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职中职语文综合活动课程资源使用对策中专生

更新时间:2024-04-03 点赞:22474 浏览:9707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版中职语文教材使用已有两年。广大一线教师认为新教材的编写是成功的,语文课堂开始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给力。新版教材的成功编写为语文新课改在中职课堂中的实施,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做好了顶层设计。与此同时,课程资摘自: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www.618jyw.com
源优化又成为新的问题。笔者在完成一轮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职语文综合活动课程资源的使用策略。
【关键词】课程资源优化 能力本位 岗位对接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职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三家联合开发的新版中职语文教材,使用已经两年多了,事实证明新教材从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在课程体例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和改革,新版教材的成功编写为语文新课改在中职课堂中的落实,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做好了顶层设计。
与此同时,作为新的课程资源,如何优化使用又迫使广大一线教师去寻找一条适合自己学校和自己专业的特色之路,尤其是语文综合活动课程资源,如何安排教学重点,如何结合专业教学,如何安排教学课时等,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学背景下,变成了新的问题。笔者在完成一轮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中职语文综合活动课程资源的四点使用策略,仅供广大一线中职语文教师参考。

一、立足教材,优化课程教学资源

笔者认为新版中职语文教材的编写是成功的,综合活动课程资料更是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课改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专业教学,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另起炉灶,只需立足教材,进一步优化综合活动课程教学资源即可。需掌握的原则有三条:一是教学内容生活化,二是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内容活动化。
以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为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我的青春印记》《记住父母的生日》《职场起点》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我的青春印记》为重,利用学生进入新学校的新鲜感,结合班主任“班本”德育工作,通过“我的学习生活”“我的运动生活”“我的寝室”“我的朋友聚会”等材料的收集,通过一个学期乃至两年时间,通过类似“班史”的编写等,由学生自行采撷校园及个人生活的剪影,制作真正的“青春印记”,把语文综合活动化于生活,用项目教学的形式,实现教师项目发起、学生自行组织,教师随机指导,全班全部参与,成果全部分享的教学活动模式。结合学校、专业、班级情况,通过教学内容的轻重安排,实现综合活动课程资源的优化,提高课堂有效性。

二、科学分层,形成能力梯度训练

中职学生学科素养较差,课堂上的接受能力较差。没有梯度的活动训练如同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可能会做得很好,而大部分中职学生则不可能很好的完成,还会产生挫败感。若以大多数中等生为准设计练习,置优差两头而不顾,则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完不成,优等生受束缚,总而言之,活动课程的内容设置必须使全体学生受益。因此,训练须精心考虑因材施练。
首先是从整个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时段上考虑,形成能力梯度,如第一学期(基础模块上册)应着重开展《我的青春印记》活动,在能力层面只要求学生就某个主题去搜集材料,然后去分类整理,形成成果;第二学期(基础模块下册)应着重开展《规划职场之路》,通过“我爱我的专业”演讲比赛、我的职业生涯设计比赛等,把语文教学和专业教学内容紧密对接,在能力层面要求学生能够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写出创业计划;第三学期(职业模块)则可着重开展《调查报告》和《口语训练——商务接洽》,在第二学期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社会调查收集市场信息,如何发现商机,如何捕捉商机,在能力层面上要求学生在自我规划的基础上开展自我实践,形成良好的社会礼仪,拥有交际和谈判能力等,以此类推。
其次是在课堂微观教学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智力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通过“明星学生演示”“小组教学训练”等方式,让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到“用”,从“用”到“灵活”;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实现真正全效。

三、加强渗透,彰显专业教学特色

中职语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丰富、转变学生的固有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人类、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些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追求。
由上表可见,新版教材的编排已经十分科学,我们一线教师在使用时只要抓住综合活动的教学重点,重落实、重实施即可。

四、突出实践,实现就业岗位对接

语文综合活动课程的精髓在于突出“活动”两字,通过实践,形成能力,通过实践,实现和专业教学的对接,实现和就业岗位的对接。纵观新版中职语文教材里综合活动课程设置,体现了三个原则:
一是贯彻了教育方针,体现了素质教育。创设了职业活动中应用语文的情境,着力去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二是落实了大纲要求,创新了教材体例。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9年)》为指导,落实了“大纲要求”及“课标”中的教学目标,创新了教材呈现方式,构建了符合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规律与特点的体例结构,体现了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三是注重了多向联通,突出了职业应用。融阅读、口语、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于一体,融各种语文能力于一体,融人文素养(职业素养)与科学素养于一体,融学与教于一体。
而这三个原则最终能否转化成教育成果,落脚点在于“活动”两字,中职语文课堂是否能在新教材的引导下,活起来动起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在科学施教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放手实践”将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向专业教学模式靠拢并为之服务的目标,将实现新课程改革在中职语文课堂里的有效落实。
以上四点意见,仅是个人在教学一线对新版教材的一点使用心得。
【参考文献】
[1]邓艳红. 课程与教学论.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文彦,蔡明.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黄胜琳. 课堂因任务而精彩. 新课程学习·下,2011(12).
[4]吴. 立足实践、关注过程. 新课程学习·下,2011(12).
[5]侯桂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黑河教育,2012(2).
[5]吴文波. 中职语文实践活动的践行和探索——以鄞州区为例. 宁波市职业教育信息网.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