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恶搞反思文化恶搞对语文教学冲击

更新时间:2024-02-12 点赞:14101 浏览:5915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12年是杜甫诞辰1300周年,一组名为“杜甫很忙”的恶搞图片在网络上疯传。这些图片里的杜甫,有的手扛机,有的挥刀切瓜,有的身骑白马,有的脚踏摩托……“杜甫很忙”图片很快引发了网络热潮和集体围观,但有学者呼吁网友们在对杜甫的画像进行再创作时,也应当考虑到杜甫在文学上“诗圣”的身份与地位,进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这场波澜壮阔的恶搞“运动”出现了新动向。恶搞的潮水越过影视大片,漫向名人、经典、文学……波及教育教学领域,对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造成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在一本名为《Q版语文》的书中,“卖火柴的小女孩”签约成为演艺圈明星,“孔乙己”为了资源共享偷窃盗版光盘,“司马光”砸缸救出的竟然是青蛙王子。
中外经典名著遭到前所未有的颠覆和“改版”,让许多学生误以为一些荒诞无稽的言论便是真理。而且,这种颠覆的、滑稽的“恶搞”满足了青少年的反叛心理,极易引起他们的共鸣,甚而推波助澜。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发扬者,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看待恶搞现象,避免“恶搞”的负面影响。
认真审视恶搞现象给语文教学所造成的冲击和影响,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促使我们既要深入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又要反思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教材改革的滞后

学生普遍反映目前的语文教材语言不够生动,形式呆板单一,内容单调枯燥,一成不变,距离孩子生活现实和视野过于遥远,难免让学生产生高不可攀和厌烦感,导致语文的学习只能是死记硬背。这是目前语文教材的软肋,折射出教材改革严重滞后的现实问题。
学生对恶搞作品的狂热追捧现象,给语文教材的改革上了一课,教材编写者在编写中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知识层次,选择一些贴近生活、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知识性和思想性的文章,也可通过内容新颖有创意、语言生动幽默有现代味的其他版本,与原著进行对比学习,可以加深对经典作品的理解。
语文教师也可选择一些富有内涵和教育意义的网络和影视作品,有目的地进行鉴赏,提高学生的辨别和鉴赏能力。
但是,教材改革不能把一些时尚却不健康、不规范的元素直接运用,如“呕像”、“美眉”等一些不符合规范的网络语言,给学生造成一些误导。

2.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在恶搞行为中,有些人将雷锋的头像与“凤姐”的头像互换,将郭德纲的影视作品改编成2010南非主题曲,让历史人物踢起“”、弹起电吉他;说诸葛亮奸诈唐僧虚伪,说秦桧是忠臣岳飞是奸臣,严重颠覆了传统文化中的人物形象。而这些现象之所以被学生迅速接受,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有着很大关系。
传统文化教育的缺源于:大学生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失,导致学生只知“凤姐”,不知孔乙己;只知郭敬明、韩寒,不知屈原、关汉卿;只知圣诞节、情人节,不知端午节、重阳节……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国学经典的阅读和了解,举办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塑造其健康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与“学”的割裂

一些教师在讲授课文过程中丢失了经典作品原有的韵味,这也是学生不愿意学习教材内容的主要原因。
许多教师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只是单纯的背书,既不能讲解出作品的深刻内涵,也不能联系实际展开;反之,更多教师把自己当作一位解剖医生,不厌其烦地对课文进行“切割”和“分解”,硬生生把一篇篇优美生动的文学作品分解得支离破碎、“鲜血淋漓”,结果让学生对教材产生了极大的反感。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作品的“三贴近”原则,采用学生乐于参与的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开拓学生的视野,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总之,在这个文化恶搞现象风行的时代,语文教师要客观理性地看待这种现象,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力把文化恶搞现象对语文教学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努力寻求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的最佳结合途径。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