与外部的企业合作,以提升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硬件方面要求物尽其用,配套软件不要追时髦。因为大型商业软件往往意味着高配置,那些小众的免费软件在日常的使用中与大型商业软件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而且对机器的要求也不高。
2.操作系统应立足于免费的Linux系统,因为大量的开源免费软件往往都在Linux系统上首先开发出来,而且无论安全性、稳定性都很卓越。唯一的缺点是,对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
3.尽可能利用互联网上大量的免费OA平台搭建自己的数字化办公平台。当然,因为这些OA的普适性,有些教育行业的特殊需求可能无法满足,但日常的行政办公需求完全可以满足。
4.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通过讲座、研修、示范课、外出参观学习等,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师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
5.信息技术教师从传授知识到更新学生观念,努力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素养,让网络从休闲、娱乐的工具转变为学习、生活的助手。
6.争取更多的资金、技术支持,还要走出校园,与外部企业合作,争取将各项数字化资源加以整合或者自主化,为打造智慧型校园奠定基础。

三、如何迈好第一步

数字化校园建设具体可分四个步骤:一是应用探索阶段,二是自主开发阶段,三是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阶段,四是数字化校园建设阶段。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中学来说,目前还处于“应用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何迈好数字化校园的第一步至关重要。
学校是以教育教学为主,信息化应用于教育行业的主要目的也就在于改变旧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教学最直接的、最有效的物理空间就是课堂。因此,普通中学应把有限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投入课堂,打造一个数字化的传授、学习、交流的综合空间。在打造数字课堂的过程中,理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装备,推陈出新,将学校、学生、家长三方的力量整合起来。而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比教室硬件的更新更为重要。具体可从四个层面解决课堂信息化的建设问题:
1.组建一个有力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团队。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年级组长和或学科组长组成领导团队。其职能是统筹规划,协调配合,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分步骤、分层次,有计划地推进信息化建设,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校级领导要有信息化的眼光,高屋建瓴,从大局方面关注技术对教育的提升作用。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单位最高领导的态度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资源的网络与共享、涉及各个部门权限的划分、老师教学习惯的改变、旧有体制的调整,只有一把手才参与,才能更好地完成建设过程中的协调与配合。
在移动课堂、翻转课堂、虚拟课堂等新概念层出不穷时,校领导要能结合本校实际,果断采用新技术,进行新课改,改变传统课堂的一言堂局面。改变“以为采用了新技术就是改革”的旧有观念,充分认识新技术发挥最大功效还需要教学者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配套改变。如果理念没有改变,即使引进大量高新技术装备,如虚拟实验室、互动投影仪,课堂教学也不过是新瓶装旧酒,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变革。
2.鼓励骨干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大胆尝试,勇于创新。骨干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理念开放,乐于尝试,是学校的教学中坚力量。学校要鼓励这批教师把眼光投向信息技术,鼓励他们把最新的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鼓励他们独辟蹊径,走创新之路,将电脑、网络、平板、手机综合作用,以全新的理念打造有特色的数字交互课堂。同时学校要尽力为他们提供软件和硬件条件,满足教学实验的需求。 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旧有的课程模式,面临的困难是巨大的,其中不但涉及技术、硬件和应用等层面的问题,还有旧有教学观念的阻挠,尤其是当这种改变与旧有的观念差距甚大时,更易产生冲突。比如当国外已在将平板电脑投入教学,国内某些城市尝试将手机引入课堂时,而我们的大部分教师和家长还在反对学生上网,反对学生拥有手机,企图将学生与新技术隔绝。其实在技术的大潮下,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现在上网已经从电脑转移到手机,从固定位置转移到随时随地,这种反对只不过是螳臂挡车,做无用功而已。与其固执地反对新事物,不如尝试如何将新事物引入课堂。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事物充满恐惧,一旦真正深入了解了现在智能手机蕴藏的巨大能量(现在一台小小的智能手机的运行速度比20世纪60年代的大型计算机还快),以及有多少易学易用和乐趣无穷的教育软件,就可知道这当中有多少宝藏值得我们教师去开发利用。
先行者往往会遇到各种阻力,甚至还会遭遇责难,所以学校要营造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办学风气,从制度和政策上保障骨干教师的创新热情,并及时树立典范,给予他们成就感,让骨干教师敢于放下包袱,乐于关注新技术,积极尝试新方法。
3.要求普通教师做精做美常规信息化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通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最多的工具就是PPT,很多人认为PPT没什么技术含量,很鄙视。其实PPT在目前还是教师最轻松,最方便的信息化教学工具。但正因为老师们认为PPT很简单,认为只是文字、图片的源于:论文的格式www.618jyw.com
堆砌,再加上一些图片、视频或者动画就可以了,所以都没有深入去研究PPT的精髓。其实制作PPT的技术难度不大,难的在于设计PPT的理念,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传授PPT设计理念的书籍会大行其道。这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证实,现在人们设计PPT时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技术门槛,而是设计和思想。
要改变教师以前利用黑板满堂灌,现在利用PPT满堂灌的现象,要改变按照PPT按部就班的束缚,让PPT为我所用。不要认为有了PPT就是现代化的教学。所以在教育界有句笑话,说PPT就是“骗骗他”,就是说披着现代技术的外套卖旧有的陈芝麻烂谷子。
4.引领学生融入数字化课堂,变旁听者为参与者。数字化教学既包括教的数字化,也包括学的数字化,两者叠加,就会取得1+1>2的功效。传统课堂,师生互动的机会不但少,而且分布不均衡,只能顾及少数,且基本为师问生答,缺乏逆向回溯。而数字化技术不但提供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而且能大大激发学习的兴趣。
学生可以利用PPT把同学之间所发生的事情变成数字化的故事,既锻炼了总体组织材料的能力,也提供了创新立意的空间。老师学生可以利用微博相互关注,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师生都从平面的课堂形象回复到立体的现实身份。学生可以利用云空间事先了解老师讲课的框架,并可随时向老师提问。老师也可借此了解学生的疑惑和薄弱环节,使讲课更有针对性。云端手机图书馆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提供了多种交流途径,老师可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也可以对特色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数字化的教与数字化的学相碰撞,将产生创新的智慧火花。
总之,在学校信息化小组的总体方针的指导下,骨干教师探索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改革传统课堂,普通老师充分挖掘PPT等大众化的信息教育工具的潜力,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字化的学习中,一个全新的智慧型课堂就会逐渐成形。以此为基础,再将信息技术延展到办公、科研、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校内校外互动等,一个数字化的校园必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简介:江西省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副校长,江西省特级教师,详见封二)
责任编辑:刘 林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