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述建模关于高中物理模型教学中学生建模能力培养

更新时间:2024-02-17 点赞:7894 浏览:252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物理知识以提高备考效率,常常需要建立各种模型来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吸收与理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就高中物理模型的类型、如何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以及建立模型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探析。
关键词:物理模型;创新性思维;建模
物理是一门复杂难懂的课程,若在物理研究中把实际存在的所有制约因素都考虑进去,那么必将很难进行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更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提高物理成绩、备战高考,就需要借助物理模型来简化物理过程、凸显事物本质。

一、高中物理教学模型的主要类型及作用

1.类型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常用到的模型主要有五种,分别为条件模型:包括光滑面、零电阻、匀强磁场等;问题解决模型,其核心是先设置问题,然后再围绕此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过程模型,如自由落体运动定电压、绝热过程等;对象模型,如在物理教学中使用的单摆就是对象模型中的一种。
2.作用
(1)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提升接受能力
学生在对某一物理模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之后,对相关物理知识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学习中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2)有利于易化问题,使问题简单、明了
模型的使用还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手段,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更加形象、直观、明了地凸显事物的本质,从而使学生脱离死记硬背的苦海,真正做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烂熟于心。
(3)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通过建立物理模型,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这是由于模型的建立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体现,通过对模型的应用学生可逐渐培养出创新思维,继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如何进行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

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了各类物理模型,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自如。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学会如何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理学科的高考备战效率。培养学生建模能力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研读分析教材,使基础知识体系化;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源于:论文格式范文www.618jyw.com
生独立思考能力;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遵循以上思路的基础上,具体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概念阐释法

要通过对物理概念的分析、阐述建立物理模型。学生只有充分理解所学物理概念,才能找出其本质特征。如对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这一概念建模,若学生没有抓住质点的内在实质,那么,很容易将判断质点的依据与物体大小联系起来。
2.实验法
努力做到让学生全程参与到物理实验过程中,加深对实验的理解。例如教师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师通过应用物理模型使学生更清晰直观地了解运动过程,更深刻地体会到模型在实验中是如何应用的。这样,在以后的实验中,学生便能更好地学会自己建立实验模型,提高建模能力。

3.情景设立法

建立情景模式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提高建模能力的方法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引入一些例子,然后与物理知识的分析比较,使学生对所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通过情景模式的设立,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从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总之,物理教学模型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备战高考的复习效率。在教学中建立物理模型,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更扎实、更有效率地掌握物理知识,以期更高效地备战高考,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张洪燕.浅析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有效性及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15).
范利成.例析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重要性[J].技术物理教学,2012(4).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高级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