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新课程新课程中课堂管理中专

更新时间:2024-03-19 点赞:23499 浏览:10643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人文主义运动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在教育活动中,人既是教育活动的原因,又是教育活动的目的,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所以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对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课堂管理上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以人为本”;课堂管理模式;学习积极性
1002-7661(2012)21-198-01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想虽古已有之,在教育活动中,人既是教育活动的原因,又是教育活动的目的,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所以教育必须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近期,我校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有关学生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了解到学生普遍存在这样的心态,虽然也想学好文化科学知识,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就是提不起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爱学习,不会学习,学习效益低下。究其原因,是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就是参与课堂教育总是那么几个所谓的“尖子”,其它学生则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老师成了唱戏的,学生则顺理成章地成了“看客”和“听客”,整个课堂成了“一潭死水”。为此,只有改革课堂教学,讲究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重新焕发生命的色彩。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把学生只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凡事“唯我独尊”,整天“有好心,没好脸”,不愿与学生交流,学生怎能愿意接近你或接受你?上你的课也是迫不得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应从改善师生关系开始,要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心。

二、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

在课堂上,树立了“人人平等”的思想后,还应营造了一个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氛围。
1、学生“善问”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氛围。小学生的创新属于个体化的创新,他们的发现、感悟、理解、结论等相对于社会和他人可能多数并不新颖,但对其个人却有特定的人生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善于质疑问难,多问“为什么”,并勇于探究解答,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因而对学生的发现、发问和解答要给予重视和爱护,并多鼓励,多引导,多总结。
2、给予“人人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通过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会迸发、闪烁。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疑是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学生敢“创”,乐意去“创”,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才会利用丰富的想象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三、给学生说、读、写的机会

我认为多给学生提供说、读和写的机会,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另一可行的途径。我们知道,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讲得太多了。况且从心理学上来讲,一个人长时间做着同一种动作,精神是难以百分百集中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多让学生说、读和写的途径来调节学生的精神,从而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地位。
那么应该怎样给学生创造这些说、读和写的机会呢?为了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发言,我认为可以这样做:
1、可以组织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讲述故事、时事评价、作品宣读等。这样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这堂课是由自己开始的,我才是这堂课真正的主人。
2、学生有机会说、读和写,老师的教法也应该做适当的调整我认为,讲授法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学生想说的念头。如果老师能很好的使用诱思式教法或两者结合,讲授法主要是向学生传授老师的想法或现成的知识,而诱思式的教学方法,更注重诱导学生去思考,去把他们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说出来。
3、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新教材设计了不少的活动课,为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活动课为学生陈述意见创造机会。因为学生对传统的讲授兴趣不浓,自从受到新课标的启发后,我重新对作文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学习语言同样离不开读和写,相对“说”来讲,“读”要容易不少,而“写”更难。学生的语感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课堂上培养的。在讲解课文的时候,遇到精彩的语段或句子,老师要紧紧地抓住,指导学生朗读或朗诵,源于:毕业设计论文网www.618jyw.com
感受语言的魅力。一些专家认为,教学要精讲多练。语文虽然不同于数学,但以讲带练,以练化讲,也是必要的。
任何前人的成果都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眼睛、双手和心灵去进行“再发现”和“再创造”,学生获得的属于个人的知识成果与情感体验的价值丝毫不逊色于前人的伟大发明和创造。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以牺牲教师的主导性为代价的,二者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教师应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当我们要求学生“好好学习”的时候,应意识到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把“以生为本”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引导学生独立的制定学习目标,使自己成为教育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