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赏心《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案例

更新时间:2023-12-27 点赞:27205 浏览:1210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主要以报国无门的悲愤和乡关之思为主题,上阙重在写景,借景抒情;下阙用了三个典故,借典抒情。属于教材“阅读与鉴赏”部分的“情思与意境”赏析。单元要求为“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其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像,领悟其中情与景浑然交融的意境。”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古典诗歌阅读”版块必修二、必修三、必修四分别安排了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唐诗、宋词共三个单元作为教学内容,本课内容应为宋“豪放词”鉴赏的一个小结。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在人教版必修二、必修三学习了诗词鉴赏的相关常识,掌握了一定的鉴赏方法,已经初步具备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但由于未接受系统的诗歌鉴赏训练,再加之阅读面有限,对诗歌的时代背景,人物经历知之甚少,所以对诗歌的情感内容的把握仍有一定难度,本节课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欣赏、感悟以及运用已学方法解决实际鉴赏问题的平台。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节课教学设计为阅读鉴赏探究性教学,教学环境为多媒体教室。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影音营造氛围,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情感,利用多媒体课件以问题呈现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辛弃疾,通过多媒体听读、自由诵读、展示朗读等多重诵读,涵咏、感悟,走进文本怎么写论文www.618jyw.com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及整合表达能力;然后通过对景物描写及典故内涵的探究整合,走进作者内心,进而对学生形成一种大的思维穿透力及情感震憾力。在教学中我们探索出较为有效的模式如下图:
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协作学习、分享集体智慧的习惯,同时也拓展了思维空间。通过交流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分享成功的喜悦,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辛弃疾的人生经历、思想内核、作品特点。

2.找出词中的意象及典故,体会景物描写所营造的意境及典故中所蓄含的深层含义,探究作品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情感。

3.背诵这首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味,提高朗读和感悟能力。

2.通过对意象及动作的分析入情、入境,自主进行情景再创造。

3.通过合作交流、展示成果,提升思维、整合、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欣赏、感悟、探究中入情入境,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培养诗歌阅读的兴趣。

2.探究文本,深入作者内心体会作者执著的爱国热忱与状志难酬的悲愤,进而激发并培养学生志存高远、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多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味。

2.通过对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及所用典故的分析,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鸣,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难点

1.理解典故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学习借景、借典抒情的手法。

2.精练、规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教学方法

多媒体环境下的阅读探究式教学,其主要步骤为:
查阅资料——情感激发——多重诵读——自主生疑——合作交流——展示点评。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课程导入

1.多媒体播放仲天的《战觞》。

2.导语:一曲“战觞”让我们慷慨激昂,透过曲词的如血残阳、漠漠黄沙、金戈铁马的壮丽画面,辛弃疾悲壮的英雄形象,已然映入我们的脑海,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位爱国英雄的内心,欣赏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设计意图]利用慷慨激昂的音乐,创设一种悲壮的氛围,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二)前置诊测,走近稼轩

1.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南宋抗金英雄,著名词人。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传世词有600多首,皆冠两宋。其词抒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2.稼轩名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名联欣赏

下面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但上下联都打乱了顺序请重新调整。
铁板铜琶 东去 继 东坡 大江 高唱
美芹悲黍 鸿雁 冀 莫随 南飞 南宋
上联: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下联: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课前对《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养成课前利用各种媒体查阅资料的习惯,全方位了解作者,培养学生诗歌鉴赏中“知人论世”的能力。

(三)探究文本,走进稼轩

1.诵读感悟

①初读 ②听读 ③自由读 ④展示读
[设计意图]诗歌鉴赏单元的基本要求是体味诗歌的“节奏感”与“音乐性”。设计多重诵读,就是让学生在“初读”中疏通大意,入情入境;在多媒体“听读”中欣赏、感悟,在“自由读”中涵咏,品味形象和把握情感,通过“展示读”训练学生的语言节奏,及把从作品得来的情感进行“外化”表现。

2.自读梳理 摘自:本科论文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