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科学化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

更新时间:2024-01-27 点赞:4932 浏览:1128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实现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客观分析高校教学管理现状,进而提出应对策略。高校教学管理中人本主义缺失,不仅学生缺少学习自由,缺乏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且教学管理忽视人的主体性,行政化较明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且同时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促进人自身的发展方面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就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科学化
“以人为本”视域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是指以被管理者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参与式管理为主要方式,以和谐管理为支撑,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灵敏高效、富有弹性的管理方法为保障,以内容丰富、刚柔兼顾、统放结合为基本特征的教学管理模式。它是人才培养的统一性与教学管理对象发展个性化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该模式具有弹性管理的特质,目的是优化教学管理过程、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从而保证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通过建立严格与和谐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能力,在极富空间的弹性化管理氛围中实现自身个性化协调与发展。

一、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必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更深层次地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反映了大学的教育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是保障大学文化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的有效手段。无论是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还是从人自身发展来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无不体现出其重要意义。

(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确实带来了物质生产的优秀论文查重www.618jyw.com
高速增长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但是,社会物质生产水平的高速发展,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人文精神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因此,重视人性、关注人性,成为人们关注的亮点。
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理念倡导人性化教育,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人格的发展和完善,等等这些理念都能够促进社会的良序发展。

(二)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从来就不是独立自主的,整个接受教育的过程都是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就象一台被动的复印机,复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否定了学习的过程是受教育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从而失去了教育的价值。
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把教学的重心从教材移向学生,倡导教师不应是一个卖弄学问的人了,而应该着重理解学生并懂得怎样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能力,教师的专业知识不仅应包括教材内容,还要包括学生的行为和培养完满的人的意义和方法。这些都体现了教育人性化的走向,促使教育更加人性化,促进教育发展进程。

(三)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能够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不仅是为了保证自己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是为了保证自己作为社会文化存在物的生存和发展。这种需
要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使得人的需要具有极其复杂的多样性。
可见,人的存在和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以维系自然生命力的发展,而且必须有一定精神需求的满足,使人的精神处于一种舒适、和谐的环境中,使人在情感上得到幸福的体验和享受,而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正体现了人的这种精神需求。

二、高校教学管理中缺乏人本主义理念

(一)学生方面:缺少学习自由,缺乏自主选择权

从本质上讲,我国高校现行教学管理制度是一套基于科学管理的、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制度体系,过分强调对教学活动的集中控制,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关照不多,学生缺少学习自由,缺乏自主选择权利,比如学生选择学习进程的自由度太小、学生选择教师的自由度小等等。

(二)教学方面:管理行政化,忽视人的个体性

在当前阶段,教育系统仍旧具有高度集中管理的特征,,办好学校仍然是主要依靠政府。教师和学生都参与不了管理,更做不了具体管理的行为,导致学校缺乏氛围,教学与科研仍旧依附于行政管理系统,很大程度上,教学、科研人员成了行政系统上的“螺丝钉”,受约束、不自由。更有甚者,学术领域的事也要由行政部门来主管,教学、科研人员无缘插足。一句话,忽视人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忽视现代管理思想中以人为本对教学管理的特殊重要意义。

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教学管理全过程

(一)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个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管理中的具体运用,它强调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要保护每一位学生的自尊,要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促进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价值,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管理者不仅要热爱学生,而且应该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等基本情况开展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倡导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具体活动中要求参与者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性与灵活性、共同性与个别性这三对关系;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帮助每一位同学实现自我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全面解放。①

(二)以生为本,营造人本文化氛围

随着社会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靠原来的刚性制度约束和管理者个人智慧行使管理职能,已很难取得满意的管理绩效,而特定的文化氛围所起的作用己凸显出来。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也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或者管理等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一种管理文化、教育文化和组织文化。良好的学校文化对于师生员工的成长和学生们的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营造人本文化氛围,用文化取度对学校进行管理,能够使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选择标准和共同的行为规范,在学校和师生员工间建立起富有意义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促进高校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中,学校的人本文化所起的作用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持久的和高效的。与刚性的制度化管理不同,学校文化管理更多地强调价值标准、理念选择和道德示范等的力量,强调内在的自觉与自律,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管理。
所以,在高校教学管理活动中,贯穿以人为本理念,通过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积极健康的独立性、自主性的学校文化,能够形成内化于全体师生员工心目有的一套价值理念、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影响师生员工的具体行为,最终达到满足个性需求的目的,使师生的智慧、积极性得到发挥,进而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
[注释]
①傅冰.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硕士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