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道德教育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中教师角色定位科技

更新时间:2024-04-01 点赞:7492 浏览:228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教师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古往今来,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词语如慈母、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来赞美她。作为一名教师,既为这些光荣称号而自豪,同时也深感担子的沉重和责任的重大。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当自私、冷漠、残忍、道德沦丧、没有责任感、垮掉的一代等标签纷纷被贴在当代的青少年学生身上时,面对这些现象,作为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教师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呢?

一、 教师要做道德上的自我揭示者

自我揭示是指个体向他人沟通的(语言和非语言)关于自己的任何信息。恰当的自我揭示有助于发展互动双方信任、密切的人际关系。要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使青少年学生自觉内化社会的道德期望,教师完全有必要在适当的情况下,公开自己类似的经验、情感、想法等与青少年学生分享,使青少年学生从中得到积极的启示,并进而促使青少年学生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顺利实现道德教育。教师在面对青少年学生时,一个不应忽略的宝贵资源就是自己,不管他主观上是否意识到,他的眼神里、言语中、行为上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须知,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育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点都不涉及自身的生活实际,其道德行为中蕴含的真正的道德意义将不会为青少年学生所领悟,那么,这些教师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教书匠,没有办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苏联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隆斯基曾指出,教师关于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旅游、自己敬爱的作家和敬爱的英雄的故事,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成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法国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影片《零用钱》(all change)中,一位在童年遭遇了不公待遇的教师勇敢地进行了自我揭示,他将孩子们的遭遇和自己童年的遭遇联系起来,以富于情感的道德经验建立起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信念。正是他的这种自我揭示和他对青少年学生满腔的爱,在青少年学生的心里树立了道德评判的标准,给青少年学生指明了一条向善的道路。
多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的教师被塑造成了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和圣人的角色。教师被认为是不会犯错误的,教师更不愿意在青少年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在青少年学生面前教师就犹如神一样,高高凌驾于青少年学生之上,成为了青少年学生遥不可及的完人。这既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也违背了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人无完人,即使是教师,也像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优缺点,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有一次上课过程中,笔者把一个词的用法讲错了,当场就有学生指正,当时笔者的脸一瞬间就红了,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立即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地和学生讨论这个词语的用法,保证以后要加强学习。犯了错误但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并能从错误中学习、从错误中进步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才更像一个真实的人,才是他们身边的道德榜样。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教师不仅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也教会了学生对待错误的态度,这种耳濡目染的道德教育方式不仅不会有损教师尊严,反而有助于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如果教师在青少年学生面前能适时地进行类似的自我揭示,摘下“完人”的面具,放下权威者的身份,还原真实的生活,与青少年学生分享追悔和对欢乐等精神的追求,将自己的生活与青少年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将会更好地感染青少年学生,使其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完善自我,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质量才能从总体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 教师要做与青少年学生心心相印的人

做与青少年学生心心相印的教师,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智力充实、精神富有的个体,是消解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一剂良药,是打开素质教育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有了这种心心相印的能量,青少年学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就不会盲目根据分数把青少年学生分类,而是更关注每个青少年学生的特性,从心底里理解、尊重并引导每个青少年学生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永远无法判断一个考试得10分的人和一个得100分的人哪个更成功,因为成功的标准不止一个。因此,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如何教育孩子远比人们想象的要更重要。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教师为世俗的升学率埋头苦干、疲于奔命、焦头烂额,完全忘记了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一群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充满活力的青年群体,不是一些毫无生命的机器零部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真正关心的应该是青少年学生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是否幸福等,而不是给青少年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要实现每一个青少年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使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成为幸福的人的目标,教育过程就应该是一种在人格上平等的、师生心灵交汇的合作活动,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当教师和青少年学生都能够以爱心换真心、心贴心、心心相印时,道德教育呈现的必是一幅和谐的景象。
心心相印,指的是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一颗真诚博大而无私的爱心,还要善于培养青少年学源于:论文www.618jyw.com
生爱的情感和爱的体验,师生之间有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相融,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式的心理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打破横亘在师生之间那堵厚厚的墙的法宝,是今天的道德教育所急需的精神食粮。那么,如何做才能成为与青少年学生心心相印的教师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每个青少年学生在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尊重就像我们周围的空气一样,既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但如果离开它,你就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有尊重才有理解,有理解才有包容,有包容才有爱,有爱才有心心相印的互动。不同的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许多方面是不同的,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对青少年学生的尊重,就是对其人格的尊重和存在价值的肯定。
在马斯洛看来,尊重需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获得成功和得到他人的赏识。尊重能激发出人的自信,因此,我们可以说,好的教育就是尊重人的教育。教师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青少年学生,不肯走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没有与青少年学生平等的对话,就很难唤起青少年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就无法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实践证明,凡是能够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教师一般都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教育效果也更好。去年笔者所带班级转来一位新同学,不到一周,他就成了班里的“风云人物”。不按时到校上课、与同学打架等是他生活的常态。对待这样一位学生,在轮番批评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后,笔者认识到一开始自己就错了,劈头盖脸式的批评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笔者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方法。后来,经过多方面的走访,笔者对这个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他这次转学已经是第五次了,转学原因也几乎相同,即与同学打架。他对老师有一种很强的抵触和不信任心理,父母外出打工无暇顾及他,就把他寄养在了叔叔家中,父母打电话时问的最多的是考试得了多少分,还有没有钱用,而很少关注他内心的一些感受。在长期缺乏心灵沟通和关爱的环境中成长的他,内心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关心。找到问题的症结以后,笔者内心有了计划,开始关注他在学校的表现,寻找机会与他聊天、聊生活、聊家人等等,慢慢地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让他接受和信任笔者。在一次爱心捐助活动中,他捐出了一周的零花钱50元,这是班里所有同学中捐资数额最大的一笔。当问他为什么捐这么多时,他说他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正在需要帮助的人。全班同学都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看到被人肯定后他满脸幸福的样子,笔者心里充满喜悦。此后,看到他有点滴的进步就及时的表扬,犯了错误就帮助他耐心地分析错误和改正错误,很快他就变得越来越懂事,也能和笔者说心里话了。可见,教师真心付出,走进青少年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在道德教育活动中与学生产生心灵的沟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道德教育是一场长期而渐进的持久战,青少年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教师有必要停下匆匆的脚步,在孩子身边多停留一会儿,认真倾听青少年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用心发现和培育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闪光点,打破唯分数论的片面的成长成才观。教师只有变成青少年学生的朋友、家人,给青少年学生更多更自由的成长空间,才配的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这也印证了先生“要当先生,先当学生”之说。 源于:论文发表网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