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大班怎样提高大班幼儿音乐能力结论

更新时间:2024-03-21 点赞:29437 浏览:13399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由于幼儿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所以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充满美感的音乐意境,建立师生间的一种默契,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丰富情感,提高音乐能力。
【关键词】拉近距离 建立默契 创设意境 启迪思维 利用教具 培养兴趣精选教法 快乐学习
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的成长。由于幼儿有活泼好动等特点,所以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充满美感的音乐意境,运用具体形象的教具,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丰富情感,提高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具体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的:

一、拉近距离,建立默契,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一个活动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教师和幼儿之间是否默契。若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双方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要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活动内容,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换童趣”。通过灵活的眼神、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他们就会把对我的这种感情迁移到对我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逐渐对音乐产生兴趣,产生强力的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即兴用动作表现。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想象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听了歌曲《小燕子》后,开始大多数幼儿只会表现小燕子捉虫子,飞来飞去的动作,我用语言启发:“小燕子,还会找哪些朋友?”在孩子们相互的影响下,每个幼儿都投入到了尝试活动中,表现的内容就更丰富:有的在表现小燕子跟白云姐姐跳舞;有的孩子表现燕子妈妈用虫子喂养宝宝……孩子们都会热情洋溢地边跳边向我介绍他们的动作。师生之间建立起这种平等、互动的情感关系后,才会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倾听幼儿的愿望,并满足他们的要求,让每个幼儿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二、创设意境,启迪思维,提高歌曲表达力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使幼儿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形象逼真的情景,采用直观具体的教具,能使内容更充实、更形象、更生动、更有吸引力,从而给幼儿以思维上的启迪。
例如:如在学习歌曲《春天》前,我先带着幼儿走出教室,引导在园内观察春天景色,并引导幼儿说说春天周围环境的变化,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孩子们在看看、听听、说说中调动了视觉与感知觉,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有的孩子情不自禁地在草坪上跳起了舞,还有的孩子学着柳树姑娘的样子随风飘动。他们有的说:“迎春花开了,好像一个个小喇叭!”有的说:“许多小动物也出来了!”还有的说:“小河里的小蝌蚪在游来游去!”孩子们有了这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到了学唱歌曲时,就有了丰富的实际感受,孩子就能用表情和动作来确切地表现歌曲了。

三、利用教具,培养兴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幼儿年龄小,思维能力弱,在教学中,运用与内容有内在联系的直观教具,既形象直观,给孩子留下清晰的表象,为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孩子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应努力营造音乐氛围,引导孩子抓住音乐特点,“读”懂音乐,感受音乐。如何提高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兴趣呢?

(一)选材的适度奠定了幼儿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在给幼儿选材,应该尽量选择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歌曲内容,这样孩子在学习中得到了教育,而所唱的歌词浅显易懂,而歌曲的旋律应尽量是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如大班上学期歌曲《欢迎秋姑娘》,采用了民歌的曲风,旋律简单易学,歌词形象生动,幼儿在学唱时,表情生动、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生动的范唱,引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往往是先通过老师的范唱接触到新歌的。幼儿的范唱并不像表演唱一样,需要技巧高超的伴奏或很专业的演唱水准,它需要的是清晰的吐字、自然生动的表情。如大班下学期歌曲《我爱家乡、我爱黄河》有两句歌词,十分绕口,一句是“长江源泉远流长”“黄河奔流万里”,幼儿在听唱时就不易听清,在范唱时采用清唱,非常清楚的唱出了这几个字,幼儿不难接受,学时就很轻松,再加上范唱把握歌曲优美的情绪,将幼儿学习的兴趣带动起来。

(三)教具的灵活运用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学习的特点是其兴趣性,而兴趣性又具有易变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活动中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来安排,也就是说,音乐活动应尽量体现其游戏性,而教具在这里灵活运用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说:大班下学期歌曲创编《跳到这里来》,我就设置了一个游戏场景,我是猫妈妈,领猫宝宝学习歌曲,每个孩子头上戴着的小猫头饰使他们十分投入的扮演自己的角色,参与到学唱中来。活动进行到创编部分时,引导孩子理解创编,去掉头上小猫头饰,戴上其他小动物的头饰,幼儿立刻明白创编的意思,同时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一件小小的教具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延伸了活动兴趣

如何激发孩子表现自我的需要,就是要用多种手段提高孩子的兴趣。在上大班下学期舞蹈创编《蘑菇伞》由于情景设置生动,教具运用巧妙,幼儿很投入的完成了教学,这时活动是可以结束了,但孩子们脸上兴奋的笑容告诉我,他们还沉浸在歌曲优美的旋律和自己创作的意境中,于是引导幼儿“小白兔在森林里玩耍,下雨了,想撑一把美丽的蘑菇伞回家”。配班老师不失时机的发下了纸和摘自:毕业论文怎么写www.618jyw.com
水彩笔,孩子们带着对歌曲的理解,发挥想象力,画出很多各种各样的蘑菇伞,争先恐后的请小白兔来采,继续延伸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四、精选教法,快乐学习,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幼儿如同一株花苗,要浇之以爱,灌之以鼓励,激励是音乐活动中的一个秘诀。教师必须抓住幼儿学习状态最好的时候,逐渐引导他们较有把握地当众表达,并促使他获得成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为了使幼儿在活动中增强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并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充分的得到发展。例如:在一次韵律活动中,我一边点评着幼儿的动作,一边让全体幼儿学做,将好的创作动作相互迁移。最后,幼儿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再来创编动作。我高兴地发现这次幼儿创编出来的动作更多了。由此可见,运用一些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后,能促进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引导幼儿主动投入学习过程,增强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总之,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教学。坚持从培养孩子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孩子多听多唱,放手让孩子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实践表明:孩子们通过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孩子的音乐能力。
【参考文献】
邹亚萍,黄放. 幼儿综合音乐感培养的实验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61.
吴放. 美国多元化教育结构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影响. 学前教育,1999(8):13.
[3]许卓娅. 幼儿园集体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调节. 学前教育研究,1995(4) :54.
[4]蔡岳建. 重庆市学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学前教育研究,2007(4): 56.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