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转化职校数学“学困生”转化对策

更新时间:2024-04-12 点赞:31408 浏览:14436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源于:毕业小结www.618jyw.com
摘 要:职校数学“学困生”的转化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特征、特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取得成就的快乐。
关键词:数学“差生”;转化策略;成功
职校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特征、特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因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另一方面,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取得成就的快乐。

一、关心热爱“学困生”,增强学习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教师的真情为学生所接受,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就一定能化为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变为学习的动力。
“学困生”由于成绩差,长期被自卑所困扰,教师应该更多地注入爱的甘醇,全面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决不轻视和忽略他们。要帮助他们分析落后的原因,鼓起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境,保持振奋的精神和心理平衡。使学生坚信正常人的大脑发育因遗传而形成的差异是不大的,决定性的因素是后天的努力和勤奋,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尤其是当他们学习受挫,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消除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惧怕心理,从而坚持不懈而又充满信心继续学习。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各种环境,让学困生有所进步,让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如,批改作业时附加激励性评语,尽量采用面批方式,给予特殊的关照;一般性单元测验和考查,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真实情况和诊断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适当放宽评分标准,少记不及格的分数以增强“学困生”学习自信;适当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单元测验,多让他们尝试成功的滋味,从中感受到战胜困难的意义和乐趣,提高“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经常表扬和列举一些“学困生”勤奋好学、取得进步而富有感染力的实例,进一步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热情。

二、加强数学概念教学

概念学习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对概念是否透彻理解和应用自如是学生正确、顺利掌握定理、法则、公式的基本保证。“学困生”对定理、法则、公式的使用不当,有很多是对概念理解不透彻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让学生亲自经历由具体到抽象,从而概括事物本质属性,以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概括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困生”通过大胆发言,讲一讲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议一议概念的建立,练一练概念的应用。在讲、议、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出现的差错、漏洞,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表述和掌握概念,逐步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完善的认知结构。与此同时,则要加强对“学困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运算能力,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将无意识记渗透在有意识记之中,提高知识的巩固率和应用能力。

三、因材施教,把握适当的教学节奏

一般说来,数学“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较分散,特别是在上课的后面阶段精神易涣散。因此,教师必须在备课时多下工夫,授课时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尽可能在前三十分钟内解决该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进度允许的情况下,重点、难点内容尽可能讲得慢些和浅些,使数学“学困生”也能愉快、顺利地接受所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因人而异,提出一些他们能回答的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智力、情感的积极作用,使他们更加集中注意力听课,提高听课效率。同时,通过及时的课堂反馈提炼,加强对“学困生”的课中辅导,及时点拨他们所遇到的疑难或疑而不决的问题,尽量让他们不留问题到课后。再有,在例题的配置和作业的设计中,要考虑“学困生”的特殊性,增加基础题,在习题难度和数量上要符合他们学习的实际能力。而对成绩好的学生可在课余时间提出较高的要求。

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一种思维活动,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方法是否科学,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许多数学“学困生”可以说就差在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缺乏应有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做好这几方面工作。(1)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来展开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学会联想;(2)从设置问题悬念、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推理,使学生学会转化;(3)从假设问题情景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引导学生追根溯源去思索,使学生学会深思;(4)从回顾分析过程来开展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对错原因,促使学生分析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展现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转折点、思在问题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自己的思路上”,对定理、公式的导出,习题的解答,想一想方法是否最佳、是否一题多解、能否一题多变,一图多用。特别是要引导数学“学困生”在解决问题时,准确理解问题字、词、句,从整体上把握题目中各种数量与已知量关系,把眼前的问题和已经学过的熟悉的题目解法挂上钩,顺利地解决眼前新问题,对较复杂的问题,则要引导他们在认真读懂分清已知条件的情况下,克服思维定式,进行顺向、逆向、联想、求异、扩散性思维,以便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架起桥梁,圆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凝成学习数学的良好素质。
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同样转化“学困生”也决非一日之功,“学困生”的产生、转化一般都会出现反复,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教师只要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协调各种教育力量,无论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出现多少次反复,也一定能使“顽童”转化,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0(9):71,72,7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卫生学校)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