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更新时间:2024-03-23 点赞:4001 浏览:946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论文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最初阶段,随着知识的逐渐积累,数学的学习也会经历一个慢慢地以简单进入到复杂的历程。教师在这一历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让学生能学得更轻松,理解起来更容易,这就是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老师必须具备的教学能力。
兴趣是带领人们走向成功的领路人,是推动学生发自内心想要学习的一种动力。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历,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以情节激发

由于小学生特有的喜欢新鲜,好奇心强,但是学习的自觉性和注意力的持久性都比较差的特点,为了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在教学的历程中运用到他们所喜欢的东西,或者是用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教授方式来进行课题讲解。例如,教学《简单的乘法讲解》一课时,我先让5个同学组成一组,然后问学生:“同学们,现在看一下我们第一组有几个同学啊?”
学生齐声回答:“5个同学”。师:“好,那我们现在再加10个同学,然后分成两组,大家看一下现在我们一共有几个小组。”学生很开心地说:“有3个小组了。”师:“非常正确,那这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呢?”学生看了看说:“15个。”师:“大家是用相加的策略计算出来的吗?”生:“是的。” 师:“很好,那今天老师再教大家另一种计算策略,这样大家在以后的计算历程中,能多掌握几种策略,好吗?”由于不足的提出方式是比较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所以学生很积极地与我配合,觉得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渴望能多学习一些数学知识,这样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鼓励性的话语激发

新课标明确指出,老师给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有利于学生清楚自己的进步之处,不能发现自己在数学方面的潜能,让他建立起自信心。所以,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尽可能地采取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罚的方式。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让学生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进步,特别是对于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更应该给予多一点的关爱和激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潜在能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成功感”,促使学生愿意去学,创设主动去学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以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只有一块黑板,教学就显得十分单调和呆板,这样就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最终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我们应该营造一种轻松且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样就能缓解学生的厌学情绪,以而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据心理学的探讨表明,在乐观的情绪中能够产生愉快的心情,心情愉快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会激发起来。

四、以实物演示激发

所谓实物演示指的是利用实物来表示题目中的条件和不足,或者是表示条件与不足之间有着的联系,然后再对此进行浅析和讲解。例如,长方形和长方体的面积计算,如果没有实物来进行演示,学生靠凭空想象来学习,就很难真正掌握好这个知识点。要是有实物了,学生一看就知道原来长方体除了长方形所具有的长和宽以外,它还有高度这个量,那学生在以后的计算中就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而长方体的面积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策略能够很好地提升教学效率,以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以情感教学激发

俗话说得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教学历程中,应该充分运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能够在心理上认同你这个老师,只有心里真正地认同了你才能更好地推动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你既是慈母,也是严父;既是良师,也是益友。只有爱才能创造奇迹,让认同你的学生们紧紧围绕在你的周围,把数学学得更好,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好的激发策略能在教学的历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的激发策略就至关重要了,简单易懂的策略就能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相反则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学情绪,以此远离数学。
综上所述,笔者个人认为学好数学的唯一正确策略,就是想尽办法去激发学生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也就是想办法让学生以内心去了解数学,接受数学,最后爱上数学。当然在这样的历程中,学生也许会出现一些意外的偏差,但是这并不可怕,只要教师能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相信学生一定能提升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