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双刃剑时事政治——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双刃剑”

更新时间:2024-01-12 点赞:25399 浏览:11029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及其中国化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塑造高中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主要阵地,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任务。上好政治课离不开时事政治的补充,对于时事新闻,选材好,定位准,运用恰当,正确引导,会使其发挥出高于本身价值的作用,为高中思想政治课锦上添花;然而如果选材不准,处理运用不当,缺乏正确引导,那么将适得其反,背离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教育目标。所以,要明晰利弊,做出正确的取舍,并及时正确地引导。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时事政治;引导;积极作用;负面影响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时事政治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既是一门社会科学教育课,又是一门德育课,肩负着双重使命。时事政治以其自身的特点成为思想政治课的及时补充,有利于丰富学科知识和课堂,提升学生兴趣,具有良好的德育作用。

1.思想政治课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国家的学校必然和必须灌输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使国家意识形态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信仰。”我国是人民的国家,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及其中国化理论教育的必修课程,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也是对公民进行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课所具有的独特的核心地位和基础作用及重大任务是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

2.时事政治在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

时事政治简称时政,是某个时间段内,从国际、国内局势出发,总揽全局、概括性强的新闻事件。一般为政党、社会集团等在处理国内事务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时事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事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政治知识传播的大众方式、政治试题背景的主要来源及政治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政治科目理论性强,阶级意识鲜明,概念抽象,常给学生造成枯燥的“假、大、空”的印象;教材中列举的一些事例和数据时代性不强、缺乏新鲜感,与现实社会存在很大的距离,很难对学生产生应有的说服能力。而由于课程性质、教学任务以及考试任务的要求,大多数老师只是照本宣科、题海战术,学生则容易厌学,导致教与学恶性循环。
如何提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如何将枯燥的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判断问题的能力?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综合素质——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中学时政教育的任务是帮助中学生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培养正确认识形势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可见,时政教育符合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的“亮剑”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之中,他们热情奔放、善于思考、求知欲强,但同时也容易冲动、反叛、从众,对有些事物还缺乏科学的鉴别和分析能力。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我们要通过合理运用时政材料,正确引导学生,促进教学、教育。

1.时事政治运用得法能够促进教学

时事政治是课堂的清新剂、助推器。通过认真备课、备学生,明确重难点、明确学生的接受情况,才能明确哪里适合穿插、如何穿插时政,才能做出摘自:学术论文模板www.618jyw.com
正确的引导。
选择既与课堂内容相关,又富有正面积极效果的新闻很重要,例如党政的大政方针。以2013年的“国五条”为例:“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然后,北京、上海等城市都按时发布了楼市调控地方版细则。一系列‘央地联动’的政策组合拳‘出拳’迅猛,将从限购、限贷、税收和住房信息联网等方面全面升级调控。”这段时政热点,可以联系到必修一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等知识,必修二的政府的职能等知识,必修四的联系观等知识。这既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明确高中思想政治也能“学以致用”的道理。
把教材的内容与时政的热点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弥补教材的滞后性。2010年《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一提法写入“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中。而关于收入分配的知识,人教版必修一的教材是2008年修订的,教材第七课只有“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这“两个合理比重”的提法,像“两个同步增长”这样重要的时政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予以补充。事实上不久各地便陆续以此为题考查学生了。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关注、讨论、说出新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曾经把自己订阅的《参考消息》放在任课班,发现学生特别是男生喜欢阅读,偶尔几人一起讨论。对于学的讨论女同学也很感兴趣;我还在班级组织课前三分钟时政演讲,许多学生都积极参加。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开阔了眼界与思维,将获取时政、学习政治知识变被动为主动。

2.时事政治运用得法能够促进教育

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政治教师对德育教育自是责无旁贷。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政治卷》对时事政治教育的解释是:“是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分析现实生活中国内外重要政治事件,提高贯彻、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的教育,是德育的内容之一。”要充分发掘时事政治中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起到方向盘的作用,要结合现实的实事进行德育的感染,也要挖掘一些人物思想、品质,为学生树立榜样楷模。我在讲必修二第九课第三节“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一课时,引用中日钓鱼岛争端这一时政,顿时群情激奋,学生都日本,爱国之情溢于言表;我也时常穿插一些热点,如“小悦悦”类似的事件,在必修三第四单元第十课“思想道德修养”处引用,引导呼唤学生的爱心,用爱扫除冷漠;“中国式过马路”,在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处引用,告诉学生要讲公德,遵守公共秩序。

三、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的“杀手”

时事政治内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得法可使课堂教学增辉,但运用不当,也可能事与愿违,导致结果与教育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成为课堂教学的“杀手”。

1.令教学尴尬

由于一些时政材料仍然比较理论化,学生需要理解更多新的概念才能弄懂,这种材料浪费时间精力,不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还有一些时政材料过了时效性,已经不能称为时事了,如果再拿出来说,就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大多数教师会尽可能选取正面的时政材料,但现在是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常常接触到负面新闻,误认为教师就是传教士,硬生生灌输给他们一些与实际不符的理论知识,反而增加对政治科目的反感。或者,有的教师列举负面的时政后摘自:本科毕业论文致谢词www.618jyw.com
没有及时地正确引导,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有的教师选择时政时贪多,却忽略了课本知识的传授,既没有讲透知识,又没有有效地将知识与时政结合,使得时政价值没有发挥出来,起不到助推器的作用。

2.令教育忧心

前面也提过,有的教师完全避开时政中的负面信息,只唱颂歌。可高中学生又很容易获取信息,并且此时的他们虽有较强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正确判断的能力尚且不足。这会使学生感觉课本教的理论知识和现实是相反的,甚至反感政治科目,产生负面、抵触情绪。
但如果列举了负面新闻,就更要积极引导了。如对于诸多扶摔倒老人而被讹事件,有的学生气愤地说不该扶那些碰瓷派,这时便要讲道理讲方法,让学生知道既要帮助别人也要保护自己。之于以上种种,如果教师不灵活巧妙地引导,那么德育就成为空话。一些有不羁言论的学生其实是爱国的,有责任心、同情心的,对社会充满希望的,所以才更容易激愤地以偏概全,说出失望的话。如果不及时引导,会把不良情绪传播给更多人。

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对于时事政治的运用,既不能畏葸不前,又不能毫无顾忌。怎样充分地利用时政,正确地发挥时政的积极作用,降低或者避免时政带来的负面影响,值得深思。
要正确处理时政材料。根据材料的时效、意义、与课本的贴合度等做到有取有舍,突出典型。以积极正面材料为主,宣传党的政策,传播知识,加强德育;不回避负面材料,以增强政治的可信度,但要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将时政与课本紧密融洽地结合。一节课时间有限,不紧扣课本的时政,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效力将大大地减弱,学生会把它当作独立于课本知识的另一知识,既不能帮助理解课本知识,又冲淡课本知识。所以要紧扣课本知识,及时深入挖掘时政包含的信息,并做出总结归纳。
唯有正确引用时政,做出正确引导,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政治教师也才能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使命。
参考文献:
陈晓岱.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8.
刘丽敏.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价值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1(4).
[3]杜柏英.论时事教育在中学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1(16).
(作者单位 广东省惠来县第二中学)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