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成因英语课堂沉默目前状况及成因分析

更新时间:2024-04-12 点赞:4554 浏览:1108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在英语的教学中,人们不但重视相应的知识水平,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的体验,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外部条件的影响,在当前的英语课堂上,沉默现象比较普遍,其是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为此,笔者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旨在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 英语课堂沉默的现状

1.课堂观察

从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来看,课堂氛围不佳是普便存在的一个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较沉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未发生改变,学生处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地位。这种讲授方法,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都花费在记笔记上面,在思考上比较欠缺。即使教师提出了相应的问题,也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很多学生还是调动不起来,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起到调动学生、启发学生的目的。

2.教师观察

在英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方法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仍然是其不能舍弃的,知识是其教学的唯一重点,其中语法知识所占的比重尤其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就比较刻板,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相应的讨论、合作等课堂环节被大量的知识灌输所替代。教师的提问往往很难落实到具体的学生,很多学生保持沉默。即使是个别提问,教师也往往由于时间的限制,问的都是一些基础性的问题,难以对学生有所启发,在这种情况下,提问就成了课堂上的摆设,难以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心态、积极性等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如果不能对这种现状加以改变的话,学生的思维将很难得到相应的锻炼,这样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消极的。现在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完全没有发挥,对问题麻木不仁,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对问题的难易、提问的时机等都缺乏相应的把握,这样就使得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思维脱节,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是优秀的学生,或许能够回答上相应的问题,而那些后进生却显得非常吃力,因为他们本身的基础知识就不是很扎实,再加上教师的提问往往不是很科学,其得不到应有的锻炼,最后只得以沉默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之后,学生未能立即回答的话,教师往往会重复提问。很多教师实际上对于提问时间、思维时间、提问方式等缺乏理论的指导,对于那些沉默的学生不去主动交流沟通,找出原因,加以解决,还是依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相应的教学。虽然这样的方式对于教师的教学比较简单,只需要简单的备课,但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反馈的单一、问题的笼统都使得那些后进生在课堂上更加沉默。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于这种状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是将其舍弃,最终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3.对学生的观察

在英语教学课堂中,学生本应是绝对的主体,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能够积极发言的学生并不是很多,大部分学生都表现为沉默,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和教师的交流严重不足。而对于不同的任务,学生的反应却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往往对自己擅长或者感兴趣的任务都有着很强的积极性。而对于那些检查、测验等形式的考核评价,学生则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其对于这些方式从内心上比较抵触,有的学生甚至和同桌聊天,对于教授的内容不感兴趣,而看课外书等无关的书籍。在个别提问中,学生的态度往往比较冷漠,缺乏回答问题的热情,在集体回答的时候也是这种状态。具体来说在,课堂上学生的沉默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思考型沉默。相对于那种没有热情的沉默,这种沉默是比较积极的,为了回答教师的问题,往往需要自己进行相应的思考,这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一种表现;其二,顾虑型沉默。相对于思考型沉默,其比较消极。在课堂上,学生对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没有信心,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存在着很强的从众心理,总是随波逐流,这样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其三,无聊型沉默。这也是一种消极的沉默方式,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等,学生难以提起相应的兴趣,难以参与到其中,因而感到无聊,故而选择沉默;其四,冷漠型沉默。产生这种沉默的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个人情感过强,座次的安排、话语的轻重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进而不重视,不参于课堂教学,保持沉默。

二、 英语课堂沉默的成因分析

1.传统文化的影响

之所以产生英语课堂沉默,和我国的传统文化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受到尚“和”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都把沉默当成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或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我们平常会说沉默是金,沉默被我们看成是一种忍辱负重,一种精神品质。在这种情况下,随大流就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学生有着这种顺从的习惯,不论是对父母,还是对教师,当无可奈何的时候,其往往会选择沉默、顺从。这样当课堂行为与其产生不适应的时候,沉默就成了其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
在学生内部,积极回答问题是幼稚的行为,他们认为在课堂上应该更加沉默,知道当作不知道,沉默的方式被学生们认为有智慧、有节制。其往往尊重教师的权威作用,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行为为主,不敢对教师的观点进行挑战,在师道尊严的影响下,其在心理上也倾向沉默。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被动地位也是其沉默的原因,当前的教学模式还是教师为主导的模式,这样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发挥,表现出很强的对教师的依赖,在种的氛围下,沉默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形式。

2.英语课堂氛围

在课堂摘自:写论文www.618jyw.com
上,课堂氛围的好坏对于学生也有很大的影响,当课堂氛围比较沉闷的时候,学生就会变得沉闷,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不是很强,不爱发言,这样就造成了沉默。若是回答问题比较积极的学生较多的话,就能改善课堂的氛围,再加上教师的适当鼓励,就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合作交流是当前英语课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学生都选择沉默,对于其他学生的发言,就好像与自己无关。这样不仅无法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对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也有着很大的阻碍。 根据相应的调查,在主动性上学生往往比较欠缺,表现也不是很强烈,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往往认为其是一种压力,并且为此而提心吊胆。有的学生对于知识十分看重,这是受到了传统因素的影响,其认为所谓的学习就是掌握、记忆相关的知识,这实际上存在着很强的片面性。从当前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很高,对于课堂的参与不积极,这是造成其沉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和应试教育是分不开的。这种功利化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陷入了一个学习的怪圈,沉默被认为就是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的一种手段,其被学生认为是背诵、记忆知识的重要的方式。

3.学生自身因素

(1)学习动机。相关的学者对学习动机进行了分类。Gardner将学习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融合性动机,另一种是工具性动机。所谓的融合性动机实际上和学习者的兴趣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兴趣而激发出来的动机,由于是发自内在的兴趣,所以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学生能够在学习的时候保持相应的主动性。而工具性动机则是短期的效应比较好,学习就是为了达到相应的目的。诸如出国留学、得到激励等。相较于融合性动机,这种动机在主动性和自觉性方面比较差,当其目的达到以后,这种学习状态很可能就无法持续。工具性动机,很多学生都具有,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相应的考试。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考试和升学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其中书面考试对于学生而言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和考试和升学的联系最为紧密。而口试则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的沉默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了。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来,导致沉默的原因之中,语言学习动机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语言能力。不论是文化知识、精力,还是学生的听力水平等都会影响到课堂沉默。就当前情况来看,精力不集中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若是从文化角度来分析的话,背景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因素却没有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也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为此,在日常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加强背景知识的渗透,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学生对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现在学生的听力往往比较弱,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缺乏针对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提升听力水平,在英语教学当中,教师的用词和语速往往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进行,这样就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使学生陷入非常被动的状态。其二,教学上的地位较低。由于我国当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考试仍然作为升学的重要的依据,故而在英语教学当中,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从众心理。在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存在着从众心理,这不但反映了其自信心不足,而且表现出性格上的软弱。在课堂上,这些学生可能存在着自己的见解,但是碍于权威的存在或是对自己的不自信,而选择了从众,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往往选择集体回答的方式,主要就是害怕承担风险。
(4)课堂焦虑。焦虑一般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造成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信心受挫,或由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语言学家使用“焦虑”来形容人们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时常见的紧张、担忧、害怕等的忧虑状态。Ho源于:论文格式模板下载www.618jyw.com
rwitz指出外语焦虑是语言学习所特有的现象。他们将外语焦虑定义为: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产生于语言学习过程中,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一般认为,中等程度的焦虑有助于学生学习,过低和过高的焦虑都会对学生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在英语学习中,由于学业压力学生普遍遭遇着焦虑水平偏高的煎熬。这种焦虑和紧张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羞于表达,这也是课堂沉默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4.教师方面因素

(1)教师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的沉默,教师是十分重视的,毕竟其不能及时获知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平时的问答中,往往会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并要求学生提高声音,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就会受到教师的感染,变得积极活跃,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为此,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其一,教师意识到学生参与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的问答和互动中来;其二,课堂的沉默现象很严重,唯有采取相应的手段才能改善当前的状况。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课程沉默是现在存在的一个普遍情况,在众多的手段当中,教师的鼓励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把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出来,只有使其在学习当中感受到快乐,才能使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去探究,从而改善课堂沉默的状况,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2)教师的课堂反馈。调查发现,教师的反馈方式与学生的心理期待有着巨大的反差,学生最希望在自己回答错误时受到教师的鼓励,启发自己完成问题的回答。然而,学生得到最多的反馈却是:找同学代为回答,这样虽然能够尽快地找到问题的答案,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但这种做法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最初回答的学生会因为得不到积极评价而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或者因为自己没有机会改正最初的错误而惧怕在不确定答案的情况下回答问题,进而逃避课堂参与。甚至有的同学会因此而产生紧张和焦虑,形成心理障碍。课堂上教师的反馈方式过于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利于课堂沉默现象的改变。教师的课堂反馈正确则能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有效激发,促使师生在思想上共鸣的产生,保持课堂交流的流畅。
(3)师生关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开放的师生交往形式更有利于英语课堂交际化。教师善于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拉近师生彼此的距离,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减少焦虑,创造一种活跃、积极、主动的课堂氛围,使师生双方都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教与学的过程。相反,若师生关系不和谐,则课堂活动得不到同学的响应和参与,很有可能陷入沉默的泥潭。
参考文献
滕明兰.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教师因素.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张慧琴,张琨.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探究.中国外语.2009(2).
[3] 丁晓丽.大学生英语课堂沉默的因素及解决对策.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4] 陈诗颖.正确解读课堂教学中的沉默现象 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3(12).
[5] 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国外相关研究概述.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