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纵横丧葬习俗中中西文化差别

更新时间:2024-02-28 点赞:6015 浏览:2053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丧葬习俗。中国的丧葬仪式复杂,与之相比,西方则相比较较简单。本论文将运用洪与斯多特贝克提出的价值取向,即时间取向和联系取向来剖析中西丧葬习俗中现象背后的文化差别。
关键词:中国;西方;丧葬仪式;哭泣仪式;文化差别
中西方丧葬习俗流传至今,程序有所转变,但主要内容和思想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中西方丧葬习俗的不同反映了文化上的差别。

一、 中国葬礼仪式

丧葬习俗源于灵魂不灭的观念,它是中国人的四大礼仪之一,亦是最为中国人重视的礼仪。中国自周代以来,丧事越来越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形成一套繁而严谨的礼仪。典礼仪式是葬礼的核心部分,是千百年来文化的结晶。

1.1 中国丧葬仪式步骤

中国的丧葬仪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①停尸仪式:死者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一般来说,死者一咽气后就会被停在长子的正房堂屋里。
②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一旦确定人已死亡,死者的儿子,儿媳等同姓家族的后代,都沿着路哭喊。报庙仪式有两种作用:一是正式对外宣布某人已死;二是“叫魂”,就是子女们真诚的呼唤,希望能把父母的灵魂唤回来而使其复活。
③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④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在停尸的几天里,各地的亲友纷至沓来。
⑤入殓仪式:入殓有“大殓”和“小殓”之分。小殓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入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⑥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⑦出丧择日仪式:按照迷信的说法,人在刚日死,应选在柔日下葬;柔日死,应选在刚日下葬,刚日、柔日要配合好才行。
⑧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点。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
⑨下葬仪式:这是死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非常郑重其事。出殡当天,死者已经装殓入棺,并在户外搭起灵棚,棺材前面摆放着各种贡品,两边还有彩绘的面人。这一天,会有耍狮子,唱大戏或锣鼓唢呐的演奏。越热闹越风光,花钱越多的葬礼经常被人们津津乐道,也是评判子女是否孝顺的一个标准。
⑩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1.2 中国哭丧仪式

葬礼中的哭泣不仅是悲哀之情的一种体现和宣泄,亦作为一种介于语言和生理现象之间的符号,承载了诸多文化上的象征作用,表达了有着于不同文化之间的某些深层心理差别。
在中国的传统葬礼中,哭泣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仪式环节和文化现象,其功能和形式均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葬礼上嚎啕大哭的场景被视作人之常情,请专门的哭丧队或歌师专事葬礼哭丧的习俗也并不鲜见。这就是中国传统观念中重宗族、重社群的思想。宗族是古代中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以血缘为的人们的共同体,作为社会的有机结构单位而有着。对血缘联系和族群联系的重视使人们形成了更倾向于群体表达而非个人表达的文化心理。同时,同样是出于血缘集团的观念,家中成员、尤其是长者的去世被看做是联系到整个家族的一件大事,且意味着原有的家族结构、人际联系在某种程度上的变动和重构,由此,共同的参与和群体的表达在葬礼上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西方葬礼仪式

2.1西方丧葬仪式步骤

西方受基督教的影响,西方葬礼提倡克己苦身,守斋禁欲而灵魂得救升入天堂[2],这种形式应经超越了死亡的浅层含义,让死亡蒙上了一层宗教的影子。西方的葬礼仪式一般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在家里或在教堂里举行,后半部分在墓地举行。教堂里的葬礼仪式由牧师来主持,通常包括祷告,唱赞美诗和牧师致辞;教堂外有黑色灵车,灵车应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后面跟着死者的家属。一般的西方丧礼只要最近的亲属和最亲密的朋友参加就可以了。葬礼的后半部分是在墓地举行的,有一个简单的入葬仪式,有牧师做下葬祷告,在英国,死者的头朝东方,表复活之意。之后送葬的亲朋好友依次为墓穴掩土。可以看出在西方仍以土葬为主,但是最近几年在宗教信仰允许的可能下,火葬也成为走势,不管是那种葬法,葬礼的仪式是如出一辙的。

2.2 西方哭丧仪式的缺失

西方葬礼中是不提倡嚎啕大哭的行为的,至于群体性的嚎哭不已的现象对于西方人而言更是匪夷所思。这首先与西方基督教的文化传统有关——死亡被看做是灵魂与上帝之间的事项,葬礼则是灵魂逐渐接近上帝的历程,为了体认上帝的神圣、不过多的打搅抛去肉身并升华为精神的灵魂,必须要保持葬礼的肃穆与神圣。
三.中西方不同的价值取向

3.1 中西方丧葬仪式折射不同时间取向

洪与斯多特贝克提出的价值取向中的时间取向可以分为三种:一是过去取向(past-orientation),强调传统和尊重历史。二是现在取向(present-orientation),通常注重短期和眼前。三是未来取向(future-orientation),这种社会强调长期和变化[3]。过去时间取向主要有着于高度重视传统的文化里。这种时间取向的文化中的人们通常假定生命是遵以由传统或上帝的意志预先注定的轨道,他们崇拜祖先,强调密切的家庭联系。这就体现在中国人非常重视“过去”,崇拜祖先,尊敬老人,尊重老师,重视年龄和经验,因为这些方面都与“过去”有关,过去取向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故纵观整个葬礼可以看到对葬礼的重视程度和奢华的风气。而西方国家大多是未来时间取向。在这种时间取向的社会里,变化通常被认为是必要和有益的,而过去则是过时的,应当被抛弃的。所以西方的葬礼是简丧薄葬,重在安葬灵魂。

3.2中西方哭丧仪式反映不同的联系取向

洪与斯多特贝克提出的价值取向中的联系取向可以分为三种:个体主义的(Individualistic)、附属的(Collateral)或等级的(Hierarchical)[4]。一般而言,中国葬礼的参加人员由这四部分构成:死者的子、媳、孙、孙媳、重孙等;家族亲属与姻亲亲属集团,包括死者的兄弟姐妹、侄、甥以及他们的配偶等;以地缘联系划分的邻里集团;死者亲属的朋友、熟人。概括说来,这四部分首先包括围绕血缘联系形成的群体,其次是围绕地缘联系形成的群体,而仪式性哭泣的要求和实际的哭泣行为在这两个群体之中都是有着的。另外还应注意的是,葬礼中的哭泣同样是寻求群体认同、尤其是寻求家族成员认同的一种方式。按照常理,在葬礼中哭得越是悲切,便意味着与死者在生前的联系越为深厚。比如,在葬礼中有更多哭泣的子女更容易赢得“孝顺”的美名。
中国传统文化更为注重亲属集团内部的互相认同以及联系的互相维系[5]。由于哭泣是一种强烈情感的外在体现和交流方式,所以在葬礼中的哭泣也能够让群体成员之间的共同情感得到互相体认,在这种共同体认中,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也就被肯定了。
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集体性的行为,西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价值传统使人们更习惯于个体的表达以及互不干扰的行为,关于血缘亲族的观念,相较于中国人更是淡漠得多。由此,即使在葬礼中,人们也倾向于感情的克制而并非集体的表达。
四.结论
丧葬的出现是人类对死亡超越的外在仪式,中西方皆有。本论文根据洪和斯多特贝克的两个价值取向浅析中西方葬礼中的不同现象。以丧葬仪式的步骤中,中国传统仪式的步骤纷繁复杂,与之相比,西方则相比较较简单,由此折射出中西方在时间取向上的差别,中国注重“过去”,西方则注重“将来”。哭丧是丧葬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传统葬礼上的嚎啕大哭与西方葬礼上的感情克制印证了联系取向,中国即附属取向,西方即个体主义取向。葬礼中的各种仪式是一个民族或社会文明程度的指示剂,也是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不同的葬礼体现了不同的中西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晓凡,2009,《探析中国传统葬礼中的哭泣现象——兼谈中西传统葬礼中的哭泣所反映的文化差别》,《传承》,第四期,110—111页.
[2]胡文仲,1995,《英美文化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探讨出版社.
[3]黄永红,2010,《跨文化交际学教程》,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陈晓萍,2009,《跨文化管理》,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5]潘文一,2008,《葬礼中的中西文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