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变动如何准确把握教材细节内容变动

更新时间:2024-03-18 点赞:4752 浏览:125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 问题提出

苏教版《实验化学》(选修)教材(以下简称教材)中对亚硝酸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描述仅用了一句话,未有更多篇幅。笔者查阅了先后不同版次的苏教版新教材,细细品读后发现,对该反应的表述用语也不摘自:学年论文范文www.618jyw.com
尽相同,字里行间透着细微的差别。
(Ⅰ)2004年6月第1版(第40页): 与氯化钠不同,亚硝酸钠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难溶于水的AgNO2白色沉淀可溶于稀硝酸。 Ag+ + NO2-=AgNO2 ↓
(Ⅱ)2006年2月第1版(第40页):与氯化钠不同,亚硝酸钠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稀硝酸的AgNO2白色沉淀。 Ag + + NO2- =AgNO2 ↓
(Ⅲ)2009年6月第2版(第40页): 与氯化钠不同,亚硝酸钠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AgNO2沉淀可溶于稀硝酸。 Ag + + NO2-= AgNO2 ↓
显然,(Ⅰ)明确指出亚硝酸银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到版次(Ⅱ)时略去了“难溶于水”但仍保留“白色沉淀”,而沉淀则未必难溶,这一变动实质上模糊了AgNO2的水溶性问题;而(Ⅲ)以后至今的所有版本都介绍说AgNO2沉淀,其颜色也不再提及。可见,教材在AgNO2的水溶性和颜色问题上的表述是越来越趋向模糊了。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教材的这种调整?

二、问题研究

针对亚硝酸银的水溶性和颜色等性质,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并摘抄了部分相关内容(见表1)。
事实上还有更多的文献可以引用。但针对AgNO2的颜色,即使有更多的资料,也都大致可作出这样的概括:AgNO2是一种浅(淡)固体,或者是白色固体这样两种说法。已故化学家傅鹰教授曾说过,实验是最高法庭。孰是孰非,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用我们的眼睛观察。
【实验1】 用小试管取2 mL 0.1 mol·L-1 的AgNO3 溶液,滴加几滴 0.1 mol·L-1 的亚硝酸钠溶液,立即出现大量的白色絮状沉淀。静置片刻固液分层,下层固体略显淡(衬白纸对比观察);若继续放置过夜沉淀颜色又会转变为灰色。
我们认为,AgNO2的颜色与其粒径大小及聚集方式有关,当固体小颗粒时为白色,只有在晶体颗粒大量聚集时才能观察到浅。而在NaNO2与AgNO3反应生成AgNO2时,沉淀颗粒都会逐渐经历一个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再者,一般中学化学实验时药品取用的量本来就少,AgNO2沉淀生成量也不会多,常常观察到沉淀为白色(淡不明显)也就不足为奇。教材配套的教学参考书[1] 第45页上用硝酸银法鉴别NaNO2和NaCl实验中也提到了这点:取少许样品溶液溶于蒸馏水中,加入几滴0.1 mol ·L-1 AgNO3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实际应为浅,只是不明显),且沉淀溶于稀硝酸则为亚硝酸钠。实际上,类似AgNO2的情况我们并不陌生,恰如我们在做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盐酸实验,观察到的浑浊(单质硫)颜色最初也为白色,只是在反应到一定程度时才转变成淡的。
有关AgNO2的水溶性,表1中文献的观点也并不统一,但大致分三类:明确不(难)溶(如④、⑥),明确微溶(如③、⑦),以及只表示不易溶但未细指属微溶还是难溶的(如①、⑤)。众所周知,大家在比较物质溶解性优劣时一般以溶解度大小作为划分标准。通常认为在室温(20℃)下100 g水中的溶解度在10 g以上的物质归为易溶物质,1 g ~ 10 g的为可溶物质,0.01 g ~ 1 g的为微溶物质,而溶解度小于0.01 g的属难溶物质。
查得常温(25℃)下的Ksp[AgNO2]= 3.22×10-4 [2],我们可计算c(AgNO2)≈ 1.80×10-2 mol·L-1 ,即:S(AgNO2)≈ 0.277g ,文献[2]也指出,即使在更低的0℃时1 L水中AgNO2仍能溶解1.55 g[即S(AgNO2)= 0.155 g ]。按上述标准,当在微溶范畴。
还值得一说的是,在探究AgNO2颜色和溶解性过程中,有些实验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用NaNO2与AgNO3如何混合制备AgNO2,教材未提及具体操作方案,在教参第45、46页上两次叙述该内容时,都采用向NaNO2溶液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的操作。但笔者重复实验时却出现了异常现象。
【实验2】 用小试管取2 mL 0.1 mol·L-1亚硝酸钠溶液,逐滴滴加0.1 mol·L-1 AgNO3溶液并充分振荡,开始无沉淀直至用去AgNO3溶液约两滴管才出现明显的白色絮状浑浊,若微微加热试管沉淀会消失,冷却后沉淀又重新出现。若用试管先取2 mL AgNO3溶液,再滴加1 ~ 2 滴亚硝酸钠溶液,则能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实验3】 用滴管先向A、B两试管各滴5滴 0.1 mol·L-1 AgNO3溶液,再分别滴加5 滴 0.1 mol·L-1 亚硝酸钠溶液,均产生白色的AgNO2沉淀。然后继续向A、B试管分别逐滴滴加亚硝酸钠溶液、蒸馏水,当加至30 滴时A管中沉淀会完全消失,而B管中沉淀并未明显减少。
【实验4】 用试管取2 mL 0.1 mol·L-1 AgNO3溶液,加半滴管 0.1 mol·L-1的稀硝酸酸化,然后滴加几滴0.1 mol·L-1亚硝酸钠溶液,溶液略显淡蓝色,液面上有棕色气体。若向AgNO3溶液中先加亚硝酸钠溶液后用稀硝酸酸化,则会产生白色沉淀后又消失。说明AgNO2能溶于稀硝酸,在含较多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加亚硝酸钠时并不会生成AgNO2沉淀。
我们认为,过量■ 离子与Ag + 能发生配合反应形成可溶性配合物,水中本微溶的AgNO2在过量的亚硝酸钠存在时会溶解性很好。如果向过量的亚硝酸钠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并不会出现白色浑浊现象,但当滴加顺序相反时则变得非常明显。所以笔者建议,为使亚硝酸钠与硝酸银混合现象明显,以采用向AgNO3溶液滴加亚硝酸钠溶液的操作顺序为宜。
此外,有必要补充的是,温度对AgNO2的水溶性也有很大的影响。文献[2]也指出60 ℃ 时AgNO2 溶解度约为 1.663g,即较高温度下AgNO2当属可溶性盐。在AgNO3溶液滴加亚硝酸钠时出现的AgNO2一般为絮状,若要观察到针状的AgNO2沉淀,可先将上述浊液水浴加热至澄清后再冷却即可。

三、教学思考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对同一细节内容的一再优化调整不仅体现了编者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使教材内容更科学严谨;而从教材使用的角度则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中各栏目的内容,在以新课标为指导把握好知识点呈现方式和深广度的同时,也要对不同版次教材的同一栏目内容进行细致比较,仔细甄别,深刻领会教材内容细节调整的意图,避免教学内容上的盲目扩大和难度上的盲目拔高,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因此,为了更好地使用现有的教材资源,笔者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做到两点:一要结合教学实际加强学科知识和课程标准的研修,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及其演变历史,在新课标界定的知识技能教学目标范围内进行教学处理,理解并掌握知识的精髓、核心和基础;二要认真研究并理清教材中那些诸如亚硝酸钠的颜色和水溶性等新课标不要求的教学内容,做到不盲目迁移拓展,避免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教学中传授给学生非发展性的甚至是错误的知识与技能,杜绝因教师自身的知识性错误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并给学生后续学习预设障碍。[3]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和科学地使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不断提升我们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执教能力和教学智慧。■
参考文献:
[1] 王祖浩,王程杰. 配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验化学》(选修)教学参考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 张天蓝. 无机化学[M].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65.
[3]周改英. 如何准确把握课标和教材的内容——以氧气成键特征的探讨为例[J]. 化学教育,2011(6):65-67.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共有3000条评论 快来参与吧~