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下作文教学

更新时间:2024-03-16 点赞:11751 浏览:475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作文教学可以进行不同的尝试,通过多年实践,我对研究性学习下的作文教学有如下的几点体会。

一、自主选题阶段

学期初,我们安排两节自主选题课。为什么安排在学期初?学生通过假期的直接或间接观察,应该有所积累,这两节课就是要求把他们假期的观察积累展示出来,然后分组汇集,再集中到黑板上,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本学期的写作话题。这种方式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假期所看所听的新闻、报纸、时事,会在这两节讨论课中有所感悟,并上升到理论层次,得到进一步深化。从学生所汇集的话题来看,涉及范围很广: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三农”问题,农村户口问题,小城镇如何建设的问题,农村适合建什么样的超市,农村学校合并利与弊的问题,入世与农村发展问题……很令人激动,这说明学生能真真切切地体验生活、融入生活,对生活有所思考。而这些由学生自己确定的话题会保证他们写作时有话可说,这比由教师或书本确定写作话题更形象、更直观。学生确立好了以后,在教师指导下安排写作计划。比如,我们曾这样做过学期写作计划:农村现状篇—城市形象工程篇—学校发展篇—教师素质篇源于:论文写法www.618jyw.com
等。有了这样的大致计划,无论教学还是学生都有了清晰的思路。当然,确题花费时间较长,有时两节课不够,但我们仍坚持这一原则:学生为主。

二、写作准备阶段

写作前,提前一周通知本次写作的话题,然后再由小组长负责通知,安排任务。这样每个组员都可以行动起来,因此阅览室、图书馆、合堂教室、办公室经常是学生去的地方。在这个准备阶段,学生查阅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手头资料,甚至有的小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书面材料,这就为接下来的话题讨论提供了充分的材料。

三、讨论交流阶段

这是最精彩的部分,基本上模仿专题辩论赛。我安排了两节课。事先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7人。开始讨论时,先由6个组长大体陈述本组对话题的准备情况和话题观点,当6个组分别陈述完了以后,教师能判断出学生对本话题大致有几派意见,然后合并成2组或3组,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展开讨论,这个讨论非常激烈,为了巩固自己的观点,双方相持不下,唇舌剑,各组组员都积极献策献计,群策群力。发挥各自特长:善辩的发言,善积累的寻找例证,擅长逻辑的组织发言结构,有的负责汇总发言资料,有的负责记录对方漏洞,整个过程紧张有序,围绕话题深入广泛的讨论,课代表和语文教师负责主持,而评委从合并后的闲置人员中抽出,少数学生当观众,在最后阶段进行个性化的点评。

四、评价阶段

激烈的讨论后,评委席的学生会对各位辩手的表现进行评价,达成共识后选出最佳表现小组和最佳选手,并给予奖励。课代表负责把每次的获胜者以书面形式张贴在教室,这样起到了很好的鼓励作用。

五、写作阶段

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再围绕这一话题进行写作已不是难事,一般只用一节课左右的时间即可完成。从学生的作品来看,令人高兴的是内容不再空洞无物,而是有根有据,有些学生的见解之深更令人深感佩服。

六、评价阶段

喜欢听好话,渴望别人赞扬是人的一般心理特征,学生尤其如此。教师的表扬永远是他们的最爱。作文批语尽量用鼓励式、启发式、商量式、谈心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改变传统的评价办法(打分或简单写几句评语),先由各小组负责,每组分7本共同评价,侧重于优点的发现,小组长把文章的闪光点——新颖的题目,独到的见解,感情真挚,有文采之句一一记录下来,然后交给教师,教师把这些优点再作评价,并扩大表扬范围,定稿后,复印分发下去,人手一份,课代表负责积累,并每期装订成册。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应该及时有效,让他们得到激励。各小组组长注意记录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诸如立意、选材、修辞、题材、语言表达等方面,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对作文的兴趣和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对于学生的缺点,尽量用委婉、热情期望的方式指出,以免挫伤和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写作热情。

七、总结阶段

总体来看,这样的作文教学虽然耗时较长,但相比传统的作文教学,更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选题到讨论,到写作,到评价,学生始终是主体。更主要的是,它能够促使学生不断观察生活、积累生活,通过讨论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养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这一点对写作议论文非常重要。当然,这种形式还有其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