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与学静,语文教与学核心

更新时间:2024-02-06 点赞:23472 浏览:10673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教研活动中,很多老师为上好一节公开课,课前对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进行等都做了精心策划。上课时师生互动精彩纷呈、多媒体课件艺术形象、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情到浓时,老师甚至还能高歌一曲。一节公开课俨然成了师生个人才情展示的大舞台。然而细细品味,教学过程虽然精彩生动,但是语文的内涵是否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呢?换言之,语文的教与学,不仅需要“动”,也需要“静”,二者相比,“静”甚至更显重要。
一、静,有助于增强老师与作者的共鸣 老师平时工作较忙,既要备课、上课、改作业,还要培优补差等,因此很多老师在这些环节中常常显得草率。如在备课时,不能静下心来去细读研究文章,往往借助于教参等各类工具书,甚至直接借用别人的教案。由于对作品没有自己的感悟,因而上课时便机械生硬。事实上,初中语文教材有很多名家名篇,作为老师,在备课时应源于:毕业论文www.618jyw.com
当静静地研究作品,感受其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思想内容的内涵。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知人论世,深入研究作家作品,如苏轼作品的大气磅礴、豪放奔腾;欧阳修作品的平易自然、流畅婉转;朱自清作品的清新自然、悠美典雅等。只有这样,老师自身才能提高对课文理解的深度,充分领略作者寄寓作品中的别样情怀。
二、静,有助于学生体验文章的意境 眼下,不少老师热衷于课件的辅助教学。不可否认,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教学确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特别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演示实验,有助于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但是语文课堂教学是否需要多媒体辅助,尚不能一概而论,况且有时多媒体使用还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寥寥数语,美丽的西湖跃然纸上。此时如果给学生时间,任其遐想,一定能够想象出西湖的无穷魅力,增加身临其境的感觉。恰恰相反,此时课件图片只能展示作者自身感悟的单一静态画面,效果便会大打折扣。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零星地点缀的白花,如粒粒明珠,点点星星,如出浴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这段优美的文字,只要老师用自己富有诗意的语调朗诵,便能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品味这如诗如画的境界,而无需使用任何教学课件。
三、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文课上,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提问,常常把一篇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境界全无。其实,初中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分析思辨能力,老师只要设计一些适当的题目去引导学生,放手让学生去静静地读,完全可以学好语文。因为,学生安静地读,能够悟出课文的结构美。如《松鼠》一课,按总分总的结构,先总写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然后从多个方面分写每一个特点,最后再总述;《春》按盼春、绘春、颂春的结构来描写春天。这些特点,学生只要静心默读课文,便能体会;学生安静地读,能够悟出文章的语言美。如鲁迅的《社戏》一文中描写月夜出航图,对江南水乡夜景的描绘,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清新气息。朱自清的《春》,语言节奏明快,文字优美,让我们仿佛也感受到春的脚步由远而至,感受青春的力量;学生安静地读,能够悟出文章的情感美,如鲁迅的《藤野先生》,通过回忆在仙台医专学习的经历,叙述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小事,以及告别老师,回到北京在寓所里挂老师的照片等,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回顾了自己与先帝一起创业的艰难历程,自己准备北伐的目标,西汉兴隆、东汉倾颓的历史,以及文臣武将还有自己的责任,委婉的叙述中,一个忠心的老臣形象栩栩如生。
四、静,有助于提高学生作业质量 一些学生在做语文作业,特别是现代文阅读分析时,往往心浮气燥,就题目论题目,有时甚至没等看完全文就随意答题。鉴于现代文阅读一般会从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设题,所以我们首先要通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然后再带着问题细读文章,最后逐个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只有在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从粗到细有序阅读后,才会顺利完成。
总之,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都要平心静气,踏踏实实地研读文本,走进文本,这样才能真正地品味到作品的艺术魅力。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