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价值有效教学价值

更新时间:2024-02-07 点赞:4417 浏览:1595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但是在如何理解有效教学的内涵,如何分析教学的成效上仍存在较大的分歧;研究过程中过分强调有效教学技术理性的力量,忽视作为前提和基础的价值层面的有效教学观念。认识有效教学技术理性与价值标准的关系,并把有效教学的价值标准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有效、正当地使用教学策略,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有效教学;价值标准;技术理性
当前对于有效教学的研究,从实效来看,仍不理想:一是缺乏对有效教学内涵与评价标准的讨论;二是过于强调有效教学的技术理性,忽视了价值理性。因此导致有效教学蒙上了只注重效率的工具色彩。忽视了教学的性和价值理性,导致教学实践中出现众多问题,如片面追求方法上高效率的灌输教育,片面追求教学效益而导致的升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首先秉承一定的价值观,这样才能避免有效教学沦为一个纯技术性问题,才能体现有效教学的本真。

一、 有效教学价值标准的内涵

目前国内学者对有效教学内涵的研究存在较大分歧,从二个方面来解释。第一沿用经济学上的效率解释有效教学:教师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第二从学生发展角度来界定: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仅依据教学外在客观化的标准来衡量,不仅难以反映有效教学的内涵,而且也会扭曲其发展方向。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作为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指标,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才是教学所追求的。
教学的有效性是必须秉承一定的价值观才能看清楚的活动。“有效教学是人们在特定教学价值观支配下,依据教学研究的成果所描述的一种理想愿望。” [3]价值追求应该也必须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在教育范畴讨论有效教学价值标准的追求,需要界定以下两个需要讨论的范围

(一)从价值哲学意义上理解价值标准

兰德希尔认为:“价值的观念若不占据中心地位,价值哲学若不构成整个教学法的基础,任何教育都是不可想象的。” [4]现在有关课堂教学有效性更多注重直接的教学效果、效率、效益,只追求学生分数上的成功,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追求,对有效教学的评价更倾向于技术理性,这与“教育首先要研究的是人”的理念相违背。依据生命哲学的观点,延绵及不断生成、不断创造是人的生命特征。任何外在于人的指标都不能作为论说学生发展的核心尺度,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尺度只有合乎学生的生命成长状态才是内在的和最终的,这意味着要从过程的立场来看待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发展。[5]

(二)从教学论意义上理解价值标准

20世纪上半叶以来,建构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的教学观针对有效教学引发了激烈争论,说明对教学有效性的讨论首先要在课堂与教学价值观的框架内进行,其次才是操作层面的问题。也可以解读为对一定课程与教学理念的达程度的把握。[6] 例如,“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相信,重视人的作用,强调人的价值,认为应积极发挥人的潜能。教学的有效应是学生进入自觉状态下的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学生心智的变化、情感的丰富、学习愿望的增强、意志力得到锻炼、创造力的丰富,这才是有效教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学生在课堂中的全面发展是评价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支点。不能仅以教学效益外显的方式来判断教学的有效,有效教学应该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和过程。从上述分析,有效教学价值标准的内涵应该是教师尊重教学活动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于人、适于人、促进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追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生命意义的彰显、师生的共同成长。

二、有效教学价值标准的内容

钟启泉曾提出有效教学最终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成长”,而这种成长不能单用成绩高低来作为衡量标准。学生的成长具体的说就是学生的人格和谐发展,包括学生的知识发展、能力发展、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创新能力发展、实践能力等的发展。[7]有效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始终贯穿其价值理性。
第一,关注教学目标、实现方式与实现过程的合理性。因为如果关注教学价值问题,就会首先去思考、论证和回答“我们的教学目标究竟合不合理”的问题,并根据这样的认识成源于:论文结论范文www.618jyw.com
果和价值判断来指导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8]关注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问题是从价值层面上探讨有效教学问题的重要议题,是有效教学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第二,关注运用整体优化的原则和协调具体的教学行为。在教学行为的功能发挥上,技术层面的有效教学往往追求教学行为功能的最大化。如果仅仅从技术上考虑有效教学的问题,导致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都不堪重负。从价值层面来看,有效教学追求的是教学行为功能的最优化,而不是最大化,有效教学的观念需要运用整体优化的原则来规范具体的教学行为功能的发挥,协调各个单元、各个科目等具体教学行为之间的功能关系。[9]
第三,关注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尽量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已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确立价值层面的有效教学观念,就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这一内在尺度。有效教学的第一起点,应当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兴趣、发展需求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而不应只是关注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要求,也不应把教学过程仅仅看作是上课的过程、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一切离开人的发展需求的教学,都会显得无目的、无活力、无创造性,也就无价值、无效。
第四,关注教育的人文性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价值教育的方式应以人与人交往的方式进行。人与人交往的准则是平等、尊重、合作,这不仅是价值教育的理念,其本身也是价值之所在。这种理念暗示和提示学生,课堂上与教师的对话是学生学习的权利,也是学习必然要有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有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有效程度和水平。[10]

三、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

吴刚平认为有效教学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操作问题,更是一个价值层面的澄清和选择问题。技术层面要回答有效教学的途径、方法和步骤问题,而价值层面要澄清有效教学应该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怎么做才能最好之类的问题。[11]在教学上,不顾教学目标本身的合理性,盲目追求教学规模的扩大,以获得直接的教学效果特别是考试成绩,忽视了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学习兴趣、习惯、愿望、态度、方法、经历、体验、能力等因素,而这些都是能够长远地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内在基础。这种“教学效果”使得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技术理性,忽视了应该最为其前提和基础的价值理性。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618jyw.com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