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盛开让阅读课堂盛开质疑花朵网

更新时间:2024-02-08 点赞:23853 浏览:10757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和善于质疑的能力,是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教师必须通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其质疑能力,使其“能问”、“善问”、“乐问”。
关键词: 阅读 质疑精神 质疑能力
理学大师朱嘉说:“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主动探究意识。”质疑是最能调动学生深入探究、研读文本、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重要教学手段。

一、掌握提问形式,重在能问

古人称学习为学问,不无道理。质疑不仅给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动力,而且指引学生探求新知的方向。小学生有无穷的想象力,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如果教师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许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都不会提问题了?”一节节看似精彩的公开课上只听见老师提问的话语而少见学生主动的提问,许多教师只把课堂质疑的环节当做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如何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教授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才能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提问的形式大致有三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掌握提问的形式对低年级的学生尤其重要。如在教学《放小鸟》这篇课文时,导入时我先出示“小鸟”二字,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知道什么。学生说:“我想知道小鸟是什么样子的?”我将学生的问题板书出来后又在“小鸟”前面加了“放”字,一边说:“很久以前,老师曾经拥有一只美丽可爱的小鸟,我是那么喜欢它,希望天天都能和它在一起,可是后来我还是把它放了,听了老师这样的诉说,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听了纷纷发言:“老师,你为什么要放小鸟啊?”“老师,你是怎么放小鸟的啊?”“老师,小鸟后来怎么样了?”我再一次将这些问题整理后板书出来,在对他们的问题进行了肯定之后告诉学生:以后在课堂上他们应该像今天这样,用这样的语句和方法提问。果然,在教学课文《这儿真好》时,我让学生试着提问,学生稍加思索之后就举起了手:“这儿是哪里呢?”“为什么说这儿真好啊?”“这儿怎么样啊?”很明显,学生受到前一节课的启发,已经懂得如何提问。更让人欣慰的是,有人敢于首先提问,激励了更多的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的小手越举越高、越举越多,课堂上掀起了一个小小的。

二、掌握质疑途径,重在善问

朱绍禹先生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是‘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必要条件。”要改变学生质疑时问题的杂乱肤浅的状况,仅仅掌握提问的形式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使学生发现并提出富有思维含量、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语文能力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发展思维,使学生变“能问”为“善问”。让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很多,可以引导低年级学生从课题、文章内容、语句重复处、插图、关键词句及从自己认为不懂、奇怪的地方质疑。中高年级学生的质疑水平有所提高,可以引导他们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文章的矛盾之处、课文的重难点之处、标点符号的特殊使用之处质疑,关注文章的写作手法,从写作顺序、文章结构、修辞方法、前后照应等方面质疑。如“亲切与舒服”在《摘自:毕业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林海》这一课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为什么要出现三次呢?有什么不同吗?”“亲切与舒服”是《林海》这篇课文的关键词,它的三次出现分别赞叹了大兴安岭的美丽、与各行各业的建设紧密相连及为祖国富强、人民幸福作出的巨大贡献。它的每一次出现都是作者感情的进一步升华,蕴含作者对大兴安岭深深的喜爱,真实而强烈的情感。如果学生沿着“亲切与舒服”这条线索展开思考、细细品读、反复玩味,就能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共鸣,读出情味,有所感悟。

三、培养质疑精神,重在好问

质疑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拥有质疑的精神是质疑活动的前提。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首先应该从老师自身做起,只有善于质疑的老师才可能培养出善于质疑的学生,照本宣科的老师只能教出为“书”是从、唯命是从的学生。其次应该打破书本迷信。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即使权威的教材也不免美玉微瑕,如果学生自己敢对教材提出异议,则其勇气可想而知,对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挑战权威的精神大有裨益。如在教学单元练习的“读读背背”时,面对“雪兆丰年”这个词语时,有学生提出:“将‘瑞雪兆丰年’改成‘雪兆丰年’不妥当,‘瑞雪’应该是指能给农作物生长带来好处的雪,而有些暴风雪则给人们带来灾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去掉‘瑞’字就不能体现原来的意思了。”学生的说法合情合理,得到了我的大力表扬,此后我发现这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乐于质疑,常常提出有独特见解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善于为学生搭建质疑平台,给学生提供思考、质疑的训练机会。因为任何本领都是“练”出来的,质疑能力也是如此。方法的传授固然重要,但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扎实有效的训练。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使质疑训练落到实处,如开展“每日一问”、“每课一问”等活动,让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敢于质疑,在学习中乐于质疑的良好习惯,培养问题意识,提高语文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进。”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质疑既是一种学习态度,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不懈努力的事业。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